幸福这个词应当是大家生活当中提及最多的,也是每个人最渴望的。但是很少有人能清楚的表达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得幸福?
在开始深入觉察和探索有关幸福的成因之前,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开心就是幸福,无忧就是幸福,满足就是幸福……多数人都在用宝贵且有限的时间找寻很多短浅的开心,刻意的躲避很多烦恼的事情,迎合自己的很多欲望,不断的向外求索……伴随而来的却是幸福感迅速消失后的失落、焦虑,以及迷茫的生活状态。
我通过八个纬度来和你一起深入探寻幸福背后的本质,希望能给你带来获得持续幸福感的指南针。分别是:不确定性,贪执之心,同理心,内心平衡,社会惯性,做减法,当下的力量,生命的意义,知行合一。
一,接受不确定性
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有一些人事物会让你来不及思考,就会从你的生活轨道中划落,无关你的个人意志倾向。有些东西想不明白,想不清楚的时候,心里也会难以释怀。我们每个人的烦恼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殊途同归。有很长一个时期,我总是希望能有一种接近于恒定的状态,让自己尽可能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比如情绪,比如事业,比如财富,比如人际关系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事物的发展不符合我们的预期,从而打乱了我们的心理节奏,实际上没有哪一样东西是一层不变的。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总是存在着很多的冲突,而冲突背后所带来的伤害的大小,取决于你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哲学家塞内加说:“我们对生活当中有准备,以及深入理解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对生活当中没有准备,以及缺少预测的挫折承受力最弱。”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因为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中演进,所以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再次成功,而成功的人也有可能面临失败。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至于其它,缘深多相聚,缘浅随它去。
如同俞敏洪说:成功从来不是定义活着的人,而是定义已故的人,因为人只要还在前行的路上,就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
禅宗通过“无常”的概念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缘起性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因缘起而生,因缘灭而散。你面前有杯水当下是杯水,过会可能也就消散了;一个女人当下很美,以后也会变成满脸皱纹;你现在可能会很有钱,之后可能也会破产。你之所以会因为某些不顺心的事情难过、苦恼,是因为自己的执念太重,因为你希望某些状态是永恒的,某些快乐是永恒的,怎么可能呢……生活是无常的,喜怒哀乐,顺境逆境,分分合合也是无常的,知道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就不会陷入某些人事物的执念当中。
生活充满着无常,所以困难和苦恼也是无可避免的,不要逃避,而是要直面,更不要把困苦的感觉当成一个必须要消灭的对立面,这只会让你更加蔓延痛苦。和它友好相处,观察它,接受它,了解困苦才能把它变得更加简单。我们总是愤闷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为什么那件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不是你一个人在愤闷,不是你一个人在困苦,所有人都一样,无常性的状态不是生活的某个阶段,而是贯穿整个人生。要学会在不确定性里保持安定,在困苦中寻找快乐,如果整天都希望什么困苦都没有发生,它会更加纠缠你,会让你陷入痛苦和纠结中,所以无论发生了什么,该干嘛还干嘛就好。
寂天菩萨说:“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要担心,如果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所以让自己放松一点,是学会生活,获得幸福的第一步。春来秋去冬寒,时节总有冷暖,处处皆有清欢。
二,放下贪执之心
有一位修行的僧人西行求经,路上遇到了很多贫苦的人,然后不断的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施舍出去,最后只剩下一个残破的钵留于身。在经过万般险阻后终于来到了佛陀面前,但是眼前富丽堂皇的景象却让僧人对自己过往的苦修产生疑惑;
并问道:“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斩断所有世俗欲望吗?而为何您可以在如此奢华的地方生活呢?”
