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当放歌,当响起劳动的号子!
然而,我们进了城,没有了土地,也不用耕种插秧,体验的是小长假的休闲和吃喝玩乐的愉悦。
但像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而后住在城里的人,对“劳动”二字还是有情意绵绵的。
我们知道,劳动是人区别与动物的关键标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所在。所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关于劳动的诗歌很多,而《诗经》里关于劳动的诗歌更有浓浓地烟火味儿。
那么,在“劳动节”里,撷来几首诗,让我们一同感受先辈们劳动之时的心情吧。
(一)
[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四十八个字,描绘出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景象。
诗人通过采、摘、拾、捋、撩、兜这几个动作,简洁明了地刻画出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过程。
我们仿佛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之中,女人们三五成群地唱着欢乐的歌谣,伸出手,把车前子一棵一棵地摘下来,一把一把地捋下来,收获满满的人,手执衣襟形成一个兜子,把摘到的车前子放在里面,还有一些人,把衣襟掖在腰带上扯出一个更大的兜,将一天忙碌的成果置于其中。
读着这几句诗,眼前就涌现出的边采摘边说笑的画面,也让我们感受着劳动和生活的乐趣。
(二)
《 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闲兮,
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间》这首诗,描绘了女子采桑之余结伴归家的愉悦景象。
全诗共两章六句,三十个字,清丽隽永,读来朗朗上口,情趣横生。
“十亩之内桑树间,
采桑姑娘已悠闲。
走吧,咱们一起回家转。
十亩之外桑树林,
采桑姑娘结成群。
走吧,咱们一起转回村。”
多么美妙的采桑之乐啊!
桑树林中,姑娘们采桑过后,带着满满的战果,结伴而行,悠闲喜悦地返回家中。
这种劳动者单纯简单、质朴纯真的生活状态和心性,真的会撩起我们去采桑的冲动!
(三)
[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
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
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
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在这首《无羊》之中,虽然开头“自嘲”,但诗人用细腻的笔触介绍了牧人的生活。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茫茫草原之上:
牛羊遍山岗,牧人随其上。在悠扬绵长的牧歌之中,牛羊陆陆续续地从山坡上走下来,有的池边喝水,有的走动有的卧着。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在浩浩荡荡的牛羊之后,它们的主人正跟在它们身后……
他是什么样的呢?戴着斗笠披着蓑,干粮袋儿也背着,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正勤勤恳恳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夜晚时分,牧人做了个稀奇的梦:梦里蝗虫化作鱼,旗画龟蛇变为鹰。请来太卜占此梦,真是吉祥之梦:
蝗虫化鱼是吉兆,预示来年丰收庆;龟蛇变鹰是佳征,预示家庭添人丁。
是啊,他多么想拥有自己的牧群:在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持鞭挥舞,一呼百应!
诗人用“梦境”结尾,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其中关于“劳动”的诗篇很多。所以,它不仅仅是文学,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
那么,在“劳动节”里,我们一起诵读《诗经》来感受劳动的快乐,并懂得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