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大学生毕业后嫌家贫:因无钱为其买房买车 咒骂父母是‘人渣垃圾’”,近来,稍微关注新闻的朋友,相信都不会对这条新闻陌生。因为,新闻中的这个女大学生的话真是让人太气愤了。
据新闻介绍说,这个女大学生是深圳的陈女士和丈夫的女儿。想当初,他们辛辛苦苦地挣钱,节衣缩食供女儿上大学。没想到女儿大学毕业后,竟然因为家里无力给其买房买车,就对父母产生怨恨,咒骂父母是人渣、垃圾、贱人。更为过分的是,她还厚颜无耻地说:“我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就是被他们给毁了。”
对此,“身为母亲的陈女士表示,孩子是自己从小带大的,希望女儿过得好。”无情的女儿,有义的母亲,两人的差别,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啊!
(女子咒骂父母是人渣垃圾、婊子配狗)
可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新闻中的那个“女大学生”,我们固然要对其语言和行为进行一番严厉地口诛笔伐。但另一方面,其之所以有此言论,估计和其家庭的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我觉得她的父母,也应该要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教十多年了,我发现,大凡是问题的学生,其背后一定是有着一个问题的家庭的。用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一个孩子,如果家庭没有教育好,到学校后又没有教育好,以后要变好就会困难很多。像新闻中的这个女大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说,“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是错的,应该改过来,改为“育人教书”,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先育人,再教书,而不是先教书,再育人。这也是我为什么始终把“做人第一,学习第二”作为我的教育理念的缘故。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古代的教育先贤早就认识到了。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你就发现,我们教育的“教”字,构造十分地有意思。因为,它是由“孝顺”的“孝”字,加上一个文化的“文”字组成的。其意思是说:“不孝不教。” 闻名天下的《弟子规》,更是在一开篇就说:“弟 子规 , 圣 人 训, 首 孝 弟, 次 谨 信。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可见,早在古代,我们的圣哲先贤们就发现,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即先教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做人之道,及至把人做好了,还有余力,才能教授弟子或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谈完教育的问题,我也想说一下家庭贫富的问题。说实话,我相信,没有人不喜欢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包括我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有三件事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一是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二是不能选择自己的长相;三是不能选择自己的身高。虽然,医疗和科技发达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科技或医疗手段,使自己增高,或通过做美容手术使自己变得漂亮或帅气。但是,你父母的赚钱能力,却不是你所能决定的。
父母会赚钱,家庭富有,固然很好。如果他们赚钱能力有限,我们也没有资格去埋怨他们。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单就这一点来说,你就永远报答不了,又有什么资格去埋怨他们呢?而且,正因为他们能力有限,所以才需要你去努力,去奋斗呀!正如有一位名人曾说的那样:“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说到这里,我也想说一下我的家境。说到家境,与新闻的那位大学生相比,我觉得,她的家境肯定要比我家强得多。因为,我的家是在广西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里,家里世代务农。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一个月能吃到一次肉,就是天大的喜事了。在我上大学时,我的每月伙食费虽然只需200块,但我后来听母亲说,就是每月这200块钱,我父亲也常常为此愁眉苦脸,很多时候还是东挪西借的。你可以想象,我的家庭有多么贫穷。
人们常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穷,所以我很早就学会独立了,读书也非常地自觉,作业更是从来不用父母监督。就这样,我一直读到了大学。在大学时,我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和同事去推荐过“珍珠粉”,后来又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出去开办书法培训班,赚钱买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第一双名牌的匹克运动鞋。
大学毕业后,我又一个人“杀”来既无背景又无亲人可依靠广东。东拼西闯,后来,又凭自己的能力,过五关斩六将,幸运地考上了深圳市的正编老师。一直到今年的暑假,才贷款在深圳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买了一套两房一厅的小产权房。虽然,房子不大,没有小区,也没有电梯,但好歹也算是在深圳安下了个家。更为重要的是,我买的这套房子,没有向父母要过一分钱!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是伟大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我的座右铭。
人,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
最后,送一句出自《周易》的话给那位女大学生,也与诸君共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