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书写忠诚--朱治国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同志走得突然。他22年工龄,25年党龄,把一生的事业都奉献给党、给了人民。
他能吃苦:把根深深扎入基层
21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风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条件艰苦,对城里来的大学生是不小的考验。但当时的领导和同事对朱治国一致评价: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同事们回忆说,他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庄。到离开的一刻,他把全省4149个村庄走完一大半”
他实干:让村、社区干部有干头、有盼头
朱治国同志明白乡村振兴,基层班子的力量是最重要的。为村“两委”干部迈进校门、获得学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带头人,朱治国开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激励报名的有效办法。不到三个月,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施。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很多省市借鉴。
他严守:为人干净,做事才能坦荡
身居省委组织部的他与爱人异地生活,异地两年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家里有困难自行解决,不为组织添麻烦,而且在家里定好良好的家风:在家称兄弟,外面称职务。自家人最清楚,他,绝不会公家事上多说一个字。朋友也要“清心寡欲”,朋友间聚餐绝不许带“一个外人”。朱治国没让亲友们“沾”自己一点“光”,对部里的干部也是又严又细,在干部工作中最见不得“小人”,为了避免有人趁他不注意往车上放东西,他上车前都要检查,当面打开,退回去。正是这种“零污染”,成就了朱治国和他分管工作的清风正气,他带出来的干部,都敢说真话,知道劲儿往哪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