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气候却迟迟未入秋。
八月,温州的天愈发炎热起来,烈日杲杲,热腾腾火辣辣的,加之南太平洋上吹来的风,湿闷闷得令人窒息。即连在梦里,也是汗津津粘腻腻,恨不得将身上的汗淋成一场秋雨。
秋雨。在立秋之日,意淫一场秋雨。
淅淅沥沥的,秋雨打落在屋顶上,地面上,树枝上,还有姑娘的伞上……“嗞”地一声蒸腾了暑气,化成一阵青烟跑到山中去了。那远处的山于是便绕了茫茫的白雾,变得愈加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了。没有春雨的润如油膏,没有夏雨的豪爽热烈,秋雨是缱绻不绝的,像绛珠的眼泪,清清凉凉,很寂寞,也很温柔。在飒飒秋雨中,梧桐叶开始迅速衰老,簌簌落下,还未转黄的青草地上落红点点……
这才是秋天啊!可是,我极少见到这样的秋天。
古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气温逐渐开始下降,秋季即将来临。可这物候学的常识在温州这座城市完全不适用,四季的概念模糊不清。唯有田畴里的作物姑且可作为参照。
看看,这立秋。立秋之后,秋作物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小时候,常会听祖父念叨起立秋:“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我不明白,问祖父这话里的意思。祖父告诉我:如果农历七月立秋,那么五谷丰收可望,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之前,晚稻下了田,南方的水稻,无水不成活,于是祖父便会盼望立秋之日天能下一场及时雨,让晚稻有个好收成。雨过之后,那青青欲滴的软柔柔的稻苗会立马挺立起来,原本横纵分明的稀稀疏疏的水稻田转眼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密不透风的绿毯了。那原本毛茸茸的幼瓜也会长成圆圆胖胖的大冬瓜,沉甸甸地坠在篱下;还有茄子、丝瓜、豆荚……都将开花结果。祖父也就会跟着忙碌起来,日日在农地里转,给水田打打茬口,除除虫;给菜地施施肥,除除草……总之闲不下来。
我想祖父对立秋的这种特殊情愫,也是世世代代庄稼人的情愫。
念念,这立秋。“知道今日立秋吗?”在城市的街头,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的人群里,了解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城市远离了农耕生活,对节令早已忽视,人们关注的是房子、位子、票子还有孩子。诚然,时代是不断发展进步着的,但是在那些行色匆匆的日子里,会不会有时也惊觉有什么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春节愈发没有年味了,幼时放鞭炮穿新衣领压岁钱的简单的热闹与快乐悄悄溜走了;端午的粽子与鸭蛋儿也不那么馋人了,反倒觉得有些粘腻了;中秋的圆月也不稀奇了,赏菊吃蟹似乎只是大观园里的“童话”……想到这里,竟觉着内心空落落的了。
在乡村,立秋是个大日子。在我的记忆里,立秋前后是农忙的时节,乡亲们会算着日子算着时辰插晚稻秧,定要赶在立秋之前完成这场竞赛。据说立了秋就不能插稻了,插了长不活。庄稼人总有许许多多的“据说”,这是世世代代的先辈所留下的智慧。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早在周代,立秋前三日,太史官会谒见天子,报告说:“某日立秋,为金德当令。”天子便开始斋戒。逢立秋那日,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到了宋代,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农忙。秋收。一切都看似欣欣向荣,可又为何“自古逢秋悲寂寥”呢?
想想,这立秋。“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猛然惊觉一年已过去大半,一种迟暮之感溢上心头。
立秋?
忽而想起那部名为《立秋》的话剧——它讲述的是声名显赫的丰德票号,在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时局晃荡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痛苦挣扎,最终由盛转衰的故事。在话剧的尾声有这样一幕:
立秋了,树木萧萧,一阵秋风吹过,落叶飘零。马洪翰领着一个小男孩。
“老爷爷,这树叶长的好好的,怎么就落了呢?”
“立秋了。”
“后来呢?”
“白露。”
“后来呢?”
“霜降。”
“后来呢?”
“立冬。”
“后来呢?”
“小雪。”
“后来呢?”
“大雪。”
“后来呢?”
——“立春!”
“后来呢?”
……
(陷入沉思)
时光随四季变化流逝,天际中越来越远的男童的发问声“后来呢”不绝于耳,发人深思。
是呀,后来呢?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立秋之后,天气渐冷,生机经过最后一次勃发之后便慢慢隐去,日子开始变得惨惨戚戚起来,一日比一日萧索,一日胜一日沉寂,一年的好时光似乎就要到头了。可在这悲凉与萧条之中,是否又孕育着新的生机呢?
——一定会的,正如四季轮回,这世间的事,也是因果循环的。命运的脉络看似混乱,实则清晰,过程也清楚,是萌芽、成长、延续、终结的不断往复。从某种意义上去审视,每个人都在重复前人的路,但这重复不是绝对的重复,它还存在微妙的变数,而这变数,就如“立秋”庄稼的生长一般,我们也需熬过“立秋”之后的漫漫“寒冬”,才有涅槃重生的机会。
立秋也好,立春也罢,播种也好,收获也罢,生长也好,凋零也罢——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离合穷通,悲欢梦寐,想想这立秋。
PS:昨日大雪,但我写的却是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