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渴望高飞
小时候,我的故乡很穷,也很僻远,交通十分闭塞。大部分人只赶过中和闹子(现在是中和镇),间或有翻过大山、趟过五里沟,走过县城、看到过汽车的人,他就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回来后足可以讲三天三夜的新鲜事。记得村里有个姓丁的裁缝,读过几年《幼学》,能说会道,人很乐观。据说他到大城市(后来经考证是衡阳)买过缝纫机,回村以后就有了讲不完的故事。也不知是哪个读过书的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洋人”。当时村里人对哪些翻过大山、走出过故乡的人简直是顶礼膜拜。
后来我进了学堂,先生教完贺知章《回乡偶书》后,要我们联系实际质疑。我自作聪明,问老师:“贺知章是不是老糊涂了?”班上同学一片哗然,先生瞪大眼睛问:“为什么呢”?”我理真气壮地说:“贺知章少小立志,努力读书,终于走出大山,离开了贫穷的故乡,的确是聪明之举,但“老大”又回到故乡来受苦受难,这不是老糊塗又是什么呢?因此,我认为贺知章“少小”聪明,“老大“糊涂。先生听完我的“歪理”哭笑不得,最后对我吼了一句,”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这叫思乡,你懂不懂了”?
说实话,一个穷乡僻壤的孩子,最大的理想是跳出“农“门,远走高飞。贺知章的“老大回“以及先生“落叶归根“、“思乡”等诠释,很难以化解我的不惑,直至我读完大学也未能完全理解。分配工作时,我还是“逃离”了生我养我的故乡,选择了丁裁缝_——“洋人”去过的“大城市”(衡阳)工作。
二、魂牵梦萦
时间一晃,三十多年已经过去,偶然一天吟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不禁泪眼朦胧,故乡之路愈来愈清晰,思乡之情愈来愈浓烈,这大概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最好诠释吧。
近段时间,老在妻面前唠叨故乡的往事,唠叨多了,妻自然明白我的意思,但她故意说:“家里父母双亡,老屋易主,弟兄远走高飞,你回去做什么?”听了妻的话,我也觉得有道理,但转念一想,故乡永远在,乡音、乡韵永运不会改变,妻分明是不让我回故乡。于是心里有了疙疙瘩瘩,成天愁眉不展。更可笑的是老与妻过不去,做菜故意多放盐,收拾碗筷故意磕磕碰碰。妻装聋作哑,不慍不火。我变本加厉,半夜起来,又是看电视,又是冲马桶,搞得家里鸡犬不宁。后来有一天,妻终于对我说:“过几天就要放寒假了,我们回趟老家……”。她话音未落,我已经是喜上眉屑,抱着妻猛亲了一阵。
在准备回乡的日子里,我白天哼着小调,吹着口哨,家务活积极主动,对妻女关怀备至;晚上激动不已;半夜梦中说笑,搅得妻子满腹牢骚,最后妻只好到客房睡觉。
终于熬到了回故乡的日子,头天晚上我就精心准备行装。妻与我说好了明天上午9点发出,可是第二天,天还没有开亮口,妻还睡得正酣,我就翻身起床,准备早点,忙东忙西,把昨天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又清点了一次,生怕漏掉一份。待一切准备停当,叫妻起床吃完早点,看看墙上的时钟,还不到8点。妻感叹了一句:“这就叫做归心似箭”。
三、倦鸟归巢
经过三个小时颠簸,翻过阻隔乡情的大山,走入风景如画的五里沟,故乡愈来愈近,我的心也愈跳愈快。透过车窗,我依稀看到了“杨柳依依”的村庄,听到了村前溪流中潺潺的水声。人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村里鸡鸣狗吠的声音,把山村衬托得古老而又宁静。一辈子都没有理解透的诗歌《回乡偶书》,仿佛一下子融会贯通,诗歌中的四句话,字字玑珠,仿佛句句是在写我。走进陌生而又熟悉的村里,哪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故事就发生在眼前。我的眼晴湿润了,我情不自禁地对站在自家门前不认识我的和我不认识的父老乡亲、声情并茂地自我介绍:“我是三十多年前考大学出去的红旗,是中门楼小脚奶奶的孙子,是过苦日子时吃百家奶长大的红旗,我回来了。”我从村头说到村尾。乡亲们满脸堆笑,一个个围上来问长问短,而后杀鸡设酒作食,争先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我也仿佛又回到了过苦日子时期的我——吃东家走西家,挨家挨户,从村头吃到村尾。叔伯弟兄、乡亲们招待我是自酿的水酒,土里的小菜,笼里的鸡鸭,但我吃得有滋有味,聊得开开心心。几次与堂兄堂弟喝得酩酊大醉,几晚与儿时的同伴聊到三更半夜。
我沉浸在这种“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日子里,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六天。要不是远在深圳的女儿打电话来说,她明天放假回衡阳,说不定真会赖在故乡住个十天半个月的。
四、永不忘根
这次回故乡小住,儿时许多的记忆已被历史的岁月所消逝。赤脚走过的石板路早已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马路,村中四合院式的青砖瓦屋只隐约留下些断墙残瓦,但村后安葬着列祖列宗的虎头岭依然高大巍峨,天空中的明月依然通透明澈,村前古柳下的老井依然汩汩地冒着热气,乡音乡韵依然亘古不变。
总之,我觉得外界的一切都无法与故乡媲美。山珍海味比不上故乡的家常小菜,琼浆玉液比不上故乡的红薯酒,什么九寨沟也比不上故乡的五里沟,什么名曲古调也比不上故乡山歌民谣。
这也许就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情怀。贺知章如此,我亦如此,世世代代的远离故乡游子都如此。
故乡是我永远的牵挂,但愿我能在“老大”之年,每年都能走一回我永远怀念的故乡的路。更愿天下的“少小”游子”,不要等到“老大”才来抒写乡愁之情,年年岁岁都要走一回或几回故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