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接孩子放学,不到4点就回到了家。依照妈妈制定的规则,孩子放学后的第一件是做家庭作业。我向来不认可这个规则,我的一贯主张是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
“你打算先做作业还是先运动呢?篮球?轮滑?”我认真地问好运。
“我可以先玩一会儿?”孩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算了吧,还是先做作业吧,不然妈妈要生气的!”
于是,我带孩子来到了图书馆。这里安静的环境十分适合做作业。
好运做作业不到十分钟就有些坐不住,一会趴着写,一会又跪在椅子上。我远远地瞥了一眼,却发现孩子仍没有做几道题。孩子边玩边做作业,完全没有状态,效率当然很低。
我正想与孩子谈一谈时,孩子先发话了,“爸爸,我想先玩一会。”但他却不敢看我。
“好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孩子喜出望外,立刻停止了作业,并在图书馆四处张望,寻找好玩的。
“你可以用爸爸手机听听故事,但要带上耳机,不许出声。”我担心孩子在图书馆太无聊,到处乱窜,打扰别人,因此主动把手机借给好运。
好运立刻来精神了,并按照我的要求安静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专注地听成语故事。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回家做晚饭的时间,好运仍然一动不动地听故事。
“该回家做饭吃了,”同时也提醒他作业一事:“你什么时候做作业呢?”
“回到家里我就做作业。”孩子自信地回答。
我及时追加了一句:“你一定要记住,家庭作业是小学生的工作,就跟爸爸的工作一样,你要自己安排好。你说对吗?”
这句话我已提醒了孩子数次,目的在于慢慢建立孩子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
回到家中,我便急匆匆做起了晚饭,好运也如约付案疾书,他起了作业。孩子专注、投入的背景十分可爱,这不正是我期盼的那种自主、高效的学习状态吗?
此次我引导孩子做家庭作业是成功的。我的成功在于没有强迫孩子在没有状态时做作业,把作业主动权还给了孩子,也不断强化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妈妈为孩子的家庭作业操心太多,管教太多,但并没有取得了好的效果。妈妈常犯的错是“该放手时不放手”,甚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期盼永远留在身边。
教育需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请牢记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对孩子的教育,这十分重要。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在6岁之前)孩子属于妈妈,孩子需要足够的安全感,需要妈妈无条件的爱;第二个阶段(大约在青春发育前)孩子属于爸爸,跟着爸爸可以更好地探索世界,可以更快地成长;第三个阶段(步入青春期后)属于自己,开始怀疑、挑战父母的权威和小世界,形成个性,追求独立,逐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我将这三个阶段分别称之为:完全、成长、独立。人如果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独立),在心智上就不能成熟,不能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处在第二阶段,妈妈应该慢慢放手把孩子交给爸爸,也应该相信爸爸放养型的教育风格。同时,爸爸要责无旁贷地接过教育的接力棒,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