佛陀听罢挥了挥手,命道旁人把僧人手上残破的钵给砸碎了……
“纵然我有如此多的奢华相伴,但是我可以时时放下,刻刻弃之”,佛陀平静的说到,“而你却连手上的一只残破不堪的钵都放不下。”
僧人听罢,心中为之一震,顿时明白了佛陀的教诲。
我们经常讲行善,讲布施,有很多人也乐忠于做慈善,但是却不得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布施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去单纯的帮助别人,而是为了通过布施的行为来舍弃自己内心的贪执和贪念。如果你帮助了别人,而希望有一天对方也能给予你帮助,这只是交换。很多人用慈善交换名,用付出交换利,到头来其实自己什么都没有舍弃,如果没有换回来自己期望的名或利,反而会让自己更加痛苦难安。
我们可以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执念之心。可以是一件你很喜欢的衣服,也可以是一本你很喜欢的书。既然已经赠予对方,那就不用担心别人是否会用心对待,随喜就好,他人怎么使用,如何对待,是他人的事情,而你有没有真的放下,是你要修习的功课。
赛内加的核心哲思就是告诉我们:努力重塑你可以改变的,平静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我们需要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区别。
二,用同理心看世界
在生活当中我们对于很多的人和事常会有一种评判,你是负能量的,你是抱怨的,你是不懂感恩的……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你看不到其它的,着于表象,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所以会认为他人就是这样的,因此会带有这样的批判思维,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如果你能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说明你已经能通过表象看到本质。因为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当你不被表面现象所影响时,你就能放下很多烦恼了。比如冲突,争论,矛盾等……当你不在容易被他的所言所行影响时,当你不在被这些表象所影响时,已经很不错了,说明你已经在转念,已经在保持正心正念了。
唐朝有一个词语叫唾面自干,出自一个典故:武则天任命夏官侍郎娄师德为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同年,娄师德的弟弟又被朝廷任命为代州刺史。在送弟弟离京赴任时,娄师德语重心长地说,“我贵为宰相,你又担任刺史,我们娄家得到朝廷的恩宠太盛,恐遭人嫉妒怨恨,你知道怎么避祸吗?”。弟弟回话道,“今后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也绝不其理论,自己擦掉就好。”娄师德神情严肃地说,“你这样做正是我担忧的事情,别人唾你脸上,是因为恨你,你马上就擦掉,便违背了人家愿意,只能让别人更加生气。唾沫或痰在你脸上,不去擦也会自行干的,笑着接受就很好。”
这就是《资治通鉴》中记录的一个真实故事。很多人会认为娄师德“唾面自干”的故事,是娄师德为人宽宏大量,不与小人计较。如果只读懂了这一层,说明还是不懂娄宰相。唾面自干不仅仅是肚量,更是做人的格局:不与嫉妒你的人较真,不与怨恨你的人较量,不与无关的人费劲。
多年前的一天,我从家中出门,骑着电动车畅行在老家的街道上,熙攘的人群和川流的车辆,显得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异常的拥挤。正要骑车超过前面一辆电动车的时候,突然前方的骑车人转头朝我的方向吐一口痰……口水随着风的方向覆盖到我的整张脸,你可以想象我当时可能有的愤怒程度。然后我猛加油门,希望追上去训斥对方一顿。当我追上去以后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模样,但是衣衫褴褛,老态龙钟。瞬间,心里没了怒火,反而升起了同情心,怜悯心。因为如此年岁的中年人,竟把自己活的如此糟蹋,通过他的行为和衣貌基本可以判断它是不会幸福的人,所以还有什么必要为这点小事给他人增添更多的烦恼和伤害呢……我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平静的骑车回到家中洗漱换衣,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心情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因为你对事物的本质的认知改变了。比如曾经伤害你的人,曾经犯错的人,其实你看到的他已经不是曾经的他了,他的内在也是神圣的,也是美好的人,也是纯朴的。虽然他还是他,但是你创造的环境让你看到了他的显现已经不是曾经的他。
莫言曾经在诺贝尔奖的舞台上分享过一个小故事,他清晰的记得小时候有次和妈妈在务农后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同村的壮汉。在对方不讲道理的情况下,当着他的面扇了她妈妈一个耳光……面对这样的屈辱,她的妈妈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而他当时还很弱小,只能把愤怒埋藏在心里,然后默默的发誓,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把这个耳光替妈妈还回去。过了很多年后,小莫言变成了大莫言,有了足够可以保护妈妈的力气,在一次偶然的路上,莫言和妈妈碰到了当年的那个壮汉……莫言正要上前替妈妈报当年的屈辱,但是妈妈却立刻拦下了他,并告诉他,“你面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当年欺负我们的那个人,虽然他们是同一个人。”这句话影响了莫言的一生。
三,保持内心的平衡
一次在分享《次第花开》的时候,一个朋友问:“为什么有的时候在经历苦以后,会感受到背后的乐。”因为,苦和乐永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感知的核心在于一种让自己内心平衡的分寸。心理学讲:“痛苦,是一种选择。”如果我们知道了喜悦和痛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有意识的认识到痛苦是一种自我选择后的感受,那我们就能清晰的明白,任何一种生命状态都是我们主动选择后的结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藏民也可以选择贫穷但富足的生活。
