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是春节前后的事情,也就是说,我把大儿养了近十一年之后,才进一步明白了“疯玩”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理解的疯玩,家长最好离得远远的,不干涉不打扰只观望,孩子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游戏中,忘记外在的一切;什么累啊、热啊、饿啊……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就是兴奋!
来三亚后的一个傍晚,带孩子们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场玩,一座较大型滑滑梯、几个小的跷跷板、晃晃椅之类。因气候适宜,孩子很多,后来六七个稍大的孩子组团玩抓人游戏,小儿不入团队,却喊着笑着跟着哥哥姐姐跑个不停。每过十多二十分钟,会气喘吁吁得跑到妈妈跟前报告一声:妈妈,我玩得真开心!有几次不小心摔倒,哭得梨花带雨,问:“摔疼了?那咱们回家吧!”小儿立即止哭,强调自己还没玩够,笑着喊着又跟着队伍跑上跑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小儿的疯玩——如此尽兴,浑身上下跳跃着兴奋。
然后,我看到了“疯玩”的好处。
疯玩,让孩子克服了害羞与胆怯。玩到淋漓尽致处,自然就忘记了“害羞与胆怯”。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大概是:“害羞与胆怯”是属于头脑的东西,而在疯玩的过程中,身体能量被唤醒,头脑的作用弱化,“跟着身体走”,“无畏又无惧”!之所以说这点,是因为小儿确实是一个害羞与胆小的孩子。以他近四岁的年纪,蹦跳爬应该不在话下,可他很多简单的儿童体育器械也是拒绝尝试的。在我看着他疯玩过几次之后,一切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很高的滑梯他毫不犹豫地跟着其他孩子一出溜就下来了,甚至可以爬着柱子上到滑梯的二层,还不断地尝试从滑梯下面往上爬……另外,跟着大孩子跑着“抓人”、“撕名牌”之后,小儿跟小朋友的相处“胆正”了很多,一次一个稍大点的孩子打了他后,他不喊不哭立即还击,这与之前被小朋友抢了滑板车不敢吱声哭着找妈妈的小男孩形成了鲜明对比。春节这几天,他可以主动跟陌生人说“新年快乐”,大大方方地回答“过年了,我四岁了”……当然,这一切一定不全是“疯玩”的功劳,但“疯玩”实在功不可没!
疯玩,有助于排解情绪、强身健体。这点特别适宜于小孩子,大概六岁以前还未能参加一些攻击性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等)的孩子。试想,热情高涨地疯玩,全身的毛孔张开,那些积压的小委屈、小生气、小难过等等都随着汗水往外散发,情绪困扰少了,身体自然好了。而且,疯玩的日子睡眠极其好,特别是小男孩,一定需要足够的运动,也就是足够的“疯玩”。当然,大孩子只要有机会一定也要“疯玩”,放下头脑,让身体做主,尽情投入、尽兴嬉闹,那感觉一定很棒。大人亦可以尝试!我曾在奥南朵的课上,玩过一个追人游戏,两两搭伴,一人闭目原地转三圈的同时另一人躲进人群,然后,一人快步追,一人迅速逃,抓到互换再开始;那真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满场的热气腾腾、欢声笑语,静下来时心里喜悦极了。这实在是异曲同工,其实已经无“异”了,由此推理,孩子们疯玩之后,心里一定也是满满的喜悦。既如此,尽情疯玩吧!
仔细回忆回忆,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玩过来的,那时作业少,场地大,疯玩的机会多。现如今,住进高楼了,孩子娇贵了,跑快了奶奶喊,上高了爷爷拦,刚有吵架苗头爸爸妈妈就来掐,疯玩简直成了奢侈品。小儿之所有在这里有疯玩的机会,完全有赖于他有四个能疯玩的哥哥姐姐。这样看来,以前家庭多子女也有多子女的好处啊!
多子女不可能,但疯玩不可或缺;所以,家长需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制造场地、邀约孩子,能疯玩就疯玩吧。如果你家恰好有个小男孩,那疯玩是必须的,让我们结伴——一起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