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界位于大西边门外商埠地西南部,东至光荣街,北部至满铁附属地,西至铁道,南至浑河沿十里码头。总体形状呈不规则曲尺形地带,总面积2.45平方公里(约3600多亩),是商埠地未来发展的预留用地。
1、预备界的形成
大西边门外西南部临近浑河,原属河滩沼泽地,有一条从城南流出的小河(现南运河)经过这里,由罗士圈渡口入浑河,附近方圆十几里均为古漕运码头,号称“十里码头”。周边散落有几个自然村落,各有几十户人家,靠为码头搬运货物或开荒种菜等谋生。
有清一代,浑河漕运曾经盛极一时,自京奉、南满铁路通车后,一度繁荣的浑河航运日益衰落。日俄战争时,停泊在“十里码头”过冬的50余艘船只,均被沙俄士兵当木柴烧毁,浑河渡口漕运自此一蹶不振,连同附近的保安堡、机匠营子一带的村落,越发破败萧条。
1906年,奉天筹开商埠,浑河北岸荒地均被官家收买预作商埠之用。1907年商埠划界时,因该处荒僻偏远,连同大西边门马路(现十一纬路)以南被植物园占用的地段,均未划入商埠地界。因此次划界没有得到美、日两国总领事的承认:“勘划埠界,须按约由两国会同商定,现在并未会商,碍难承认”,因而,商埠划界未能达成。
1908年4月,奉天开埠已经两载,商埠界址仍未确定,影响到外商进入及土地招租,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命奉天交涉司使陶大均,重划商埠地界、拟订租地简章。
交涉司按徐世昌的指令,对前购买的地亩重新进行规划,在原划埠界基础上,向南部和西部扩展,增设了副界、预备界。同时,援照沪津两地三联印契办法,订立《租地简章》,再次照会美、日两国领事馆会商。
此次会商,日美两国均未提出异议,主要因商埠界址涉及税务,商埠界址不能确定,外商进入内地的货物不能享受免重征税的待遇,因此,美、日两国不再坚持共同划界的主张,只对《租地简章》中语意不明晰之处略作修改,便达成了共识,商埠地预备界自此形成。
商埠地预备界东部与副界相接,北部与满铁附属地相邻。西部抵南满铁路,南至浑河沿。
奉天商埠增设副界、预备界,具有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自日俄战争以后,日军从沙俄手中接管了南满铁路附属地,一直图谋扩大占地范围,他们利用奉天开埠购地的机会,秘密用高价向中国居民购买土地,还多次擅自埋设木桩,圈占土地。1907年2月,在西塔地区埋设十三根标桩,圈占商埠地土地967亩;在皇姑屯火车站一带埋设十五根标桩,圈占土地2625亩,包含民地559亩。在十间房地区埋设十二根标桩,圈占民地165亩。满铁还利用修筑“马拉铁道”的方式,逐步向老城区扩张。
面对日本殖民势力对我国主权的威胁,为阻止日本殖民侵略和附属地的野蛮扩张,徐世昌在原划商埠地界基础上,增设了副界和预备界两部分,形成了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满铁附属地的包围,阻止了附属地继续蚕食扩张的势头,在附属地与奉天老城之间形成了有效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政权核心区的安全。
2、预备界的早期规划
由于清末民初,政局动荡,经济萧条,预备界长期闲置,没有进行开发。奉系军阀统治东北以后,奉天经济发展,商埠地建设也有新的起色。1921年,奉天商埠局对全埠道路作了总体规划。因正界和北正界受现有建筑的限制,道路没有大的调整,主要是对副界和预备界未开发地段进行了道路规划。
商埠局按照我国古代的“里坊尺度方格网”的方式,将副界、预备界土地以120m×160m为标准尺度,规划成方形地块。每两个地块构成一个“日”字形地块,每4个地块再加上道路,又组成为一个大的地块。副界共规划为16个大地块,预备界规划为58个大地块,预备界与副界的方格网大致相同,只是方向上做了扭转,便于与附属地道路形成合理的过渡。
道路规划形成以后,商埠局按照省长公署的建议,对全埠道路统一进行命名,东西向马路称“纬”路,南北向马路称“经”路。路名序号按照正界、副界、预备界和北正界的顺序排列,预备界内共规划有九条纬路和十三条经路,分别为西十四纬路至西二十二纬路;西五经路至西十七经路,共计二十二条道路。
预备界道路规划完成以后,并没有实施建设。据《沈阳市志•市政建设》记载:“解放前,此处(现方型广场处) 被称作前十里码头,随着河道南移,码头附近成了一片涝洼荒地,以后虽作为商埠地预备界进行街路规划,但没有实施”。《沈阳市城建志•市政建设》记载:“1936年,“奉天市各马路长度宽度及面积统计表”仍将预备界经纬道路计入其间,并在备考栏中将预备界道路西五经路至西十七经路和西十四纬路至西二十二纬路标注为预定路,可见预备界的里坊尺度方格路网直到1936年也未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