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作出了关闭朋友圈的决定。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手指养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一碰到手机,立马会点开微信,点开朋友圈,下拉刷新。在关闭朋友圈之前,我已经关闭了朋友圈更新提醒的小红点,但是这个可恶的条件反射依旧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大多时候,只是想把手机从桌上拿起放到口袋里,就这么一个简单目的的动作,都被那个万恶的条件反射占领了。
当然,这个条件反射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什么那么久都没有想要关掉朋友圈,反而现在下手了呢。因为在这么长一段朋友圈用户的经历中,渐渐发现朋友圈实际上十分无聊和无意义。
转发的一些公众号的文章,满满的营销味,看不到几篇高质量的;
一到放假就是各种游玩照片,朋友圈摄影大赛第好几十届了都不腻;
平时大家大不了发发自拍,感叹自己又胖了,发发美食,抱怨自己又要胖了;
发发段子,勉强笑笑,发发实时热点,瞬间就被刷屏了;
发发自己结婚了,被强制要去点个赞。
唉。。。有点无聊,有点累。鸡肋这个词,第一次有了切身的体会。
所以,我把朋友圈功能卸载,然后在自己朋友圈的介绍那里写上:
朋友圈功能已卸载,不发状态不点赞。
这样之后,并没有万事大吉。条件反射依旧存在,每天还是会去点一下曾经在朋友圈位置的“扫一扫”功能。一两周以后,这样的条件反射才开始真的解除。如不是有真的联络需求,不会再去点微信。微信的耗电量锐减,各种阅读类APP拥有了更多电量。
要说关掉之后有什么不便。大概也就是没有八卦来源了。经常发现自己对别人生活的变化都是后知后觉,谁谁谁结婚了,谁谁谁分手了,谁谁谁生小孩了,谁谁谁去哪玩了,通通不造。除非是谁谁谁发信息来告诉我。但是,我没有特别困扰。跟踪别人的生活,一直都不是我的人生乐趣。
卸载掉朋友圈之后,最真实地感到了社交网络对个人时间的腐蚀。仅仅卸掉一个朋友圈,就拿回了大量的碎片时间。曾经以为不过是见缝插针刷一下占用不了多少时间,只有离开之后才知道刷掉的人生原来如此庞大。曾经被朋友圈切割的大块时间终于可以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沉浸在阅读中一两个小时,而不是之前的读两页就要去刷一会儿朋友圈。
后来有跟朋友聊到微信和朋友圈,有两个论调让我神经一紧。
朋友A跟我说,微信对他就是一个联络方式,不管熟不熟,先加上,方便联系。
朋友B跟我说,那些不怎么发朋友圈的人其实性格都有些问题,所以就算不想发,还是要花点时间维护一下朋友圈的社交关系,点个赞什么。
老实说,要不是跟别人聊这件事情,还真不知道朋友圈在人们心中成长成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我一直把微信当成熟人社交。仅仅是认识程度的人,不会马上加微信,所以对于那些见面就拿手机说咱们加个微信吧行为我是有些抵触的。所以我微信里的好友数量并不多,如果是点头之交加了微信,大多数时候过段时间我会删掉的。对于朋友圈也是严格分组,自己的生活琐事,只分享给联系比较紧密的几个朋友。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有这样严格的戒备,比如朋友A。不过我也羡慕他,他对微信的态度,注定了他不会花很多时间在社交网络的维护上。
在我不多的微信好友中,真正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也就那几个,有很多人好几个月一条,朋友圈基本算是个摆设,司空见惯。但是朋友B直接用性格有问题来描述了这样的存在,后背汗毛一竖,我也是一个发朋友圈频率低于一周一条,很少点赞回复的人,我是不是也是一个性格有问题的傻叉呢。显然,不敢苟同。但是朋友B的朋友圈都能引来一大波赞和回复,显然他的维护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果。
后来,我准备更进一步,把之前发过的朋友圈状态全部删掉。从此大家点到我的头像时,个人相册的栏目消失,再也看不到我的任何状态。不会有人看到那条烦人的横点横的被屏蔽的标志,也不会有人感叹只能看到我的一些转发显然是被分组了。
删除掉过去的状态时有些许的心痛,有些照片还是蛮漂亮的,有些段子还是蛮搞笑的,诸如此类。但是删完了,舒一口气,觉得无比畅快。
看着曾经的一些朋友圈,除了照片留存了一些真实(我不怎么发自拍),记录了我曾经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而那些文字,大多都没有共鸣。回过头来看曾经的心情文字,其实是真假参半。有时候真想吐吐工作的槽,但又十分克制;有时候真想表达自己的快乐,但又不敢伸张怕别人觉得自己得瑟。诸如此类,那些朋友圈里的所谓生活印记,说到底是给别人看的玩物,一个自己营造的形象,偏偏别人,哄不了自己。
删除掉朋友圈的状态时,留下了一些跟朋友在一起的合照,放到云盘里。
这就结束了吗?
不,故事还有一个小结局。
虽然从朋友圈离开了,但是我还是可以通过朋友的个人页面去看他们的朋友圈。有时候想起谁谁谁,感觉有段时间没有联系了,我会点进朋友的朋友圈去看看她最近怎么样了。有些还在减肥途中挣扎着,有些依旧各种吃喝,都挺好。不过,除了这些,你还会发现有些还在列表中的联系人,把我删了。呵呵。
我一直坚信,只要你下定决心想要找一个人,就一定能找到。人海茫茫,不管你愿意抬头仰望蓝天,还是愿意低头刷新朋友圈,都愿大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