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府印象
接待我们的主要是新昌县政府副县长莫靓和科技局副局长陈远,他们是两位年轻的80后,有活力有朝气,对县里的工作如数家珍,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弄清了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想尽办法留住本地企业。新昌牢固树立“留住企业就是最大招商”理念,着力破解制约因素,用政府的服务、环境的改善留住企业。三花控股、万丰奥特、浙江医药等企业均遭遇过外地高层领导多次上门招商和优厚条件的诱惑,最后仍然把总部和好项目留在了新昌。新昌所有的大企业都是在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发展起来后,他们自己会吸引相关产业来到新昌发展,这就是“以商招商”,所以政府不用抓招商引资工作。
(二)激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的工作是让企业心甘情愿地把钱投出来搞研发,目前新昌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有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时,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康立研究院作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资金分别是省政府500万、科技厅300万、县政府800万,企业按1:1配套投入。
为更好地让大城市的专业科研人员为我所用,政府帮助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11个,在上海、杭州等智力富集地区建立研发中心32个,形成“飞地型”研发模式,入驻企业在三年内只需拿房租的40%,政府提供60%。
(三)帮助企业吸引人才。为了求才、用才,新昌政府出政策、建机制,企业出实招、肯投入。针对山区县“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新昌县政府实施“天姥英才”计划,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提供生活补助、科研创业经费;出台企业自建人才房、购房补助、家属落户、子女就学等政策,为人才提供重点服务和保障。
为加强产学研合作,新昌采用“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长效合作机制,鼓励高校研究生团队来新昌企业工作,合作高校规定研究生在校学习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就要到企业来边学习边研究,教师评职称、研究生评学分都要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现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有三十个研究生团队在新昌工作,新昌政府为研究生提供生活补助,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个研究生团队。
(四)为企业谋划创新空间。新昌建设用地资源紧缺,为让企业安心留在当地发展,政府狠下决心,谋划高新园区建设。为提升园区承载力,建立以科技、效益、集约等为主的项目综合评估机制,实行科技导向的差别化用地价格机制。目前,高新园区的经济贡献度达到55%,主要指标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四。
新昌还安排一平方公里区位比较优越的地块建设了科技城,目前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中介和企业研发机构已经入驻。投资2.1亿元的科技孵化器建成使用,主要吸引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政府从源头上对入驻企业严格把关。
(五)财政加大创新投入。作为一个全国百强县,我们感觉新昌在城市建设方面并无惊人之处。莫县长告诉我们,新昌县在其它方面能省则省,只有在科技上花起钱来毫不手软。县里明确财政科技投入占比要达到10%,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战略性产业发展,每年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近3亿元。县里还设立了3亿元的政府产业基金,出资8000万元组建担保基金,出资1亿元为中小微企业以低费率提供担保。财政局的同志说,政府是拿了一些钱,但企业投入更多,财政资金主要起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从无为到新昌有多远
从空间距离上看,无为到新昌是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发展的距离上看,无为与新昌的差别主要不在经济指标,而在体制和观念。
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县,新昌的工作主要是破“四不”(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的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这是一场是涉及科技、经济、政府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接轨市场经济体制,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通道。对无为来说,现在最关键的可能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告别一些考核指标,明晰市场和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功能定位,构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进要素价格倒逼创新。
新昌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越要向创新要红利;越是传统产业占比大、低端产业比重高的地方,越要向创新要出路。如果我们能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无为也可以实现“因创新而昌盛”。
(五)补记:
4日中午,莫县长在达利丝绸厂的生态餐厅请我们享用了一顿新昌特色的美食,最后他一再让我们尝一尝炒年糕,因为这是政府花一千万打造的地方美食,目的是让新昌炒年糕和无为板鸭(他竟然知道无为板鸭)一样有名。我问这一千万怎么花的,他说一部分用于培训炒年糕,另外,如果老百姓外出开店的话,每个店补助5至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