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孤独症(自闭症),或许大家通常想到的是,语言交流有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儿童或成人。但可能在某一方面、领域表现的异乎寻常。
《最强大脑》第一季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雨人”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叫周玮,6个月时因为抽搐被县医院诊断为“佝偻病”,2岁时被省儿童医院诊断为脑瘫,3岁时被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顽固性低血糖及智力发育低下”。多方寻医问药无法治愈,父母不得不放弃了治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从小被诊断为智力发育低下的患者,却能靠心算准确给出十多位开根号运算的结果。这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所有的孤独症都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孤独症。
- 那什么是孤独症呢?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有一部分孤独症是心理疾病(障碍)。然而,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关于孤独症,又名自闭症,维基百科的定义是自闭症(英语:autism)为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日常上常见的,表现出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明显的特定兴趣。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守旧性的动作和行为[注 1]。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研究人员发现7个经常出现在自闭症病人的基因组。[5]另有研究指出胚胎发育初期经由孕妇摄取的环境毒性亦可能是成因之一。
重复的堆叠或排序东西与自闭症有关
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有条不紊地将他的鸭子玩具排列成一排。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孤独症并非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是神经方面的障碍。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疾病,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
部分孤独症患者可经过诊疗、实习及特殊教育,可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而可参与主流教育及社交活动。但以现时医疗科技水平来说,并不可能完整根治疗孤独症,仅是提升自闭儿的功能。
- 孤僻内向,不爱说话并不就是孤独症,孤独症不是不爱说话,而是言语障碍。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据统计,孤独症儿童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对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过敏。有的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患孤独症的孩子有时会聋,对声音没反应。正常孩子会被声音例如狗叫惊吓,而孤独症小孩会无动于衷。他们对疼痛、冷热也不太敏感,不爱交朋友,宁肯独自一人,很少会接触别人的眼睛或笑。
- 那么,孤独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已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环境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
- 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孤独症呢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如何才能发现孩子在早期的孤独症倾向呢?以下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
对声音没有反应;
难于介入同龄人;
拒绝接受变化;
对环境冷漠;
鹦鹉学舌;
喜欢旋转物品;
莫名其妙地发笑;
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奇怪的玩耍方式;
动作发展不平衡;
对疼痛不敏感;
缺乏目光对视;
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不明原因的哭闹;
特别好动或不动;
拒绝拥抱;
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用动作表达需求。
- 孩子是孤独症怎么办
首先,要做一个专业的评测。目前孤独症治疗主要通过特殊康复训练提高孩子能力水平。针对孩子最主要问题,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三方面,进行训练。目前较成熟的训练方法是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地板时光、结构化教育等相关疗法亦可用于孤独症治疗。
孤独症患者是星星的孩子,我们应该相信,上帝为他们另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