哲学家叔本华讲,“生命就是一团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满足了就会无聊。”听闻有些悲观,实际上大智大慧。关于这个道理的答案,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文化中就已经给予了我们,但是鲜有知味者。孔子所讲的“中庸之道”,本质就是“极致的平衡”,小到做一顿饭,大到利益和爱,平衡感都是我们一生需要修习和把握的分寸。
我们需要在任何环境和遭遇下都能够平衡自己的内心。得意时不骄躁,失忆时不懊恼。我们不能控制任何人,任何事,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和自己的内心。在需要创造的时候我们可以像金刚一样勇猛,在落寞的时候可以同菩萨一样安定。我们的内心有痛苦往往是因为内心感受的部分失衡,这恰恰是我们深度觉察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要有把任何不顺和劣势转化为资源的能力,因为任何事都有正反面,不可分割,只发现喜没发现悲,是因为用心不够。例如,我们之前面临过的某一个困境,你可能会觉着这就是“苦难”,但是这只是其中一面,我们在负面的感受陷入的越深就会越痛苦。其实,面临苦难又何尝不是一次巨大的生命体验,何尝不是一次深度体验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机会。不经历这些磨难,永远不可能感受到这些危机背后的巨大生命价值,从而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更美好的生命价值,更美好的生命体验,也会更加用心生活,更加用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以后也可以用一年的时间生活出他人十年都不曾体会到的幸福和价值,这些都是“危”后面的“机”。如同哲学家尼采所讲:“痛苦,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次第花开》告诉我们: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你只有看到了生命的整体性,才不会沉陷于某一个局部视角所带来的困扰,你才能拉开与困扰之间的距离,去感受那些原本属于你的喜悦和幸福。无论多重要的问题放在生命的时间线上,都会变得无足轻重;无论大多伟大的人物放在历史的洪流中,都如同沧海一粟。
如果困难能唤起你的智慧,你的勇敢,你的慈悲,那困难本身就是一种赐福。就像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一刻,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四,出离社会的惯性
很早之前在固化的教育体系下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是适应社会……就是适应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明白,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真诚的谎言,因为这个世界的运行从来都不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存在。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所以每个人都在寻求集体归属感,参加无聊的社交,迎合无趣的圈子,似乎趋同化的群体语言要比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更重要。
每个人都都害怕“失败”,所以拼命的挣钱,拼命的工作,拼命的购买,连晚上做梦都要说几句和工作相关的梦话,唯恐不在梦里进行潜意识的思考,白天就跟不上奋斗的节奏。
社会的惯性让我们想要追逐财富,而财富的意义是什么?财富能带来幸福吗?获得财富后,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你有认真思考过吗?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大多数人所相信的一定是正确的吗?大部分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一定是幸福的吗?大多数人都在随着社会的惯性生活,很难不从众,也很难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苏格拉底用生与死的抉择,来唤醒我们智慧的怀疑精神,避免随波逐流的遗弃生活最本真,最宝贵的部分——原本属于每一个个体的独一无二的幸福感。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无止境的欲望不符合幸福的目标,但是符合商业利益的宣导。在商业社会越发达的地方,幸福指数越低,社会惯性越大。在社会越原朴的地方,幸福指数越高,社会的惯性越小。社会惯性越大我们越难做自己;相反,社会惯性越小我们越有空间做自己。所谓“做自己”指的不是纵容自己的行为,而是深度的觉察自己,深度的与自己连接,深度的看见自己,深度的爱自己。
社会在不断的制造着焦虑,有一个潜在的声音不断的充斥在你耳边:你需要更好的衣物,你需要更豪华的车辆,你需要更大的房子,你需要更体面的身份,你需要更多的金钱……很难有人能在巨大的社会惯性中不迷失自己。
你觉得繁华的商业社会和平凡且幸福的人生,哪一个更重要?你可能会问,我难道不能有一个繁华且幸福的人生吗?很高兴你会这么发文,说明你已经有了第一步摆脱两种错觉的勇气——听从舆论或者不听从舆论。
我们用苏格拉底的思辩方式来探讨一个假设:金钱是幸福的核心吗?
问:你觉得拥有更多的金钱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是吗?
答:是的,金钱可以让人们购买更多的物质,从而获得更多的满足?
问:是否存在一个人有钱却不幸福?又是否存在一个人没钱却很幸福?如果这两个问题都能找到例外情况,那么金钱是幸福的核心这个定义应该是错的,或者至少应该是不准确的。
答:应该存在……我见到过很多有钱人却不幸福,也见到过很多没有钱的人却过的很幸福的。
问:如果金钱是幸福的核心,以此推论,那么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应该是最有钱的一部分人。比如,住大房子的人一定比住小房子的人幸福,开豪车的人一定比开普通车的人幸福。
答:不一定,如果金钱不是核心因素,我想他们在物质以外的精神世界里有很大的区别。
问:好,我们暂时回到金钱这个因素上,你觉得当你获得金钱以后,除了物质本身带来的满足,在哪些精神方面能够获得足够的幸福感?
答:呃…比如优越感,比如可以让朋友或者他人更加的尊重我。
问:很好,谢谢你这么坦诚。我可以这么理解你的观点吗?朋友或者他人能够更加的尊重你可以让你感到更幸福?
