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霞粉苗姐,前往天台山寻找霞客游踪,住宿后岸村,被后岸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和合文化”所吸引,更痴迷寒岩明岩那天造地设的岩洞巨石,研读唐代隐逸诗僧寒山子的诗歌,颇有心得。去年,她带了全家再次游寒山洞,今年,她又带了我们一行四人三游天台山寒山洞天与寒山明岩寺并寒山湖,安排好了民宿农家乐,自驾游兼摄影师还包揽导游。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时年26岁的徐霞客“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第二天在王爱山筋竹庵,恰好有国清寺僧人云峰同桌吃饭,云峰建议他轻装前往石梁,而让担夫将重担去国清寺等候。
于是徐霞客轻装登天台山绝顶——离天不远的华顶山,游览石梁卧虹,三天后到达国清寺,与云峰和尚再次相见,如遇故知,两人商谈探险安排,云峰告诉他风景名胜没有比得过寒岩、明岩两处幽险的,可以骑马先游览寒岩、明岩,然后步行到桃源洞,抵达桐柏宫,那么翠壁、赤城栖霞两处胜景,也可以一览尽收了。因此,徐霞客花了两天时间先后游览明岩寒岩,还在明岩寺住了一宿。
明崇祯五年(1632年),时年45岁的徐霞客复游天台山,他重游了华顶、石梁诸胜,去了雁荡山,折回后又去细细考察了寒岩、明岩、桃源、琼台、双阙、赤城等地。
寒岩坐落在寒石山的西边,是寒山子藏身七十年的隐居地,而明岩坐落的寒石山的东面,巨石擎天、峭壁如嶂,是寒山子与拾得的“隐身”处,人称“一山向背藏二洞,风光神韵各不同”。
后岸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是寒明岩景区的景中村,素有天台后花园之美誉。村东一山守卫,由数十天然巨岩排列而成一道天然的屏障,称十里铁甲龙,气势磅礴。天台母亲河始丰溪蜿蜒过村,清澈明净。
溪水里有成群结队的金鱼在游来游戏去,水泥路的两边铺着卵石,隔一段就放了一组石雕,雕刻着石匠们打石的形象,这后岸村原来是个石匠之乡吗?随处可见一家家的农家乐,说是春赏桃花,夏观荷花,秋看葵花,还有始丰溪漂流等,如果不早早预定,一床难求。村子里有百多家农家乐两千多床位呢,这么一个小小的山村,为什么竟然有那么多的游客络绎不绝甚至可以说是蜂拥而至呢?
寒山始丰溪漂流全程3.8公里,是台州市最长的水上漂流项目,可供300余人体验水上浪漫情怀,感受溪天一色,“荡舟清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优美意境。
村舍房屋的墙壁刷的粉白,题写着寒山子的诗,“杳杳寒山道”“欲得安身处”等,及寒山问拾得的著名对答,寒山举荷拾得捧盒。寒山拾得曾被清雍正皇帝敕封为“和圣”“合圣”,民间传说他们是“和合二仙”,象征着相亲相爱、情深义重,代表着祥和、圆满。
村口租一辆旅游自行车,正好可坐四人,冬阳温暖正好,过了始丰溪大桥,沿着平直的水泥路面一路向南,有大片大片盘曲着虬枝的桃林,里面养了很多很多的公鸡母鸡,为农家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材。在寒山村路口村牌处放下车子, 经过一座古桥,路右一片梅林,有几朵红梅绽放,娇艳欲滴,路边有指示牌,那是寒山子的一首首诗,我们一路品读着诗歌,一路往上攀爬。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寒山道,究竟是怎样一条菩提证悟之道?我们的心又如何能达到与那隐居七十年的寒山子一样呢?
