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寬闊的天壇,想當年沒有霧霾沒有光污染的古代,應該是觀察星象的好地方。
七十二長廊,本來在總數為七十二間(間隔)的門樓里,屋頂四面的梁柱上畫有各種繪畫。可能是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現在所有繪畫已不再,希望只是被移走和修補,日後能重現風彩。但老人們在長廊上打牌下棋、喧嘩吵鬧則與舊日無變。沒了壁畫,長廊魅力也盡失。心痛!
清楚記得1983年到北京進修時到訪回音壁,那時從醫學院剛畢業不久,與其他幾位來自不同地方的新米醫生一起,拍掌聽回音,呃有點像心臟聽診的聲音喲。當年遊客真的寥寥無幾,我們幾人可以盡情練習,哈哈!
今天呢,只聽到不少遊客的尖叫聲,無奈 :(
下次如有機會再訪北京,天壇可免也。
這大概是沒有翻新的古城樓。
到訪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這次短暫停留的重點之一。聽說鐘鼓樓附近老城區保留的不錯,專程打了的士前往。
這四合院與我腦海中想像的差距太大。應該是以前小說裏得到的印象:至少要有一個院子,就算面積不太大,除了門口一面外,其他三面會有點古式古香的小房子。
映入眼中的四合院:一條窄窄的走廊,三面小小的、毫無特色的、與古都完全連不上號的破舊房子。在這個房價高昂的城市,這裡的地皮可是天價。
不好意思,外行說的話,真想不通在千年古都裡這些怎麼看也不到百年的破小房子,有什麼保留價值?如果真的有保留的價值,政府不應該做點什麼嗎?在遊人眼裏,與貧民窟沒多大區別。
天安門廣場傍邊幾乎整遍全是此類平房。未開發、待開發、還是文物保護區不凖備開發?
舊的看了不少,換個口味,來點新的。
奧運會址,遊人不多,免費入場(當然要安檢),入鳥巢,水立方要收費。用百姓稅金建的,如果收費才是怪事。市民多了健身、休息場所,奧運精神之精髓。只是奧運近年越來越商業化,已漸失吸引力。
08年奧運當時把這裡吹得天上有地下無,狂熱過後,親眼目睹,無非也是到此一遊。
某某人題字,無言。
夕陽斜照,水影生輝。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