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02年开始接触低龄留学的群体,2004年到2005也有求学住在寄宿家庭的经历,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工作,十几年下来,耳闻目睹了很多留学孩子的实例,从中也做了些总结和思考,希望能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有所启示。
今天的讲座目的,不仅仅是跟家长谈留学,更多的是讲讲教育。我们先从在留学问题上认识上的几个常见误区聊起,接着从寄宿家庭和寄宿学校两个视角,分别谈谈为适应留学生活,那些方面应该尽早准备,最后讲讲单飞后的孩子如何才能够飞高飞远。
在做今晚讲座之前,我和几位孩子高中就独立出来留学的家长深聊。其中一位睿智妈妈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我在文字上稍微做了些调整,跟大家分享。
孩子单飞后,就像风筝飞上了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这时候,我希望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成为她在空中自由飞翔是的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将指引她的方向。虽然孩子单飞,父母的付出感觉比在身边上学更多,就像风筝在天上飞,放风筝的人在地上也要跟着跑,同步学习,通过孩子留学经历,家长完成了二次成长。
这是我今天讲座的主线,孩子单飞,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孩子在海外求学,父母也要跟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而且风筝在天上怎么飞,在这之前的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父母的二次成长历程始于从打算留学那一刻起
第一点:关于择校
择校,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今年多伦多一所著名私校升学历史数据和其他几所顶级学校历来都是不相上下,但今年意外取得了连她们自己都意外的大丰收,录取数据中囊括所有大藤。这件事情在西人社区没有引起太大动静,但在华人社区却有不少家长就按捺不住,来询问是否应该给孩子转学。
我个人观点,升学数据,只是一个参考依据,每个个体有其独特性。 而在选择高中的问题,我觉得真正需要关注是两个方面,学校所提供的课程是否跟孩子的兴趣相契合,和学校给孩子的体验是否让孩子有归属感,觉得快乐。
学校提供的课程目录在网站上一般都能找到,只是尤其课程阶段,课程名目繁多,读起来比较花费时间。我所认识的家长中,只有一位,在给孩子择校过程中,到目标学校的网站上把学校整个高中阶段课程体系,100多页的英文文档从头读到尾,结合孩子的兴趣,通盘考虑了孩子高中四年课程规划,以此来决定目标学校是否是孩子的最佳选择。
而要体验学校的话,最好的计划是在学校开放日,走进教室,感受一下课堂氛围,感受一下学校学生之间的相处和师生互动。顶级私校开放日展示的都是学校没有经过包装和修饰的真实状态,学校希望能找到跟自身文化契合的学生,学生也希望找到一个有归属感的集体,所以在双向选择过程中,所以理想状态是双方都以真实面目示人。
留学择校问题,不要光光借助于中介机构,父母自己一定要做功课。 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比你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自己的孩子。
第二点:前期准备
一提出国,很多家长条件反射的想起送孩子读各种标化考试的培训班。 原来本着逃离国内应试教育的苦海的初衷,又陷入考托福,SSAT的新应试苦海。
标化成绩只是留学准备的一小部分, 孩子的英语过不了关,确实一开始适应会比较艰难,而且可供选择的学校也比较少。除了少数竞争激烈的美高之外,其他学校SSAT成绩只是一个录取过程中的一个参考因素而已。
所以,我建议孩子选能力匹配的学校,而不要为了一步到位到目前能力所达不到的学校,而把大好时间全部花在标化考试上。 我多年前的一个学生,从深圳来,9年级的时候因为语言不过关,没能考取我所在的学校, 去了一所公校学校,一年之后再考进来读十年级,虽然晚了一年,但是凭着高度自律和清晰的规划,最后被沃顿商学院提前录取。
在准备送孩子留学过程,务必时常问一下自己,送孩子出国的目得是什么?
难道不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发展兴趣, 完善自我吗?除了竞争白热化的几所学校之外,还是有很多其他不错的学校选择。
如果对标化考试抱着量力而行的态度,与其花大量时间刷标化题,不如让孩子多了解一些西方历史,西方哲学。这些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不仅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础,也让孩子学习了批判性思维。
第三点:孩子单飞后
在付出了大量金钱,精力和时间之后,孩子终于去了一所理想的学校。作为家长是否可以大功告成,长舒一空气。不行,风筝飞上天,还没有飞稳呢,放风筝的人怎么能够就撒手不管了呢?
还需要在地上跟着一起跑,帮着把握方向啊!
试想一个未成年人,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和教育环境,家长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即使由于语言,文化的障碍,家长可能不能像在国内一样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是父母的人生阅历对孩子处理很多问题上,一样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学校通过邮件,周报的方式把学校各阶段的活动都会知会家长。可是有多少家长能做到一条条的读,把自己孩子相关的内容记录下来,跟孩子交流有的放矢?又有多少家长能够细心留意孩子的思想动态,想办法和学校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沟通,寻求帮助?