寒山在孤寂的寒山道上,悠闲的吟出了“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的千古名句,你可看见露珠晶莹那是花草的泪,你可听到风在吟松在唱?佛不能渡众生,唯有众生自渡。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任运
来到佛国仙山远离尘嚣战乱的天台山,寒山子隐姓埋名,戴着用桦树皮做的帽子,一身破衲,一双木屐,悠然自得。每每于林丛野径间得句,随意题写在松林山石上,“闲书石壁题诗句”,诗句浅显通俗明白如话,却深蕴哲理发人深省。
读着诗,拍着照片,不觉山高,只觉一路风光无限,一会儿就到了三岔路口,顺着“寒岩夕照”的指示牌,到达一处山谷。但见悬崖绝壁高耸,有瀑布从百米高空飞泻而下,瀑布下本该有潭吧,但是,那潭似乎被风化剥落下坠的岩石所覆。旁边有巨石是天然的吟诗台,尽管不会写诗,也得爬上去站着感受一翻登高的诗情呀。
三面峭壁如嶂,清风徐来,流泻的珍珠,似隐似现,有岩石接着那珠儿,瀑声悦耳动听,时断时续,从对峙如门的峭壁远远看去,山下平畴沃野,阡陌交通,炊烟袅袅。如果有西下的夕阳照着,那些珍珠儿反射着阳光,折射出各种彩色的光芒,特别是阵雨过后,彩虹挂在岩壁间,真是恍如仙境。
反身折回,登上水泥台阶,来到寒岩洞天,半山腰上好一个巨大的石洞,千人聚会不在话下。洞口有一大石,说是寒山喝茶、打坐的地方,称宴坐石,国清寺僧人丰干与拾得来了,他们仨会坐在宴坐石上喝茶谈禅练功。这么个大洞在半山腰上,遥想寒山当年千里迢迢从陕西而来,他是隋室后裔,枉有文才武略,却多次科考失利,无法谋得一官半职,又遭“安史之乱”,家中犯下大事,才奔着国清寺的名气来到天台山。当年寒山子里如何找到这么一个石洞来避风雨,做为隐居之地的呢?当时山上有人家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应该有人家让寒山子偶尔化缘吧。尽管拾得会不时的带着国清寺的斋饭来此相聚,当寒山孤寂地隐居在这么个大石洞里,会不会有豺狼虎豹等兽类也来此避那风霜雨雪,寒山子是如何与它们共处洞穴之中?是因为洞口有“龟”“蛇”相守吗?
寒山洞高15米,宽48米,深78米,顶高地阔,空间宏大,洞前并无高山阻挡,阳光可以直射而入,怎么会“朝朝不见日,岁岁不如春”呢?也许那个时候洞口是被那参天古木所掩映,也许是那寒山子心如古井水,遇风不起波,坐禅的日月里,他感觉不到阳光,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只有那“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吧。据说,寒山子隐居四十年后,回了一趟故乡长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头死了,亲人和朋友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满目一片凄凉。于是,寒山子又回到天台山寒山洞,思考人生、感悟佛道,一生长寿,活了一百多岁。
寒山洞里,奉着三尊菩萨坐像,有一老妇人在卖香烛,一僧人化缘。那僧人很热心的告诉我们,站在石洞口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峰,就像仰天卧佛,在石洞某个位置可以拍到寒山洞口上檐与那卧佛五官一一对应。仔细看去,果然似一卧佛模样,眉发眼鼻栩栩如生,山峰石洞也会因为那隐逸的修行者的守望而随心变形,天随人愿吗?
出寒山洞继续往右前行,有一座天然的鹊桥,梁面底部离山地高达100米,有石梁之险,却无梁下之瀑,故称旱石梁。传说 济公与俗世的妻子就在这里分手,斩断凡间情缘得道后,从这里成仙归去,因此又称此桥为渡仙桥。山路艰险,在桥下仰望之,不敢涉险,世间只传活佛济公在此成仙,还有谁登渡仙桥而成仙的呢。
叽叽喳喳有一队游客前来,打头阵的是穿着粉衣的几个女孩子,后面跟着几个年轻妇女,其中一个抱着一两三岁的小女孩,那怀抱中的小女孩要姐姐们小心,说这路有点恐怖,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下午去明岩寺,游圣当年入山,看到这一带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进入两山回曲之八寸关,四围峭壁如城。幽深的石洞,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突耸的石笋,青松紫蕊生长茂盛,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石岩外又有一奇特的石头,有数丈之高,上部分开成两部分,就像两个站立的人,说是寒山、拾得的化身。那是寒山拾得的化身,还是它们偶尔化身寒山拾得,来这世上走一遭,给世人以某些启示呢?
回来的时候,我们抓紧时机,去寒山湖游览一番。夕阳余晖下,群山耸翠,寒山湖涟漪微荡,波光粼粼。只愿岁月静好,能有更多的机会与朋友们一游再游,如诗的远方总在心头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