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的边塞诗里,数不清有多少首《凉州词》。
「凉州」在这里其实是指曲调。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向唐玄宗进献了一批凉州当地的音乐曲谱,经过教坊改编后,《凉州》成了大唐的流行音乐。
凉州,就是武威。
舌塔故事
从武威火车站出来,上了一辆开往市中心的公交车。一起上车的还有一群香客。「我们要去罗什寺。」一位老人对司机说。
罗什就是鸠摩罗什,东晋时期的高僧。在与武威相关的名人里,他可能是最有名的一个。
然而鸠摩罗什并非武威人。他生在龟兹,自幼出家,三十多岁便已「道震西域,声被东国」。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大将吕光奉秦王苻坚之命远征龟兹,目的就是为了鸠摩罗什。
只是一个僧人,却做了倾国倾城的借口。龟兹国灭,不久吕光拥兵自立,史称后凉。鸠摩罗什被吕氏父子软禁在武威十七年,被迫饮酒破戒,娶自己的表妹龟兹王女为妻。权力的游戏中,任你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子高僧,不过都是浮萍断梗而已。
鸠摩罗什在凉州时,吕光曾大兴土木,为他营建驻锡之所。如今的罗什寺是武威城里香火繁盛的寺院,寺中建起了一座华丽的大殿,重檐斗栱,雕梁画栋。佛殿对面的高塔直指蓝天,默默无语。
公元401年,后凉被后秦姚兴所灭,鸠摩罗什被迎至长安。「国师」的礼遇下,依然是身不由己的命运。12年后,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火化时「薪灭形碎,唯舌不灭」。后来,弟子们将他的舌舍利送到武威,建塔供奉。
这座罗什塔,便是鸠摩罗什的舌塔。
武威十七年,于鸠摩罗什而言究竟是怎样的一段记忆?《高僧传》载,佛陀耶舍听闻鸠摩罗什的遭遇,曾感慨「罗什如好绵,何可使入棘中」。荆棘丛中的生涯里,鸠摩罗什在长安开设译场,翻译了大量佛经。从小便是语言天才的他,在多年身不由己的生涯中积累下了对汉语的深刻了解,凭借这份了解,他将梵语的佛经翻译成了优美的汉语。
对着罗什塔,当你想起大千世界,想起刹那,烦恼,涅槃,似乎很难会意识到,这些熟悉得俨然产自本土的词汇,其实全是来这个被命运辜负又被磨难成就的舌头。
天梯风云
鸠摩罗什被带往长安的那一年,匈奴支系卢水胡族首领沮渠蒙逊发动兵变,结束了段氏北凉的历史,改元永安。
公元412年,鸠摩罗什去世前几个月,蒙逊迁都姑臧(武威),史称河西王。沮渠蒙逊笃信佛教,在武威期间,他召集众多僧人和能工巧匠,在凉州开凿石窟。这些僧人里,就有后来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的高僧昙曜。
石窟艺术发源于印度。公元前3世纪,新疆一带便已有石窟开凿。在鸠摩罗什的故乡龟兹,就有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昙曜等人在河西地区开创的「凉州模式」石窟,可以说是石窟艺术向中原发展的一个中转站。
堪称中国「石窟鼻祖」的凉州石窟,很可能就是武威市区西南的天梯山石窟。
从武威客运站乘坐到哈溪镇的班车,在去往天梯山景区的岔路口下车之后,还要步行五里左右。
这一带是个郊游的好地方,但烈日下走在没什么遮拦的山路上实在谈不上惬意。最乏味的那一刻,视野中忽然出现了一大片湖水。群山环抱间,碧绿的湖水染上几分天空的蔚蓝,粼粼波光如银似雪。武威地处河西走廊的干旱区,这样一片水面,让人有些惊艳。
然而正是这片湖水,给这座历经1600多年历史的古老石窟带来了灭顶之灾。
1958年,武威市规划修建黄羊河水库。根据当时的测算,天梯山石窟恰好位于水库的淹没区内。石窟内数十尊造像、300余平方米壁画及25箱文物残片被迁往位于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然而后来的多次测量和实践证明,当初过高估计了水库的水位,水库对小洞窟并没有构成威胁。。如今天梯山石窟正在进行修缮,迁走的文物也将回到原址保存。
