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在《孟子·尽心》篇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段话是孟子所说的人生三大乐趣,换句话说不就是孟子所认为的幸福吗?孟子觉得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没有什么灾病事故就是幸福;为人坦荡正直处事合乎道义内心获得安宁就是幸福;传道育人造福社会就是幸福!
孟子崇尚性善论,我们读《孟子》、学国学不单单是为了学知识,而是学习古人如何追求幸福的能力。学国学就像我们与古人心灵的对话,学各种各样的知识都是为了追求一生的幸福,历史累积下来的东西就是让活在当下的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总结,学习从文明成就中采撷有益于我们形成自身幸福人生要素的思想。
从本质上说,人类一切的文明,其实都是追求幸福的历史经验,我们要借古人的智慧建立自己的仁人义士,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自己拥有幸福的能力。
所谓幸福的能力是指自爱的能力、成就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自强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均衡发展并形成自己人生模式总状态的一切,来自于学习。
自爱的能力是指能够顺应内在的生命的本能“心意”,而不是随便什么“心意”都顺应,也就是志于道。
成就的能力是指能够发挥生命本能的核心功能“良知”,切入功能发挥的“立志”模式,也就是据于德。
生存的能力是指能够把内在的本能恰当地转化为行动,能够从最基础的行为入手,爱有差等地从孝行培养起,不回避斗争,尊重规律与社会现实,达到合乎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也就依于仁。
自强的能力是指能够让行为构成“自我”的生活世界,在这种生活世界中,我们诗意地栖居,快乐地各方面具体方面不断进步,也就是游于艺。
综合而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能力源于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根植于自己的不断学习,“与人为善”地不断学习,幸福没有捷径,学习是唯一的正途。
人性本善,不做违背本心的事,与人为善,不断学习成长,学习如何追求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找到幸福生活的状态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