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儿子送去爷爷奶奶家度假已有一周多了,有个人问起我啥时候把他接回家,于是我们发生了一段波涛暗涌的对话。
她:“你啥时候把儿子接回来呀?”
我:“不知道,目前没有计划。”
她:“你不想儿子吗?”
我:“想啊!但是我也需要休息一下。”
她:“你不是已经休息了一周了吗?”
我:“对呀!可是我还没休息够呢!”
她:“你儿子那么小,想妈妈怎么办?”
我:“我也感受到他想妈妈。但在我这里,我还没有休息够呢!”
她:“孩子总是见不到妈妈,以后会造成他安全感不足的。做妈妈也不能太自私了。”
我的这位朋友的言语让人不舒服,因为她的言语中传达了紧张和焦虑(对社会的不安全感)以及责备(孩子的问题,都是妈妈造成的)。
池莉写过她认为的人生三重境界:“第一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我深以为然。
我们小的时候,心中无牵无挂,清澈纯洁的心灵看什么都是平等的,可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心里带了很多残存的,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情绪和观念,于是我们渐渐戴上了“有色眼镜”来看别人,于是见到的山,只是“我眼中的山”,而水,其实是“我认为的水”。
我怎么看生活,生活便怎么对待我,经过无数次的碰壁和打磨之后,我们才又渐渐把眼睛摘下了,如毕加索所说“一瞬间长大,却用一辈子来学习做回小孩”。
在心理学上,“用有色眼镜看别人”这种状态,称为“投射”。比如我的那位朋友,她心中有“孤独和不安全感的情绪”,于是会认为“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情绪”。
再比如,有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曾被狗咬过,于是即使他已经30岁了,可是每次看到狗,还是要躲得远远的。那是因为在他的逻辑里,他设定了“狗=危险动物。”虽然此狗不是彼狗。
如果一个人戴上了“有色眼镜”,那么他便不能看清楚环境。如果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或者要解决一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去看书学习,或者是搜索大数据,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思考“我现在有没有戴着有色眼镜”?
你怎么判断你是不是正“戴着眼镜”呢?
“眼镜”的颜色,其实是“恐惧这种情绪”。“恐惧”会发展成“怯懦”,“自卑”,“自大”,“愤怒”等等。如果一个人做某样事情或者看待某个事件的出发点是“因为恐惧会落入某个情况,而为了避免事件发展成那个样子,于是做出的防范性举动”,那么这个人应该是正在把自己的内在情绪投射给另外一个事件。
如果我们也许正在“投射”,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离开那种状态,清醒过来呢?
以我的那我朋友为例:
她:“如果你没有把孩子接回来,孩子因此对社会产生不安全感的话,那怎么办呢?”
我:“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不完美的状态,都是可以调解和转化的。孩子如果感受到不安全感,正好可以因此理解到这个感受,培养了他的同理心。同时, 他因为感到没有人陪伴的痛苦,因此学习到独处的能力。对了,他的这段经历,还可能促成他长大后成为一个专门研究如何改善人在社区的关系的社会学家,或者是描写出人的细腻感受的文学家,等等。任何深邃的思想,都起源于深刻的感受。”
但我的朋友很可能会这样回应:
她:“我不要我的儿子成为什么家什么家,我只要他快乐。”
那么我便很想问一句:你确定你天天与孩子黏在一起,孩子的心灵就没有任何缺憾了?
所以对话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不是我的朋友担心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而是朋友自己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孩子的离开,促使她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
我用这个事例, 企图描述我的观点-------在教育这个问题上,要解决矛盾。不是从孩子入手,而更应该从我们爸爸妈妈老师这些成年人入手。
那假如孩子真的有不安全感呢?一个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的人,他便能正确看到孩子的真实状态,感受到孩子的需求,于是他便能与孩子进行“真正的沟通”。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了,他也许会陪伴孩子一整天,或者陪伴一个月,或者抱着孩子,或者跟孩子一起读书听音乐,或者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自己工作,等等。“法无定法”,就是这样的意思。
每个人对于“爱”的具体内容的设定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爱就是分享思想”,但有的人觉得“陪她旅游和看电视比较暖心”。
然而,归根到底,心灵纯净,才能做到“看到”。
在未来的文章中,我会跟大家探讨:“我们的印痕,都是爸爸妈妈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