但身为普通游客,现在在天梯山景区可以看到的,也只有那座当年因为体量太大无法搬迁的大佛窟了。当年水库蓄水时,大佛窟中的7尊唐代造像,腹部以下被淹没水中。后来,武威市在窟前修了一条10米多高的水泥围堰,
天梯山石窟因为这尊大佛,在当地被称为大佛寺,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香烟缭绕中,28米高的大佛威严端坐,神情肃穆。沉静的目光越过围堰望向面前的黄羊湖水库,仿佛穿透了沧海桑田。
雷台疑踪
在武威,与天梯山石窟一样,文物与原址「析居」两处的,还有雷台汉墓。
来到雷台汉墓时刚下过一阵雨,雨过天晴,碧空如洗,雷台公园里高高矗立的铜奔马雕塑,远远望去颇有几分天马行空的气质。
这件雕塑的本尊正是出土于雷台汉墓。1969年,雷台附近的农民们在挖地道时,无意间在大槐树下挖出一座汉墓,墓中出土的200多件文物中,就有这匹铜奔马。铜马三蹄腾空,另一只蹄下踩着一只飞鸟,意出尘外的造型,奇特的受力结构,让这匹马以「马踏飞燕」之名闻名于世,甚至成为了中国旅游的标志。
只是如今,在雷台公园内外到处是被当作为纪念品售卖的复制品,「马踏飞燕」的本尊却并不在此处。汉墓原址只有幽深的墓道,和墓道中一口「见钱眼开」的古井——井底扔满了钱币,因为几乎每个游客都会从导游口中听说这口井似乎违背了近大远小的规律,钱币扔进去像是被放大了一眼,看起来近在眼前。
汉墓上方的雷台之上,还有一座雷台观。雷台观是祭祀雷神的道观,建于明代。而这座雷台,据说就是东晋时期前凉国王张茂所筑的灵钧台。汉墓,晋台,明代道观,这种历史的混搭是千年以来时过境迁的最佳写照。
然而雷台是否就是张茂的灵钧台,其实存在争议。诸多史料中,关于灵钧台的方位只有「武威城北」这样一个模糊的记载。而据乾隆年间的《武威县志》中「东岳台,城东北二里许,即灵钧台」的记载,有人认为灵钧台其实应该是武威城北的东岳台。
除此之外,在武威市区西北两公里的海藏寺内,也有一座「灵钧古台」。海藏寺是藏传佛教「凉州四部寺」之一。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在凉州城四周捐资扩建修缮了四座寺院,以象征四大部洲,海藏寺是位于北面的一座。20世纪80年代,海藏寺内曾出土一块清光绪三十四年《晋筑灵钧台》碑记,上面有「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立古台」的碑文。如今,这座古碑就立在海藏寺内,似在证明此处才是灵钧台的真正所在。
城上斜阳
海藏寺前面的海藏公园,是个穿越时光的去处。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园,像一座被施了魔法的睡美人城堡。荒废的池苑中间,售票处的字体,娱乐场的招牌,湖畔的游园须知,都仿佛被定格在了30年前。
公园里人迹罕至。只有湖心岛的露天茶座有几个游客,一碗三炮台,消磨整个下午的时光。「三炮台」就是八宝盖碗茶,是西北特色的茶饮,春茶、菊花、桂圆、红枣、枸杞、冰糖等多种东西沏在一起,因为茶具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故称「三泡台」。不过,在这种简易茶座的三炮台,却已是简化成玻璃杯了。
三炮台并非武威专属,更具武威特色的小吃,还要属凉州「三套车」。所谓「三套车」就是饧面、腊肉和茯茶。饧面常被以讹传讹写成「行面」,其实就是饧好的面条; 腊肉切成片,加上青椒丝、葱丝等拌好,用以佐餐;饮料就是红枣熬煮的茯茶。据说在武威城里吃「三套车」最好的去处是北关市场,最传统的经营方式是卖面的不卖茶,卖茶的不卖面,但你完全可以在一家摊上点齐「三套车」,摊主自会去协调。
不过总是赶不对时间去北关市场。在武威住在凉州市场附近,市场外是一条繁华的地下步行街。商街中售卖的快餐,早已和其他城市一般无二,倒是这个破旧的市场里,每家小吃店都还在经营着这种武威传统的快餐。
吃完一份「三套车」,刚好赶上去武威南城门上看日落。凭栏远眺,残阳如血,祁连依旧。城楼上铁马丁当,城门前的广场上则是一阵阵当地民歌交织着广场舞的流行曲调。当日的《凉州》已成往事,生活的节奏却一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