答:是的,我想是这样的。
问:假设两种情况,一种是你的朋友只是因为你的金钱而尊重你;另一种是因为你这个人的有趣、诚信、学识和品德而尊重你,哪一种会让你感到更幸福?
答:我想是第二种,因为第一种从本质上来说尊重的金钱,而不是我本身,更何况如果我突然失去的金钱,也可能会失去朋友和尊重,这太冒险了。而第二种是取决于大家对我本人的喜爱而获得的尊重,我觉得这是我最想要的。
问:那你觉得金钱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有趣,诚信,学识和品德吗?
答:我觉得不能……
问:好了,谢谢你的坦诚,我们至少证伪了一点:金钱的深层本质不能购买到你想要的幸福感,所以“金钱是幸福的核心”也是不存在的。人能之所以觉得获得金钱就能获得幸福,是因为在社会的巨大惯性和群体的从众心理中,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金钱是幸福最好的解决方案。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跑车,就像女性很喜欢名牌包一样。直到有一次很冲动的购买了一辆野马跑车,这种兴奋感和喜悦感大概持续了几天……然后,就回归到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区间,和开其它任何普通轿车的喜悦程度一样。但是,却给我增添了很多困扰,比如不必要的开支等。最让我困扰的是,我发现这辆车非常不符合我的风格和价值观,因为对于当时的创业初期,这会让我看起来很浮躁,甚至和重要客户或者前辈见面时我都需要换车或者打车去,因为没人会认为一个感觉浮躁的人能认真的把事情做好。所以,在一个月后,我就果断放弃了这辆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打车出行,反而觉得很轻松。因为真正的自信和底气不源自于任何在外的事物,我们往往会高估,以及过于依赖外部事物给我们带来的虚无安全感。
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开始觉察欲望陷阱和本真幸福之间的关系。多年前,有一次听罗永浩在分享对豪车的看法时说:“我受过的读书训练会让我觉得开一辆豪华轿车在路上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说实话我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些面红耳赤,因为当时自认为还没有如此的觉悟和认识,虽然同为读书人。当一个人在追求物质优越感的时候,内心是没有自由可谈的,因为我们在社会的巨大牵引中,无论你身在闹市,还是身在丛林,或者身在海边,你内心都很难获得宁静的喜悦感,心在欲海,身无所依。
第一次感受欲望和需求的本质区别是在一次香格里拉的旅行当中,这是一个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淡淡喜悦的宁静空间。在这里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豪华的车辆,没有时尚的衣着,也没有丰富的美食。但是你能感受到这里每个人都很幸福、很真诚、很开放,并身在其中安静的享受着。你会觉得如果开一辆豪车在这个城市里川流会是一件格格不入的事情。第一次身临其境的感受《次第花开》所说:有的人居无定所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莫名的优越感是物质社会给我们制造的最大假象。生气往往是来自于骄傲之心,当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需要被不同的对待,当有这个想法出现的时候,一定会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只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个。
当你的心态处在人生高位的时候,你看待生活种种的问题都会被放大,你看到的这些事都会是“了不起”的事,甚至有人开车加塞你都会觉得非常生气,因为你的站姿太高,你只有放低了身姿,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你才能感受到周围的事没有那么生气,更没有那么痛苦。有的时候我也会被冒犯,比如在某一个餐厅吃饭,服务员给我的感觉很不礼貌,爱搭不理。然后我会不自觉的生发一些情绪,当这个情绪升起的时候,我会立刻的觉察到:“我有情绪了,我的骄傲之心又升起拉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位服务员可能对谁都是这种服务状态,并没有针对你,更不知道你所谓的“与众不同”,只是你自己在演绎自己的感受而已。
追求自由不是为了为所欲为,而是为了摆脱社会的惯性,不被琐事所牵引,不为他言所困扰,然后能在自己完整的价值体系里,感受生活。很喜欢乔布斯的一个观点:“当你长大以后,周围的人都会告诉你,世界就是如此,无法被改变,你的人生就是这样,在这个世上活着就行了,没必要去尝试太多,尽量少惹一些麻烦,少碰壁,组建一个家庭,活着世俗中快乐的生活,在存一点小钱。这是一种很局限的生活,人生实际上可以更加广阔,一旦你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你周围所称之为生活的一切,都是一帮没有你聪明的人构成的,你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你可以影响他,你可以创造任何你想创造的东西给他人所使用。记住,你可以改变生活,你可以重塑它,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去除那些错误的观念,生活就是那样的,你要忍受它……我们应该拥抱它,改变它,提升它,并留下你的印记,一旦你发现这一点后,你便不再是从前的你。”
希望每个人都能对生活大胆一些,做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爱想爱的人,交想交的朋友,吃想吃的美食,品想品的酒,学想学的知识,帮力能及的人,走想走的路,用无限的心态玩有限的游戏……
五,给生活做减法
中国古代哲人讲:“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者不能,自苦于心。”
