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概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古诗原文及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古诗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课程收获:
今天的朗读由茹浩琪带领,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不写作业,不听讲每次考试都是不及格,今天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班长安排他来领读,他小老师的模样真的有板有眼,领读的声音比平时读书的声音大了不少,而且也能带领学生变换花样读,把这首词读的精妙绝伦,给人美的享受。课程结束,我让孩子们总结今天晨读的收获,好多同学说:“老师,今天读的特别美,词都背会了。”我顺势表扬了茹浩琪,我看到他脸红了,而且脸上多了比往日的自信的微笑,第一节课他听的特别认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节课,彩虹花给孩子送去温暖和光亮,让他变得如彩虹花花瓣一般艳丽,只有这样的课堂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更大价值。
张佳怡同学在总结的时候,特意表扬班里的王佳琪,说他读的清晰,感情真挚,你看把王佳琪羞的都不敢抬头了。我说今天的词谁能给大家背一遍,王佳琪第一个举手,背完之后还不忘调皮的说一句:“老师,我背的好吗?”
每次课程都有遗憾,忙于和学生互动,忘了留下更多的美照,为了和学生一起朗读,总是错过了上课的时间,这就是彩虹花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