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朝日新闻》消息,日本现任平成天皇明仁将于明年四月份退位,成为自明治天皇以后的第一位太上皇,如果不是明年愚人节的玩笑,那么长达30年的“平成时代”即将成为历史。
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新老交替之际,自然议定新年号迫在眉睫。我们今天不讨论日本进入信息时代的第一次更换年号是否会带来“千年虫”危机的可能性,而是就年号本身聊聊。
众所周知,自公元645年,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片面”仿效天朝开始,天朝的年号制度传入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年号很大一部分源自中国古籍。远的不说,像“明治”,源自《周易》: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出自《易经》第十九卦中的“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出自《尚书》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平成”出自《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以及《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虽然宫内省智囊团附庸风雅,却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但是和天朝古代的年号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档次,“元嘉”、“贞观”、“永徽”、“成化”、“康熙”……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总结近四代天皇年号,和平发展,立足本国是主旋律(日寇匪首裕仁竟然用“昭和”年号,真是讽刺,应该叫“黩武”才对吧。)德仁继位,年号可以可作“治平”、“元和”、“永平”、“显庆”都可以嘛,逼格比之前高多了,取年号当然要用天朝古籍,历久弥新,永恒经典,绝对的高大上,相比之下日本古籍就太小儿科了。
中华文化日本人只学到了皮毛,这皮毛还是九牛一毛。1989年1月7日上午7点55分,侵华战争的元凶首恶昭和天皇驾崩,当天下午14点36分,日本政府便公布了新年号“平成”,皇太子明仁于次日继位并改元。所以1989年既是昭和六十四年,也是平成元年。简直匪夷所思!天朝历史上同一年出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年号的情况除非在位君主遇到了什么大事(祥瑞,天象,军事胜利等)或者改朝换代。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情况下,一般是第二年才改元。比如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顺治帝驾崩,康熙帝继位这一年依然算作顺治十八年,康熙元年是第二年的1662年。“圣朝以孝治天下”,在天朝,“孝道”早已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成为统治工具,所以要“敬天法祖”,所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虽然太阳女神的子孙已经走下神坛,但是基本的游戏规则都熟视无睹么?
既然说到年号,就不得不说说日本奇葩的谥号了。日本天皇的谥号比较复杂,有和风谥号和汉风谥号之分。如第43代元明天皇驾崩后的“汉风谥号”是“元明天皇”;“和风谥号”是“日本根子天津御代丰国成姬”。看得头都晕了。可自明治之后,天皇便没有谥号了,年号成了谥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历史上,日本虽然长时间游离于天朝的朝贡体系之外,但是追本溯源,“汉倭奴国王”便很直接地表明了天朝和日本的关系。“亲魏倭王”、“亲晋倭王”、“亲宋倭王”,在天朝皇帝眼中,称倭王已是非常给面子了。假设给明治以后的天皇追加谥号,怎么办呢?我认为根据《逸周书·谥法解》,“刚强直理曰武”,明治天皇应该是“倭武王”,“乱而不损曰灵”大正天皇应是“倭灵王”,“杀戮无辜曰厉”昭和天皇应是“倭厉王”或“元凶裕仁”,“执事有制曰平”平成天皇将来谥号可以是“倭平王”。
无论从年号还是谥号,凸显了日本人的没文化。但是从客观来说,无论是明治以前的“唐化时期”还是明治以后的“脱亚入欧”,日本从未停止过向外来优秀文化学习,但是却没有全盘吸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纯出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最后的武士》就很好的表现了日本社会在近代化蜕变中现代文明和传统信仰的冲突。事实上,日本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西服虽然就行开来,但是和服依然作为节日的盛装,很多人喜欢打网球,相扑的观众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日本可以向外扩张而近代以来天朝饱受凌辱?除了外来原因,有时候我们确实应该反求诸己,差距在哪里。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依然要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