生活就像一场长途旅行,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行囊里有尽可能充足的东西,比如金钱、名誉、权利、地位、奢华……这样心里才会有安全感,或者能给予家人更多的安全感,能够理解这样的心情。但是随着我们旅途的艰难,行囊越来越重的时候,我们就要放下适当的负担,才能有所轻松的,自由自在的面对生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养心莫善于寡欲,大量的满足生存所需之外的物质追求除了能满足虚荣心,只能带来无尽的负担。做减法的核心就是,你要区分清楚哪些是需求,哪些是欲望。比如食物是需求,美食是欲望;水是需求,酒是欲望;衣服是需求,名牌是欲望;工作是需求,权利是欲望;性爱是需求,花心是欲望……
例如,通过科学家的基本论证,人类在生存以及进化的过程中本不需要糖。但是在生活中,大量的的商业宣传在不断的刺激着我们根本不需要的需求,各种和糖相关的甜品,饮料,食物,不计其数……让我们的身体不断贪婪的摄入其中,从而带来了大量的疾病和负担,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欲望。
为什么我们要做减法,因为你心里的容量是有限的,当你在集中精力于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可以所拥有的,你就会忽略掉你本自具足的幸福和财富。
哲学家伊壁鸠鲁把人的欲望分为了三类:一种是“自然而必要的”;比如朋友,思想,食物,衣服……一种是“自然但不必要的”;比如豪宅,私人浴室,美食美酒……还有一种是“既不自然又没必要的”;比如名望,权势,超出需求的金钱……三分法的关键意义是在告诉我们:幸福感依赖于一些复杂的,与心理有关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东西依赖的相对少一些。
我们在消除了基础生存的匮乏感所带来的痛苦以后,清茶淡饭和丰盛筵席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但是我们误认为不断追求物欲的过程是提升幸福的方案,从而不断的透支着多余的精力,如同缘木求鱼,消耗着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
纵有良田万顷,不过日食三斗;纵有广厦万间,不过夜宿一床。在做减法的过程中,你可以做一个练习,拿出一张纸,写下你很想得到的某样东西,论证下你得到这样东西后,能不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快乐。比如:购买豪宅。
1.你获得这样东西以后会对你生活哪些方面的快乐有所提升?
(我觉得和家人在一起住在大房子里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2.你觉得这些快乐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是的,我觉得很满足,家庭也会更幸福。)
3.有没有可能你在大房子里时间久了也会觉得苦闷乏味?在小房子里也能和家人相知相爱,其乐融融?
(有可能,我不确定…)
4.你真正想要的是和家人相知相爱,其乐融融的生活,对吗?
(是的,因为我觉得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核心。)
5.你想要的这些快乐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路径实现?比如,如果和家人更融洽的相知相爱,哪怕是在小房子里应该也会更幸福,我们也可以把买大房子的钱留下来去提升其他方面的生活质量,比如旅行,比如公益…
(我想,应该可以…)
6.如果可以通过其他路径实现快乐,那么你所想之物就不是构成快乐的必要因素和幸福的充足条件,对吗?
(呃…我想是的…)
7.现在看来你真正想要的快乐和你想得到的欲望之间相差甚远。
伊壁鸠鲁说:如果我们只有钱没有爱、自由以及经过剖析的生活,就决不可能真正的快乐。而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少财富,就决不会不快乐。通过哲学深入的思考就是在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
心理学家荣格曾如此形容:“一个人步入中年,就等于走到了人生的下午,这个时刻就应该检查一下早上带的东西到底还合不合用,有些东西是不是应该丢弃了。我们不能照着上午的计划来过下午的人生,早晨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到了傍晚可能就会显得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晚上可能就变成了谎言。”
六,活在当下的喜悦
我们可以通过修习冥想和禅定来感受当下的喜悦,以及深入察觉从你身边不断溜走的美好时刻。
关于冥想,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观自己,可以和自己更好的连接。我们的内心有时就如同一杯混浊的水,当这杯水静止下来以后,混浊的部分会慢慢的沉淀到杯底,然后你的内心会如清水一般透澈、宁静而辽阔。二是观世界,可以和外部世界更好的连接。很多人在冥想的时候会容易昏昏欲睡,冥想的目的不是让你带着模糊不清的意识进入一种与世隔绝的独立空间,而是为了让你更好的通过自己沉淀下来的内心,带着觉察和慈悲的内心去融入这个世界。通过对自己的呼吸、念想,以及情绪的深度觉察,让自己保持在正心正念当中,如果你深度觉察,以及不遗余力的活在当下,你会平息情绪,平息愤怒,平息哀愁,获得一种可持续的淡淡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当下的力量》告诉我们: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愤怒,都是大脑无意识思维下的惯性反应,如果你能认真的带着觉察观自己,观外部,负面的情绪在大脑中就会无处遁形。
