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觉得孔子对诸弟子问仁的不同回答也是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仁,不在于外在环境是否优越,不在于自己学问深浅,甚至都不在于生来是聪慧还是愚笨,只在于是否欲仁,只要愿意,都可以在唤醒仁、求仁、得仁、成仁的方向有所作为。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颜渊十二中也有一段答樊迟的话,其中有两句道:“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孔子对樊迟两次说类似的话,是不是樊迟遇事早有预期甚至有坐享其成的想法,也不得而知。但此一问,却也可以让我们从樊迟身上看到我们的影子不是?想一夜暴富或爆红;想付出少甚至不付出而收获多;做某事是为某目的,若一旦知道目的无法达成就不做。所以孔子此章答樊迟问对我们是有不可不重视的切实可行的教化之意的——孔子认为只要这个事情是对的,我们只管去认真用心把它做好就行,心中不要事先有预期。往往,只要把事做好,效果自会呈现。而且反过来,预期过多,私欲杂念也会越多甚至有碍做事的初心,最后的效果可想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也!?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居处恭是自觉、自律,执事敬是勇于承担,与人忠就是人与人相处之道——恭敬忠信。仁就是自然而然的恭敬心,所以求仁不在外,只在自己那颗心,只要心里面安适柔和,不但处富泰然自适,处贫亦安然自在。有趣的是我们正在读卫灵公篇中,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与此章语相类。这是不是说“仁”确确实实是切实可行的!?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所以根本没有力不足一说,也不是真要见中道而废的悲壮,只要愿意身体力行,每个人都是可以有一些努力的。老师常说的“力行近乎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如何爱?就是将心比心的感受,是毫无间隔的关怀,是毫无私欲的付出,是全无目的地成全,是满腔的恻隐之心,是对万物完全真诚的慈爱心,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同理心。这听着像兼爱?我以为有子关于此作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之道是仁之根本,爱人,是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以及所有家庭之爱扩展开来的。老师说“仁是一颗可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心”,孝悌就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根的枝叶(兼爱)是架空的,不会生长更没有可能生生不息。那孝悌之道没修好是不是就是不仁?孔子说宰我安于不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不仁。那如果我们不安于没有行好孝悌之道,还是有仁的,只要朝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就好,其实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懂孝悌之道的,都要经过学习的;如果不(想)行孝悌之道还特别安心那就有点麻木了,但仁心还是在的,只是需要深刻(甚至付出代价地)唤醒?!
我之前常常抱怨生气于哥哥,并且常常自以为是不敬他,还斤斤计较于家务活的分工……就是不仁嘛,现在有点改观了,我认识到了并有点羞愧于自己的自以为是,努力地不去抱怨和生气,早上如果我起晚没做好早餐让哥哥空着肚子去上班,心里会特别不落忍(以前不会),所以自我感觉现在的自己有点像人了呢。
虽然樊迟跟颜渊默而识之的好学相比,只是显得非常好学——他善于发问(问仁就三次)。但自己消化的貌似比较少,每次都想要老师说得非常明白,老师说得他还不明白再请同学(子夏)讲明白。孔子也说他是小人。所以孔子答樊迟的问仁算是比较浅显,比较容易当下力行。但对我们却是比较容易有切己的感受的,若能谨记并身体力行定会终身受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我觉得这一章是孔子答樊迟问仁居处恭章的深入,仁就是有恭敬心的基础上再做到“恕”和“无怨”,都在自己那颗心,“苟其心能敬能恕,则自无怨”,所以“为仁由己”!
仲弓作为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孔子很欣赏他的,他“居敬而行简”,孔子也说他“可使南面”,可见他非常自律,所以他大概“居处恭,执事敬”已经具备了,所以孔子这里进一步点化和提升他——不仅要自觉自律还要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尊重他人而不怨他人,便是仁心的自然显露了。也足见孔子因材施教之高明。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言语钝讷就是仁,做起来不易,言语怎可不钝讷呢?有说孔子这里是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回答。然而《论语》中孔子对于言语或者说口才的态度几乎无不是“讷”,“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刚、毅、木、讷近仁”。“讷”字是言内,所以孔子认为只有表达真实内心的言语才是符合仁的。我也觉得,不管是听话还是看文字,只有说者或者作者内心自然流露出的语句最能触动人心,也最能影响人。孔子对人心的洞察在两千多年后甚至更多年后,仍然适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是孔子给予学生们问仁中最深刻的一个指引,因为颜渊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他在众弟子中最能够学到孔子的教导。外求外找外怨是一切不仁之本源,所以仁道必以约束己身、克制自己本能私欲为先。仁存于心,礼见之行,心行相发,内外交融,居反躬自省、敬恕无怨之心,则视听言动无不合于礼。一人做到一人归仁,天下人都做到便是天下归仁。你想要仁,一定要亲自自动自觉自律自行的,别人无法代劳!“仁”不是仅仅拿来探讨的知识学问,要想真切对“仁”有体验、有感受,就要行动,不知如何做时就从克制自己的本能私欲开始吧。深感生命成长的不容易就在这里!
“做人做事,待人接物都应有恰当的表现,礼从外面说是一种教养,从内里说,则是一种修养。一个人的成长,就要看他受过多少教养,自己有多少修养,礼作为一种教化的作用在此”。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器不自利,必经磨砺,亦如人之材德。必事贤友仁。然后得所切磋熏陶而后能成也。仁者,人与人相处之道,仁德必于人群中磨砺熏陶而成。”曾子也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所以真正的朋友不是一起吃鸡(游戏),而是共学成仁。
所以如何为仁?无外乎好学,力行,内省,事明师益友。写到这里,真是非常感恩能遇到老师和各位学友。
所以,仁是所有德行的前提和底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去乐何?仁也是所有德行的归宿,它兼容了万物的理,具备了所有的善,克己复礼也只为归于仁。
仁是每个人原本就有的,伴随每一个人从生来到死去,它是与生命为一体的,即使被禀性、环境所遮盖,也依然可以被唤醒。“仁者,人也”,老师说“仁就是人群中最像人的那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钱穆说“我脑子里心向往之的,可说只在孔子一人,我也只是在想从《论语》学孔子为人千万中之一二而已。亦可说,我只求学在大群中做一“人”。”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近仁显仁的方式不尽相同,故仁不可被定义,但恰恰因为它的不可被定义,才显示它的伟大。“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仁”。虽然生命有尽头,仁却可以在被影响的生命上继续彰显,所以仁是可以交相感应,生生不息的。
注:虽然老师给了思路,但仍然觉得写得牵强。子张问仁感觉实在不知怎么写故没在其中。此次作业是根据《论语新解》《论语译注》以及《霍韬晦讲论语》和老师的线上课梳理阐发,写的不对的还请老师和各位学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