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在“后喻时代”,根本无法用年龄和代际作为描述人的坐标。
那么还有没有简单的划分人群的方法呢?
有的:“精英、普通人”。只不过划分“精英和普通人”的依据还是有所争议的。现在,大家逐渐认为精英和普通人的真正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但从食物链的角度,这话只说了一半: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是有效的路径和手段,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获取“相对资源位”。
为什么是“相对资源位”呢?我们知道,经济学的根基是“资源稀缺假设”,而不是“完全信息假设”和“理性经济人假设”。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资源稀缺”绝不仅是指物质资源的稀缺,更是指心理资源的稀缺,再具体点儿是人与人相对资源的排序永远是稀缺的。
虽然说,资源排序越靠前,物质递增带来的边际效益就越小。但资源排序越靠前,役使别人、免于被别人役使的能力就越强,这才是精英真正追求的东西;精英追求的另一个东西,是作为资源的“人”,资源位或预期资源位能带来对“人”的争夺竞争优势,这里的“人”包括配偶、朋友和员工。
熊逸在《谁是精英?》一文中说,从这两点的角度来讲,精英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实现”,在相当程度上仅仅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二层,也就是安全感的需求。
并且熊逸认为,从食物链角度,既然精英和普通人最终区别仍然是“相对资源位”,如果有人凭借心机和色相获取核心资源,算不算精英呢?还是算的。只不过是,在越是充分竞争的领域或系统,靠其他手段获取“相对资源位”的可能就越小,越难以为继。最终的情况将是,以其他手段获取“相对资源位”是从算计上就是“不划算”的方法,从而最终大家都放弃这种想法。
从食物链的角度,精英和普通人的追求并无“本质”区别。但在我看来,“非本质”区别至少有三点:一是精英追求心理上层面的安全感,普通人追求生理层面的安全感;二是越是精英越可以免于被人役使,这是积极的自由,不同于无欲无求的消极自由;普通人仅能顾及自身,精英可以兼顾他人。
最后想说的是,这里对精英的定义,仅仅是从食物链的角度,也可以说是世俗和外部视角。我还是将个人价值公式定义为:外在财富*内在幸福,这里的相对资源位的视角比财富的定义都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