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
Elton:
《弹性》(Ⅲ)
【美】列纳德·蒙洛迪诺
(从物理学家到编剧)
生理结构
2016年,科学家识别出了97个全新的大脑区域,弹性思维就是在这些神秘的脑区发生的,它们在构造和功能上都超出了之前人们的认知。
弹性思维的发生
一种 “自下而上”的思维过程。
人们一般会觉得,思维受意识控制,是“自上而下”的。大脑里有一个中心指挥区域,它会发出指令,其他的脑区根据指令,来执行不同的任务,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分析性思维,而弹性思维正好相反,有的脑区就算没有收到指令,也会被一些信息触发,产生复杂的思维活动。
玛丽·雪莱与《弗兰肯斯坦》
1816年,18岁的玛丽和朋友们在瑞士度假,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围炉夜话,一次,他们约定每人都要写一个鬼故事讲给大家听,到了第二天晚上,大家都想出了自己的故事,只有玛丽没想出来,她感到很沮丧,有一天,他们聊到了“生命的本质和原则”,他们讨论了达尔文的一个实验。
达尔文曾经假设:“把细条状的意面放进一个玻璃盒中,通过某种神秘的方式,意面就能自己蠕动。”玛丽和朋友们正在进行深层的思考,她在想:“生命难道这么容易就被创造出来了吗?是借助什么力量创造的呢?”夜里,大家开始休息,玛丽松了口气,她终于可以不再想着创作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了,就在这时候,她一直苦思冥想的故事竟突然自己跳了出来。
关联
问题的细节在于玛丽想出故事的瞬间,恰恰是她放松下来,没有逼自己赶紧想出一个故事的时候,她受到了晚上讨论的启迪,但是讨论的内容和她这段时间关于故事的思考,是在她无意识的状态下关联起来的。
神秘体验
玛丽自己回忆当时情景的时候说:“我的想象力让我好像着了魔一般,引领着我。头脑中的幻象极速冲击过来……我看到一个面色苍白的学生,跪在他刚刚组装好的那污秽不洁的怪物旁边。”这段神秘体验的经历就是重建的过程,玛丽用“着了魔”和“引领我”来描述,正是因为她感觉到这个过程也不受大脑主观意识的控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作家玛丽·雪莱,两年后,她的突发奇想,成了文学经典《弗兰肯斯坦》。
PS:《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名《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其它译名有《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