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4 星期六 雾转晴
这阵子怎么回事儿?一不留神就起晚了,今天又没有听到闹铃响,儿子上卫生间回来,我突然之间醒了,问他几点了,他说你闹铃早响过去了,忙起来一看快5点半了,糟糕,我这是怎么了?以前都是闹铃不响就起,现在怎么闹铃响了也听不见呢?
晓燕老师的早课正好讲到了孩子和爸爸闹矛盾的那段,真的赞叹晓燕的智慧,就如昨天我家发生的事,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听到晓燕姐的分享,才明白:先共情,然后再化解。这个都需要智慧的,想我这种情商低的人,必须要好好学习圣贤的智慧,让圣贤的智慧引领我们的生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经常的做法就是把自己所没有做到的事情,希望孩子能帮助我们实现。听到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妈妈总指责孩子做的不好,说孩子怎么不像某某孩子一样优秀。孩子反问妈妈,你有人家的家长那么优秀吗?孩子的反问会警醒我们吗?我们做不到,反而千方百计的让孩子去实现我们想像中的优秀,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对他们的伤害呢?急功近利,反而会事得其反。我们所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让自己优秀了,孩子自然而然的会优秀起来。
彰泥老师:今天讲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问大家,这句话出自那个经典呢?开动一下小脑筋。出自《论语》。这句话的出处和意思我们都清楚。《论语.颜渊》: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何去设身处地地用心去理解别人,宽恕别人?我们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考虑孩子应该做的。比如,我们觉得课堂上讲过的孩子应该懂,自己不淡定起来,这样情绪会变化,跟孩子沟通的语调也会高起来。现在我们在听课,家长自己每个人吸收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换位思考,即使是别人做的事情,我们认为难以接受,我们用这种心态去思考,也就会理解。好比孩子,当孩子做某些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生气,但是,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也就能够理解了。
假如孩子在做一道题目,我们觉得孩子应该会,课堂上有讲过,可是他还是不会的,我们跟孩子之间会产生矛盾,彼此不开心。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可能孩子在这方面会比较弱一些,可能老师在讲的时候孩子正好分神了,其他时间他都有在认真听课,那么,如果我们抱着指责的态度来对待,最后只会闹得很不愉快,关键是孩子对这道题目还是不理解,下次遇到还是一样不会。但是,如果我们懂得换位思考一下,多一分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分耐心来对待这件事,那么,孩子既能够更好地掌握好这道题,彼此之间的情感也会更亲密了。
孔子非常推崇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强加于人。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以为的心态来待之。父母对孩子爱过了头,不是爱就是害。福建这边有些偏向男孩子,有个家庭就有这样的事情。男孩子已经五年级了,姐姐在帮他做作业。姐姐为什么有时间做呢?男孩子连作业都要别人来做,这样是不是被宠过头了呢?如果弟弟能换位思考一下,姐姐为什么有时间做呢?
有一个笑话:有个婆婆整天跟领居数落媳妇的不是,说媳妇整天不干活,还要让做饭给她吃等等,想象一下,在外她都是这样,在家又能好到哪里去了。有一天她又在抱怨了,这时这位领居回问了一句:你女儿嫁过去,应该过得还不错吧。这时婆婆回:是呀,她很幸福,经常出去旅游,每天都不用干活,她老公非常疼爱她,宠着她。从这件事当中,我们是否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婆婆有双重标准,不懂得换位思考,所以婆媳关系差,家庭关系不和谐。这里婆媳关系真的是一个大学问。如果婆婆换位思考,把自己媳妇当做女儿一样,婆媳关系这样的难题也可以解决啦。如果觉得婆婆对自己不好,也不要气馁。我们真心对她,百善孝为先。时间久了也会有改善的。我们也要换位思考一下,她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累了一天了。
是的,去理解她们的不易,她们的付出~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去相待~有的老人年轻也是有工作的,现在在家做家务当保姆也是有落差的。老人家做的饭,我们要及时肯定表扬。不好意思直接说,就跟孩子说。
前天,我跟果果爸发生点小摩擦。事情是这样的,果果爸去接果果上古筝课下课。果果爸开玩笑说,你都不会识谱,还弹什么呢?环境是这样的,我前几年脾气有点急,他爸爸部队转业回来也是火爆脾气。果果听到爸爸的话声音高了起来:我会识谱,不然怎么弹?!
爸爸去做饭了,果果哭了一会,情绪也平稳一些了,这时,我去跟她谈心,通过谈心,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来处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