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万达凯悦大酒店,参加某发布会,旁边是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短发,胖胖的,穿黑色的大衣。
会场大约有900人,椅子与椅子距离挨得很近,她坐下之后整个人紧贴着我,我就往旁边挪了挪身子,她察觉到后立马笑着对我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太胖了”。我说:“没事的,是位置挨得太近了。”
她跟老公一起来的,坐下之后俩人并没有怎么说话,各自低头玩手机。开场之前我低头跟好友们开黑。她侧过头问我,这是什么游戏之类的问题,我边玩边答,再加上现场音响声音特别大,我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就不再理会她。
打完一局,她小心翼翼的凑过来说:“小朋友,你能帮我下载你刚才玩的游戏么?”我有些震惊,抬头看着她。一是,一个奔三的人对“小朋友”这个称呼有些震惊。二是,没有想到她这个年龄的人竟然也喜欢玩游戏。然后笑着说:“想不到,您这么新潮呢”,她说:“在家整天看孩子玩游戏,都插不上话,没有共同语言。”我有些心酸,便不再说什么,帮她在手机上下载并给她大致说了下怎么玩。
她满口道谢,然后低头忙着摸索游戏去了。我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恍惚中想起来当年我妈刚用微信的样子。我没有耐心教她,每次她问我,要么我敷衍了事,问烦了就发脾气走人,留下她一个人摸索。
当她慢慢的开始用微信和我聊天,发朋友圈,开视频的时候,我开始有点烦了。她发来视频,匆匆两句就挂断,朋友圈还屏蔽了她。我不知道那段日子她是怎么度过的,有次回家爸爸跟我说每次妈妈给我发完信息后,就抱着手机不撒手,时时刻刻等着我回复。那一刻,我面红耳赤,我有什么资格,这么对待爱我的人。
也就是从那个时刻开始,我学着对父母有耐心,把他们当成需要我照顾的孩子。我把妈妈微信备注为“房小花花”,每天跟她分享一些好玩的事,告诉她我的开心,我的忧愁,与郁郁的心结。在父母有限的认知里,互联网只局限于聊天,于是开始交父母拍照、用打车软件、用淘宝,他们开始接受并感叹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像个新奇的孩子。
发布会进行到一半主办方开始抽奖,十个华为Mate9,很幸运阿姨中奖了,领奖回来开心的给我说:“这下孩子又能换新手机了,也不知道她喜不喜欢?”我没有见到阿姨的孩子,但是有时时刻刻挂念着她的妈妈,她真的很幸福。
我们马不停蹄的长大,每天都忙于应付生活,忙于交际。可惜却从没有想过停下来,陪陪父母。他们不期望大富大贵,却希望有孩子可以唠唠家常。
我们微信里、通讯录里有上百甚至上千个联系人,可是只有父母的那个号码是我们随时可以拨通的。
我们的身边有走走来来的友情或爱情,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又怅然若失,但却从没有注意一直在我们身后的亲情。
世界很大,而我们就是他们的世界。答应我,从现在开始好好爱他们,多给他们打电话,逛逛街,唠唠嗑,或者,陪他们打一局游戏,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