孩子留学对家长来说,是一个二次成长的机会和挑战。如果你不跟着一起学习,那么对孩子就不能指导实质意义上的指导和帮助, 导致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少。
关于沟通,补充一点,放下身段,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如果和孩子聊天想把天聊死,说教就是最好的方式。 没有任何效果,还可能成为孩子发朋友圈的第一个被屏蔽的对象。
所以家长在孩子留学问题,无论在择校,还有留学前准备 以及孩子出国之后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学,很多工作需要做,这个过程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不可或缺的经历。
2. 孩子单飞以后(寄宿家庭篇)
孩子单飞,无非有两个选择,一个走读,住寄宿家庭。一个住校。 两者我倾向于住校,因为住在寄宿家庭,太多不可控因素。
先讲讲寄宿家庭这一块儿,我自己读书的时候也住在寄宿家庭。 房东简是个非常好的白人老太太。 我们相处的很好,她年纪大了,又有严重关节炎,所有我只要有时间,秋天把她捡落叶,冬天帮她扫雪。 她待我也特别好,朋友聚会,常常带上我,向朋友介绍说,我是她来自中国的女儿。即便如此,我在她家还是非常注意,因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习惯的不同最容易产生矛盾。 简不喜油烟,我就从来不炒菜,实在嘴馋,就到外面去吃。 她睡觉早,木头房子隔音不好,我睡得晚,用洗手间都会跑到楼下去。
寄宿家庭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的家庭,但是因为文化和饮食的差异,孩子入乡随俗,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随心所欲,需要有一种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那么,除了自我约束以外,孩子还需要掌握那些能力,家长才能放心的让他住到一个寄宿家庭里呢?
总结起来就是,学会与人交流,能够成熟处理人际关系里的冲突。 同一个屋檐下,一些日常的小事情,如果不及时沟通,那么累积起来,爆发出来就变成大矛盾。
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留学生跟寄宿家庭有些不愉快,某天晚上没有回家,打电话也不接。寄宿家庭心急如焚,只好报警,警察破门而入,通过破解孩子的电脑,才发现其实这个孩子是和同学一起去了纽约。打声招呼就可以避免的误会,却因为赌气搞的无法收场。
如何与人相处是门大学问。 如果在家庭里没有注意培养的话,不会无师自通。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这种能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承担家务。 关于让孩子做家务是培养孩子的最好方式。大家熟知的哈佛大学的研究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放在寄宿家庭情景下,如果孩子没有把自己视为家庭一员,不去主动承担一些家务的话,那么和寄宿家庭之间难免就沦为没有任何温情的冷冰冰的契约关系。我付你钱,你负责我的饮食起居, 双方没有任何情感而言,对于孩子来说,会非常失落,相互之间对对方过错的容忍度也会很低。
总的来说, 寄宿家庭是为孩子异国他乡的家,和陌生人同处一个屋檐下,对孩子的成熟度和自我约束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3. 孩子单飞以后(寄宿学校篇)
相对于寄宿家庭来说,寄宿学校是更好的选择,给孩子提前体验大学的集体生活。
寄宿学校管理严格,课外活动丰富,孩子跟走读生相比,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全情投入到学校生活中。某些私校,比如Appleby College甚至要求高中最后一年,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住校。
那么在寄宿学校的环境里,孩子需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点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遵守学校的规则
我和不同寄宿私校的老师交流过,他们反馈中国孩子普遍对老师都很尊敬,表面上循规蹈矩,私底下却会通过耍小聪明来逃避学校规则。 比如说:
喜欢熬夜,在老师查房之后,还会爬起来接着玩电脑或是打游戏的情况。
不喜欢学校的提供的餐饮,喜欢偷偷在宿舍里开小灶,煮泡面。曾经出现过中国学生在宿舍煮面,人离开了,水煮干了,导致火警报警。
我以前在文章中分享过这样一件实例:某寄宿学校,规定工作日学生起床后到食堂吃早饭,并且要在门口的签到本上签到。
有些中国孩子晚上睡的晚,早上起不来,又不想因为没有签到受到处罚。于是请别的孩子代签到。一开始,偶尔为之,宿舍管理老师一般不会一一点名,也就瞒过去了。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其他族裔孩子们注意到中国孩子代签到的猫腻,也开始仿效。
不久宿舍管理老师发现不对劲,每天早上到食堂吃饭的人眼瞅着越来越少,而门口的签到本却满满当当,一个不少。很快,老师就查出来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对这群中国孩子的印象大打折扣。
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靠的是学生对规则自觉的执行,老师不会时时刻刻盯着。如果学生试图通过耍小聪明来逃避规则,一旦被揭穿,损失的是诚信。而诚信是一个孩子的无形资产,一旦老师对孩子的诚信表示怀疑,那么势必会影响对这个孩子其他方面的评断。所以在学校,诚信是不能触的底线。
第二点 在寄宿学校,同一族裔的孩子喜欢抱团
孩子孤身在外,内心本来就很孤独,所以自然而然喜欢和同族裔的孩子在一起讲母语。有些孩子甚至发展到在课堂讨论的时候,也用中文进行。即不利于英语的提高,也给其他孩子造成排外的印象。
不过我看本地孩子学法语也存在这样类似的情况,法语课堂上常常情不自禁用英文去交谈。在加拿大法语是官方语言,小学四年级开始法语就是必修课。但是大部分加拿大人的法语水平呢,恐怕不一定比的上中国人的英语水平。
所以除非孩子出国之后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提高英文,有意识的多和英语是母语的孩子交流, 否则即使是在国外学习,英语也不会有太大提高。
第三点想谈的是中国孩子的短板,沟通问题