关于冥想的技巧,我们不用太在意形体上的形式,有很多人喜欢盘腿打坐,如果你喜欢的话没问题,通常盘腿的姿势是高级瑜伽课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觉得盘腿打坐比较累的话,大可不必拘泥于这一种形式,你可以找一个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坐在地上;也可以找一把椅子坐着,最好是带靠背的椅子,它可能帮助你更好的直立你的背部,背直才能脉顺,脉顺才能正心。当然,你也可以躺在床上,两腿伸直,双手平放,一般情况下,不太建议躺在床上,因为躺在床上容易让你昏昏入睡。冥想的目的是让你进入深度觉察的状态,而不是抽离。当一个人进入深度冥想状态时,你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外部环境带有敏感的觉知,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声音,都逃不过你的抓取。如果你感觉昏昏入睡,或者有人走到你身后你都不知道,说明你的冥想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很多人喜欢闭着眼冥想,在冥想开始如果你容易受干扰,很难入定的话,可以让自己闭上眼睛,在你感觉自己的内心已经安定下来的时候,让自己慢慢的睁开眼睛,不需要直盯某一个点,只需要把眼睛微微张开,虚看你前方的某一个区域,然后觉察自己的呼吸,深吸气到丹田,然后长呼出你体内所有的污垢和妄念……然后你会有很多的念头和思绪融入心头,不用放大他们,也不用刻意赶走他们,因为你越执着于他,他就会越纠缠你,他们就像孩子一样,不断的出现只是为了让你在意他们,关注他们。不要被他们牵引着走,当你安静下来了,他们自然就安静下来了,你只需要觉察他就好,感受他就好,他们会来来往往。带着觉察心和慈悲心与他们同在,感受你感受到的一切,感受你看到的一切……
很多人一直再练习冥想,但是发觉自己在冥想的时候心很静,但是进入生活以后又会很浮躁,就断然冥想改变不了自己的状态。这是因为很多人只停留在了第一种“观自己”的状态。而没有进入“观世界”的练习当中,当你在冥想过程中,能够深入的保持正心正念,深入的觉察禅定,将自己和外部相融一起,而不是树立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屏障,那么生活当中,你自然就能保持宁静、豁达、辽阔、从容的心态面对万事万物。
关于禅定的其它形式还有很多,比如走路,洗碗,看书等等,都可以是你练习禅定的契机,不用拘泥于某一寸空间。我比较喜欢的是读书,很多人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是大部分人都读不进去书,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自己太心浮气躁,难以安定下来。其实没那么难,只是我们想的太难,久而久之,望而生却。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于跑步最难得是穿上跑鞋的一刻,对于看书最难得是翻开一页,对于工作最难得是打开电脑……当你在行为上已经开始迈出第一步时候,你的身体和大脑就能自然的跟上了。
当你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你心不定是很难读进去的,眼睛在书本上,但是思绪却跑到九霄云外。但是,一旦你看进去了,你就自然的进入一种愉悦且专注的禅定状态了。因为读书需要同时调动身体的很多区域,只有在高度集中的时候,你才能够同时协调好自己的手,眼睛,大脑等。你会跟着自己的节奏,游走在文字之间进入深度思考,时而停顿,时而快走,一切都很融洽自得。如果你一旦走神了,就很难再有思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看书很慢,一个小时过去了,还在两页三段中徘徊不前。快速阅读没有任何技巧,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力,这也是所有事情提升效率的核心。
科技的发展让很多人有不同的渠道获取很多知识,比如听书,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让很多原本不读书的人也能够获取书本的知识,固然非常好。但是听书和读书有很大的区别,一本书从头到尾听20遍都不如自己读一遍更有价值和收获。我也会用软件听书,大部分书我从来不会只听一遍,比如《次第花开》这本书,截止目前我已经停了82遍,从头到尾也读了2遍,全书分享也有2次。还有其他很多书也都是少则一二十遍,多则三五十遍的听。主要原因是想更多的吸收其中的智慧。如果一本书你只听一遍或者两遍,你基本上记不住,更没办法深层的转换成你的智慧和能量。
读书的有三个显而易见的价值,一是获取知识和智慧;二是通过禅定来练习自己的专注力;三是高质量的社交;其实,每一本书都是一位挚友,我们通过读书来社交,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和任何一位牛人一对一深度聊天。你可以用几天的时间获得他人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智慧和经验,还有比这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吗……
而且读书也是夫妻和朋友之间深度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交流不只是面对面的聊天。比如,我和老婆去看同一本书,就如同和同一个作者在面对面聊天一样,只是时间和空间不同,过程中的感受、知识、频率是一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同样的东西也是在深入交流和连接的一个过程。
禅宗通过表述“不悲不喜的大自在”,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入的感知,每一个平凡的当下都充满着淡淡的喜悦。很喜欢一句对于开悟的定义:所谓开悟就是在你一个念头转入另一个念头之间的间隙,即是开悟。“开悟”不是让我们感受奇妙的体验,而是让我们通过禅定心念和减法欲望,来感受每一个本自自具足的幸福且富足的生命状态。
生活中的顶级智慧总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无论是佛学、哲学,还是心理学,如果仔细觉察自己,会发现压力和焦虑都是来源于对未来的恐惧和对于明天的不确定性。如果认真观察自己心念的话,会发现让自己过一个愉快且幸福的今天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把今天的任务完成并不是很大的挑战,安住当下才能获得平静与智慧,专注此刻才能心安理得的生活。当下遇到的充其量也只是烦恼,但是让你产生焦虑和恐惧的事情,都是来源于未发生且不确定的未来,重要的是这些都是你想象出来的幻象。是环境的惯性,更是自己的选择,给自己的思维限制越多,思维的阻力也会越多,困扰也会越多,摆脱思维的惯性,脱离环境的惯性,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告诉我们每一个今天都存在着独立的可能性,不是重复,更不是复制,过去的昨天不复存在,明天还很遥远,过好每一个独立的今天,是幸福和高效的核心,不受制于昨天,也不会被明天所牵引。
