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去年大家谈的比较多的大武汉1911,一个10万方体量,集loft办公5A写字楼商业综合于一体的,紧邻二环线的商业办公综合体。
大武汉1911地处中国武汉江汉区新华西路与发展大道交汇处,占地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包括高端商业、5A级LOFT写字楼和顶级商务酒店,其中商业街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写字楼与酒店面积4.7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
--------来源自百度百科
去年大家在网上讨论,主要是因为zoocoffee,略有特点的主题咖啡。
但是我今天去,已然没有什么人气了,不论是整体商业街区还是咖啡本身。餐饮店十家垮了七家,去的一家港式茶餐厅看去年的大众点评“人满为患”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寥寥无几”,味道也确实不行,差过普通路边摊。
所以关于商业体这个东西,我的理解是:
1 区位区位区位
一个合理区位的综合体,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首选是轨道交通站点有,且密集的地方(老牌江汉路,武广,新的永旺,宜家)
其次并不是区位,是建立在交通区位不好情况下的管理应对。即是轨道在建或争取建设的同时,停车免费(汉阳永旺,青山奥山,虽然奥山的生意不能和江汉路比,但比旁边的众圆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停车免费)
除了交通区位以外,需求区位很重要。后湖和金银潭永旺,四新的永旺,硚口的山姆,目前呈现疯狂状态,有一个很大原因是,这些地方在十年或者更近期的发展中,建了大规模没有配套的居住区,饥饿的人群遇到了比邻里中心更健全的综合体,干差烈火般燃烧。
2 与众不同的定位
定位决定很多,品质,招商,服务人群等等。
首先有别于传统商业体的是主题店。山姆,宜家,永旺。
其次服务人群的定位。比如1911的衰落我觉得很重要出了自身管理招商没有跟上以外,是王家敦没有实质性进展,汉口火车站的服务对照非商业人士,而是农民工造成的。青山商业体失败的重要因素是因为青山人骨子里的封闭。
再者,后续的招商和管理跟上。万达,凯德这些大的商业地产,不是建完就卖,后续产业链的绑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后,电影院这个东西在武汉非常重要。
3 传统商业的死与生
固步自封,死路一条。连武广这样的地方都在用丑丑的网络界面营销,传统的华联不死才怪。
信任关系的建立已经从解决需求到了买个保障了。小小的中百超市能够生存下来依靠的是走量,但至少是我,就算是急着要买草纸,只要憋得住屎,肯定多走两步去了大润发。买与卖之间,不仅仅是“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