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我和一位金融法律研究员朋友约在书店碰面。他挑挑拣拣,买了很多书,包括怎么写故事,编剧入门,怎样写影评,等等,我挺纳闷,难道学术男有一颗文艺心?忍不住问,他说,写报告也不能只写公式数据长句啊,得有血有肉让人能读下去,叙事需求是相通的,写啥都要用。
我本来就做文字类工作,后来更是有意识地攒这类书,出一本买一本,虚构、非虚构、剧本、绘本、书评、影评……只要涉及故事,都会念念。
身边有个做影视经纪的小朋友,看见我在翻麦基的《故事》,有点小诧异,因为这是本编剧的入门书。我说,是想多开一扇窗,比如大家都在看同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但你多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就能看得多一点,视角更高,视野越广,能看到的东西也越多。如果再动笔写一写,那感受还会更深刻、丰富。他立即get。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我念的众多故事书中的一本。这是一本非虚构写作主题的合集,共51篇,作者身份各异,有作家、编辑、电影人等等,基本涵盖了非虚构叙事的各类从业者,算是非虚构的入门读物,个人的阅读感受是,无关技巧,更偏行业画像。
在前言,编者给出了一个定义:非虚构写作,就是讲述真实的故事,这很难,“而且,每一次都是那么难”。
真实的故事,分很多种,访谈、实况报道、回忆录、游记、散文、新闻等等。每个细分由该领域行家分享,各有各说法,各有各经验。整本书按主题编排,分九个版块,可以按顺序从头读,也可以随意抽一篇读。我重点看了建立结构和塑造作品品质两大主题,挺有收获。
几乎所有的故事书都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写,像锻炼身体那样,写起来,写出来。
我还没有找到最感兴趣的文体,一直不能动笔。以前合作过的非虚构作家告诉我,做这行,到了最后,讨论的都是技术问题。
我尊重技术,但我更想要一种持久的激情,那种激情差不多是,即使你明天一早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千亿富豪,你还是想要去做去创造去流传的那种事。
有时你希望干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
但是,什么也比不上报道时看着事情在眼前展开那么动人。
那种时刻,你想,我做不了世上的其他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