在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日子里,用心的感受每一个平凡的时刻,用心的对待每一个当下。放下过去的纠缠,抛开未来的恐惧,和当下融为一体,也只有当下,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当你能够用心的感知当下的一刻时,你才能够感受到充满淡淡喜悦的空气中,有宁静,有辽阔,有内心的从容,有精神的丰足……
因为人的心智是有限的,容得下“当下”,就容不下“过去”和“未来”,幸福感就在与当下的连接中,而这种幸福感是可以在与当下的连接中无限延长。
一杯茶可以有多香甜,一首歌曲可以有多好听,一本书可以有多少智慧,一餐饭可以有多少味道,眼前的人可以有多少暖意,取决于你对于当下的连接有多深。
七,寻找独特的生命意义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无法定义幸福,积极心理学讲:“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哲学家尼采讲:“人生本来是无意义的,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是有意义的。”
意义的来源一种是由内,自我感知;一种对外,外在需求;这两种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人类都是社会性群体,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需求讲个人意义。唯一的区别是,每个人都在按照不同的人生节奏创造价值,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的人22岁毕业,到28岁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岁毕业,却马上找到了工作;有的人虽然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业;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了好工作,赚很多钱,却过的不开心;有的人放弃事业,寻找自我,去环游世界;有的人在20岁就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却在30岁时改变了想法;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独身;有的人结婚了,却等了很多年才生孩子;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其实,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和节奏,你身边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他们有他们的节奏,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所以,请耐心一点。马云创业失败四次后,在35岁创办了阿里巴巴,宗庆后在42岁还在推着三轮车到处推销自己的产品,任正非在44岁的时候,在被开除、离婚、负债的情况下,创办了华为。你如果问29岁创立的今日头条和75岁创立的褚橙哪一个好,我会说:“都是刚刚好。”
如果30岁没有结婚,但过的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是可以的,40岁买房子也没什么丢脸的,不要让任何人打乱你的时间表。爱因斯坦曾说:“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被算得出来。”我希望我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充满意义的人生,学会用这些去影响点亮他人的生活,这才是人生该有的状态。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对生活大胆一些,做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爱想爱的人,交想交的朋友,吃想吃的美食,品想品的酒,学想学的知识,帮力能及的人,修想走的路,用无限的心态玩有限的游戏……
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告诉我们:“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需求满足的交互作用统合而成的整体,生理需求的满足使人存在,心理需求的满足使人快乐,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有价值感。如果你想让某人笑,那么你需要给他一个笑的理由,比如讲个笑话。要是你催促他笑,或让他催促自己笑,那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真正笑起来的。”所谓幸福也是如此,是由一个个幸福的理由组合而成的。”
我们不能去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理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独一无二的使命和价值,而每一个使命和价值的背后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我们总是希望在他人的世界里找寻自己的影子,只是为了获取群体共鸣,代价却是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的世界中,唯独丢失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哲学家尼采曾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句话被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演化成了意义疗法,意义是我们幸福的理由,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如果你缺乏幸福的理由,那就拿出一张纸,写出你能想到的理由:
