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健哥领唱的《宋词辑壹》的另外一首歌曲《临江仙·夜归临皋》。矫情话不多说,两个字:好听!前奏的竖琴声一响起,眼中便起雾。
这首歌曲调缓缓,但大气开阔,听完浮躁的心立马平静下来。正如听友所说,整首歌不吟离愁不唱别绪,不见愤懑没有抑郁,甚至不再有姿态上刻意的洒脱,唯余平静无波,安之若素。
《临江仙·夜归临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这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此词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一直觉得李健老师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的才华横溢,豁达幽默,同样的热爱生活,悲天悯人……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健哥有很多歌词与苏东坡的词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时无晴也无雨”《尘缘》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何要可及,彼此共天地”《心升明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运似轻舟,世间沧海”《沧海轻舟》
苏东坡的超然洒脱,李健的通透疏朗,两个有趣的灵魂就以这样的方式相遇了!
有人说,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最懂生活的人。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艰苦的生活并不能打压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总能把生活过得悠闲如诗。
贬官黄州期间,为了一家人的口粮,苏东坡亲自开荒种地,挖鱼塘,筑水坝,栽橘树,托人从四川老家捎来菜籽种下。
吃野菜的时候,他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面对自然界的美景,他自豪:“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在惠州时,他吃着美味的荔枝,笑眯眯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世的挫折打击在他眼里如同路途中遇雨,他潇洒地吟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临终前他坦然说道:“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所以有人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而李健在离开水木之后也曾经有过长达八年的沉寂期。但是他没有随波逐流,始终坚持自我,潜心创作,自得其乐,他曾经在《迷茫时,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中说:
“大学的后几年,我在迷茫中不断探寻着乐趣,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拥有很多乐趣,热爱生活从而寻找乐趣,拥有了乐趣从而热爱生活,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说,我的乐趣一直是我的支撑。我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四合院里住了五年,我受够了北京的冬天,它的冷总让我感到无甚善意。但生活里的小乐趣能够驱走寒意。比方说,在四合院里我弄一个小锅炉,研究一下锅炉的运作方式;再研究一下水泵,看看如何将水泵放在水管里。
这些东西看似无聊,但研究的过程中,屋子渐渐暖和起来,寒意渐渐消散,北京的冬天似乎也有些美好了。在最冷的时候,我也会写一些抗拒寒冷的歌曲,我写过一首歌叫《温暖》,多年以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写这首歌,非常简单,因为我住的地方太冷了,温暖是我当时的渴求。所以说,真正的智慧来自于生活,生活艺术家是真正的艺术家”。
<文化苦旅>中曾这样写道:“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的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
我想,这样的评价在李健身上依然适用,在这个浮躁的,信息光速流转的时代,李健出现得恰如其时,他的音乐理念,他的生活态度就像这个喧嚣时代中的一股清流,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