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家长说,这是一个问题。
当孩子初次脱离父母,迈开小脚丫,步履蹒跚,带着好奇与兴奋,穿梭于ta所看到的神奇世界之中,并探索着周边世界时,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也发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虽然可以尽情地奔跑,却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虽然他们可以随心去探索,却不能想干嘛就干嘛。
在他们身上,曾经的,被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所提到的“全能幻想”,似乎已经无存身之处了。
因为有了规矩。
对父母而言,给孩子制定各种式样的规矩,似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必不可少且不容忽视。小到自理生活,养成习惯,大到塑造人格和构建品行。
这样就不好玩儿了。
要按时刷牙,定点洗脸,看电视说什么时候关就得什么时候关,不乱吃零食好好吃饭,学习功课不能拖延,见人不光要打招呼,还要会用各种称呼……另外,脾气也是不能乱发的。
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可以被约束于规矩之中,限定在条款之内。并且让遵守合情合理,也合乎逻辑。
孩子在规矩中养成好习惯,父母在规矩中收获好孩子,你好我好,皆大欢喜。
规矩也在这原始的初衷和期许里形成。
然而,立规矩,看似理所当然,严遵守,也看似水到渠成。本该两厢情愿的事情,有时候却很难你情我愿,甚至无法实现。
你要东他偏往西,你要上天他要入地,孩子一副和你对着干的架势,排斥,抗拒,懈怠,逆反,势不两立,司空见惯,一副誓死要冲破牢笼与枷锁的模样。
你的好心也变成了不该。尽管你全心全意,也被理解成了另有企图。于是好事变成了坏事,和孩子也没了好话,冲突也逐渐升级。你的脾气越来越坏,孩子也变得越来越难管。
这种情况,可能因为你的规矩让ta失去了自由,至少是感觉失去了自由。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孩子约在2岁左右发展出自主感,开始反抗外界控制(我们常说的第一个叛逆期)。当“我”的意识萌生并发芽,那自由的种子也随之播下。
我希望按照我的想法来,做我喜欢的,不管不喜欢的,怎么快活怎么来,怎么想来怎么来。于是,当孩子碰上了也希望按照自己想法来的父母,规矩和自由就这么,针尖对麦芒,矛就遇上了盾。
然而,规矩不是针尖,自由不是麦芒。
规矩不是矛,自由也不是盾。
他们是对立的,但不是对抗的。
合理的规矩,不是牺牲某一方,成全另一方。
这既成不了规矩更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一个对另一个的压制,或者一个对另一个的挟持。
既然,父母的要求是必要的,孩子的诉求也是合理的,那求同存异的需要就成为可能,父母与孩子在规矩与自由之间也必有交集之处。
此时,父母在明白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的同时,也得允许孩子提出诉求。
尊重自己的想法,也得尊重孩子的诉求,用尊重来寻求共通。
当父母强调自己的要求,如果也尊重孩子的诉求,在划那条规矩的边界线时,就不会以强求作为行事准则,而是以孩子的反馈作为参考条件。
此时你在制定规矩时,你告诉孩子你的需求和宽度,同时也主动了解孩子所要,友好协商。
当你看着孩子的眼睛,真诚相待,孩子也会至诚相报。
于是在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似乎更多地在意着你的“友好”,而不太去探究“协商”的结果。你要求ta几点就寝,对他真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尊重的感受,已经远远大于尊重的结果。此时,你得到期待的规矩,孩子也享受到了希望的自由,且爱也在其中被进一步升华。
然而,即使指定了规矩,有时候也不一定必是一成不变的。
妈妈:“9点钟了,要睡觉了”!
孩子:“今天晚上有一个我非常非常喜欢的节目,可以延长到10点么”?
此时,网开一面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让孩子释放一下,除了三餐也应有甜品。
你是孩子的镜子,你把光照给孩子,孩子必给你霞辉。
孩子在“下不为例”的约定里,也会原封不动地把ta理解的尊重还给你,坚守规矩和约定,用规矩给予回报,并会生长出信服权威和自尊自爱的副产品。
有时,给孩子选择权,会让你在制定规矩时,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寻找认同感的过程。给孩子选择权,孩子可以顷刻间就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在不断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必会大大减少依靠外界的力量。
有了自我,那个“我”就会主动去做需要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而不需要借助外界太多的力量去督促,去纠正,去附和。
规矩的作用也只会去提个醒而已。父母放手,孩子放轻松。
孩子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得独自走完这一段旅程,这也是父母所期待的。
规矩,在这一旅途中应该是父母举过头顶,照向远方的明灯,而不应该限于牵着孩子行走的一条绳。
前方的路途是遥远的,广袤的,如果说自由决定了孩子能飞多高,走多远,那么规矩则可以让他们无论飞多远都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陪孩子成长,需要规矩,也需要自由,那就在它们之间寻求那个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