我经常听到有私校的中国孩子抱怨:某某老师不公平,很多好的机会只给本地人,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我曾经在文章中分享过多伦多私校机器人俱乐部中国孩子和本地带队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指导老师是我多年的朋友,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出身,他给几个中国孩子的机器人设计提出一些建议,那些孩子不知是出于不认可还是不理解,却又不跟他正面沟通,而是用消极抵触的方式,发展到在实验室里,抱团只有中文交流,全然不顾及他和其他不讲中文的孩子感受。
客观来说,那些孩子物理基础和设计思路都很好,但设计中存在几个考虑不周的致命缺陷。从指导老师角度而言,学生可以不听从他的建议,只要把他们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他也不会反对。但是这种消极抵触的态度,他不能接受。
这种消极抵触是一种典型,还有一种情况对于老师过于的唯唯诺诺,有不同意见也藏在心里不敢说,这样容易给人造成没有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印象。
那么和老师相处的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呢?
学会协商的能力,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为自己争取权益。举个例子来说吧,
高中阶段的成绩直接影响大学升学,所以学生对分数都很重视,但偶尔一次考试不理想或是Assignment没有达到要求,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跟老师协商,争取弥补机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比如一个学生,某重要计分作业, 得分偏低。她主动和任课老师沟通,发现原先对作业的要求理解有偏差,费了很大力气做,成绩却没有达到预期。在跟老师把她最初对这个作业的理解讲明之后,老师同意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回去重新修改过后,再做评定。
这个协商的过程,其实也是给师生双方互相理解的机会,当双方都把对方的出发点和意图都搞明白,获得共识之后,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总结一下,在即使是在寄宿学校,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还是在家庭里培养好,同时对学校的规则不要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规避,最后损失的是诚信。
寄宿学校各个族裔之间抱团其实是个无解的问题, 需要孩子自己主观上有强烈提高英语的意愿,否则即使到了国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出在中文的环境里。 孩子需要学会和老师主动沟通的能力,既不要唯唯诺诺,也不要消极对抗,而是以一种平等的状态来对话和协商。
4. 孩子单飞以后,怎样飞高飞远?
孩子出国只是一个单飞的开始,如何能够飞高飞远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首先第一步,要保证方向正确,否则怎么飞,都是徒劳。 方向的把控,一方面靠家长的指引,一方面使孩子是否树立积极进取的品格。成人相对于成才来说,前者才是根本。也孩子的品格的树立家庭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单飞,家长是否能放心,其实答案就在之前的点点滴滴家庭教育中。
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同伴影响。 孩子大了,父母的管教逐渐不敌同伴的影响,交到损友,影响一生。尤其又是在单飞,没有父母保驾护航的情况下。那么该怎么办呢?
给孩子找一个好的领路人,可以是在学校里欣赏孩子的老师,也可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长。
前文中提到的那个很睿智的妈妈,在孩子单飞之前,给学校写邮件,请求学校给孩子安排一个高年级的学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学校给她找了一个品学兼优的高年级中国学长,这个学长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了孩子很多指导,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圈子都是积极向上的朋友介绍给了新来的孩子。今年这个学长考上了某藤校,而这位小学妹也在学长影响和带动下,立下了同样的志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高中学生之间的小圈子分化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进入另一个错误的圈子,可能把孩子整个高中阶段的轨迹都改变了。
最后呢,我想谈谈社会责任感。传统儒家文化中,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总认为普通老百姓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社会责任感跟我们老百姓没有太大关系。
然而在西方教育理念中,社会责任感是公民教育的基本组成。 无论是公校还是私校,在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中,以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相关的项目最受欢迎。孩子出国留学,如果只埋头学习而对于各项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不闻不问,是一种很边缘化的行为。
当然也有孩子本身并不热心公益,而是因为升学需要,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着这种动机之下,所做的公益活动大都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下去做到实处。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读高中的时候,每年都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去原住民聚集区Moose Factory做义工活动, 大学去了哈佛。难能可贵的是进了哈佛之后,学业繁忙,她每年暑假时间依然去Moose Factory做义工,已经不是为了大学申请,而是从心底里愿意帮助这些原著民, 这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公益信念。
新学年伊始,单飞孩子的“小别离”,也是家长的二次成长的历程开始。祝愿所有的学子和他们的家庭,新学年里收获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