我在家庭里面的角色都有哪些?我可以分别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我在工作中的角色都有哪些?我可以分别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我在朋友圈的角色都有哪些?我可以分别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我在社会中可以创造哪些我想要的角色?我可以分别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找出100个属于你的角色,以及角色背后独特的人生意义。
八,知行合一
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听过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是因为我们只知知,未知行。抑郁行为和焦虑行为的产生都是从觉得自己不能掌控生活开始……人最大的快乐,就是掌控了自己。
关于知:
朋友问:“你对未来的生活有没有规划”?我说:“有,但也没有”。如果过于关注未来,或者过于惦记过去,都不能带来幸福感。因为过去的种种不完美,会让我们陷入自愧,而未来的种种不确定,会让我们陷入焦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愧行为和焦虑行为,自愧可以带来自省,焦虑可以带来努力,本身没问题,但是在生活的惯性中,自我内心的膨胀中,都会被无限放大,往往带来的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我理想的状态是随心所欲的生活,但不逾矩。随心所欲指的是心所想,身所行。不逾矩指的是内心的道德准则。《论语》中讲“中庸之道”,通俗的理解就是“极致的平衡”,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孔子60多岁才达到了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而是有没有在“每日践行”,有没有在“知行合一”。
关于行:
管理生活的关键在于管理时间,管理时间的核心不是节点和琐碎,而是对于能量和精力的管理,要分清哪些事情是消耗能量的,哪些事情是影响精力的,守住能量和精力才能守住时间,才能掌控生活的核心。
关于生活的平衡艺术,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方法,从杰克韦尔奇的七件事,到精度时间管理,再到把一天切割成不同的板块,以及经典的九宫格,优劣都有。但是有限的精力往往容易忽略质的问题,把有效的精力投入到本质的问题上,才能相对性的平衡生活,时间放在哪里,哪里才有收获。通过减法,我们每天只要能把精力不同程度的投入到四件事上面,就能做到平衡和幸福的最大值。如果你想提高幸福,掌控生活,就在睡觉前拿出一张纸,写上:“1.健康,2.家庭,3.工作,4.成长”。每天只要在一个板块里认真做好一件事,就能收获超出自己期望的幸福感,心存高远,意守当下。
追求幸福的生活,别无它法,无所捷径。只是简单到做好每天的每一件小事,用心对待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拼尽全力的享受当下,拼尽全力的完成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坦然的给自己一个微笑,告诉自己:“我尽力了。”从而会有一个心安、喜悦、淡然的心境,然后幸福感会自然从心中溢出,慢慢的感染到身边人……
我分享一个订计划的心得体会;定每日目标一定要有一定的挑战,不用太大,不用太高,只需要用心的蹦蹦脚就能做的到。没有任何挑战,轻松就能完成的计划和目标,不会让自己有任何成长,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完成目标是靠行为的“惯性”,而不是用心的“努力”。
是否真的完成每天的每一项计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否通过这个过程锻炼了自己,成长了自己。哪怕每天只是一小步成长,不要小看每天的1%,甚至0.1%,叠加起来会让自己得到超出想象的回报,这是最好的投资,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有些东西想不清楚,捋不通透的时候,通常只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放下问题,不用执念答案,带着问题只管往前走,如果不是在原地打转的话,答案会在前行的某个节点自然涌出,从哪里涌出来?从你成长的心智中。二是学习,特别是针对性的学习,比如读书,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的快速成长方式。人需不需要朋友,当然!构建“社交圈”是我们提升幸福感和体现价值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社交”局限在物理距离,你会发现你成长、认知和心智,就像疫情下的自由一样,匮乏而无力。
最后我想借用《瓦尔登湖》作者的感受:
封控的早晨,我按照习惯洗漱过之后,会坐在面向晨光的窗前书桌上,写一篇左手字,喜欢写字是因为它像画画一样可以让我沉浸在遐思中,但又不必拘泥于漫长的结尾。周围环绕着绿植和书籍,享受着无人打搅的寂静,而鸟鸣歌唱,或者悄无声息地掠过我的窗前,直到太阳照进我的书桌,或者从小区内传来核酸志愿者忽远忽近的喇叭声,提醒我时间在流逝。我在这些日子里不断畅游在商业和哲学书籍之间,就像玉米在晚间成长一样,这样的闲暇,比任何体力劳动都要有益得多。这并不是荒废了我生活中的光阴,而是大大延长了我应有的生命,拉宽了我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我终于明白了哲人所讲的“勤于沉思、摒弃俗务”的意思,大部分时候,我根本不在乎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如果你读过《相对论》,你就会发现时间是人类所特有的感知,如果你过度的在意时间的流逝,你会变得非常地焦虑。假如人类之外的动物会说话,你问它现在是什么时间?它会告诉你:“现在不就是现在吗?”
有些人只能从外面寻找乐趣,从社交和戏剧中寻找娱乐,和这些人相比,我的生活模式至少有一项优势,就是“以书会友”本身已经变成了我的娱乐,而且永远在不停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