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傍晚,我正吃着饭,老公微信截图告诉我,“桔灯??”转载了我的文章《我那个干地质的老公》。
透过手机屏幕,我仿佛感受到了他那股天真的得意劲。
还记得当时推荐文章,老公勾搭小编加了她的微信,却欲言又止,不好意思说话,周三加的微信,硬是拖到了周日才跟小编说了讲推文的事情。
小编看过文章,觉得从家属角度写地质人挺有意思,也比较容易引起地质人和家属的共鸣,值得放上公众号。
于是,想马上联系我授权转载。小编问老公是不是认识作者,没想到他竟然说不认识,真是又猥琐又鹌鹑。
早上连老婆都不敢认,现在又一股得瑟劲,害我差点没把嘴里的饭喷出来。
02
吃完晚饭,我像往常一样看电视。
但是,又跟往常不一样。几乎每隔半小时,我就刷一下微信,看一下自己写的那篇文章的最新阅读量,期待着阅读量“蹭蹭蹭”地往上升。
由于“桔灯??”是地学人的号,有50+万的关注,我的文章很快就突破了3000+阅读量。
文章还是那篇文章,一字一句,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动过,阅读量一下子变得那么高,我甭提多高兴了。
同样的文章,在“简书”上却只有60+的阅读量。阅读量的鸿沟,原因在哪?文章发布的平台,还有是否对口推送。
由此及彼,我想到了一些自己认为写得还可以却未被“简书”某些专栏所采纳的文章,豁然开朗。很可能不是因为文章不好,也不是文章的阅读体验不佳,或许真的只是不切合专栏的主题或风格,仅此而已。
03
文章在“桔灯??”上的阅读量不断上升。从昨晚到现在,才24小时,已经突破8000大关。
最让我感动的是,文章底下,有很多地学人和家属的留言,评价我是“好地质嫂”、“好老婆”,说我的文章“难能可贵”,感谢我对地质人生活的关注、支持和理解,等等。
尽管留言只有片言只语,于我而言,每一句回复都带着温度。
或许,这些简单的回复,才是对写字人最大的认同和鼓励吧。
每一次的阅读,每一条简单的留言,都能给我带来满满的鼓励。
在“简书”上发布的那些文章也一样,每个读者的阅读、喜欢、点赞、关注和评论,都能让我高兴好一阵子。
刚用“简书”的新鲜劲还在,凡有“简书”发来的通知提醒,我都会莫名地小激动一下下,迫不及待地点进去,想第一时间看看读者在我的领地又留下了什么样的足迹。
读者的反馈,代表着他们对文章的肯定。
读者的回复,说明我写的文字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不管是肯定的意见,还是不同都声音,每一条读者的评论,都是属于我的小确幸。
04
“简书”,就像是我的一座秘密花园。
我写的文,就像是我在花园栽种下的花花草草。
读者的阅读和点赞,就像是游人的邂逅、欣赏。
虽然有人会觉得我栽种的花不够美,但是,只要有些许懂得欣赏的人、些许能嗅出花香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从开“简书”号到现在,大概20天,我写了24955字,收获了91个喜欢。慢慢地,开始找到书写的感觉,逐渐抛开写作的框框,学着用一种轻松的自己舒服的方式去书写、去记录,把自己亲历的那些故事,情深款款地娓娓道来……
05
在“简书”,我也读了不少作者的文章,感触很多。
有些文章,题目吸睛,阅读量相当高,但是读起只能算是不过不失,有些甚至味如嚼蜡,不过尔尔,并没有多少值得圈点的地方。有些文章,偏安一隅,只发布在作者自己的主页,阅读量并不高,但是读起来清新可爱,情感流动,酣畅淋漓,甚是感人。
于是,我释然了。
阅读量、喜欢、点赞和关注,这些都只是外在的。诚然,它们能带给我们信心、鼓励、认可和满足,但是,倘若都没有了呢?是不是我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了?是不是我就要停止书写生活中的各种颜色、故事和感悟了?
06
写作伊始,我本是带着对书写的热情,对写作的热爱,对文字单纯的喜欢,轻装上阵,简单纯粹。
喜欢就是喜欢,不为别的。但是,为什么后来的我,反被阅读量扰了内心的宁静?
老公说,他的喜欢,一个顶别人的30个。对啊,他才是我最在乎的最忠实的读者。有他的欣赏就已经很好了。
此外,如果再能以文会友多收获几个三观接近的码字友人,那就是完美了。
为什么还贪心的想要的更多呢?
手写我心,知足常乐。
写作不易,贵在坚持,与君共勉。
思想需要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我的一点拙见希望能启发你的思考,如果你有什么见解和不同的声音,愿闻其详……我是多多君,我在简书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