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有感
每个周末我都会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爸老妈打个电话,聊聊家常,妈总是会和我说一说小镇上的一些“大事件”。又是一个周六,我打电话时,妈告诉我小镇上有一对65岁的老年夫妇,双双服毒自杀。让我特别意外。
这对老年夫妇,非常恩爱,一生劳作,待人真诚,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有房有存款,在街坊邻居中享有很好的口碑。那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呢?原来,老人们之所以双双赴死,是因为三十多岁的儿子找父母要钱,父母没给,儿子很生气,说了一句话:你们怎么不去死?死了什么都是我的啦。老夫妻为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的一句话,伤心欲绝。哭了两天,最终选择了随儿子所愿。
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却让我深思:人为什么活着?
我父辈那一代人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他们苦苦撑着,只为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孩子都安排好,我们才算交差了。父母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成全孩子,他们早就没有了自己。所以,一旦付出没有回报,或遭遇孩子的背叛,支撑他们内心的信念支柱就会倒塌。他们的人生就没有了意义。这些年由于农村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经济纠纷,也有婚姻关系,有子女问题,每年小镇上都有选择自杀的人。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主流文化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在生活的艰辛面前,我们的父辈们仍然会选择坚持。就如同余华在《活着》中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但是,活着仅仅是为了承担责任和痛苦吗?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直到九年前我在学校的大会上听到胡校长说“活着,就是要多做点为自己生命加分的事情!”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人体如同一个能量站,当我们一味地付出,而不去吸收能量时,就会破坏掉身体内部的能量循环系统。一旦原有的能量耗尽,我们将进入精疲力竭的状态,自然就不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活着的意义。做为自己生命加分的事情,就是多做善事,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利他的行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当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时,我的人生也就变得更有意义了。
今年八月参加新乡市教育局的家长学校师资培训,在会上胡校长又推荐了一本书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我没有留意,直到十月份教育局刘建学局长来我们学校上党课,再次提到这本书,我才有了非读不可的强烈愿望。
再次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人死源于心死,所以提升活着的质量,必须从提升自己的心性开始。所以稻盛和夫说:人生的目标是提升心性和磨炼灵魂。“提升心志就是带着比呱呱落地时稍稍美好的心灵告别人世。死亡时的灵魂比出生时略有进步,就是心灵稍经磨炼的状态。抑制自我放纵的情感,让心灵宁静,让关爱之心萌芽,让利他之心滋长,哪怕是一点点。让我们与生俱来的灵魂向美好的方向变化,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
如何磨炼我们的灵魂呢?
稻盛和夫给出了六条建议:
首先是布施,即施舍。为社会为他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持戒。即恪守戒律,断除烦恼,遵循为人准则。
第三,精进。即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四,忍辱,即忍耐力。如果能承受屈辱,就能提升心性,塑造人格。
第五,禅定。至少一日一次,静心打坐,控制情绪,平复心情。
第六,智慧(般若)。获得理解一切的智慧。
这六条建议也叫六项精进,在不同的译本中有不同的翻译。我在想,如果我们都能按照这六项精进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会更多一份精彩呢?!
人生是一场修行,无论何时何地,让我们以一颗感恩心面对命运,在波澜壮阔的人生中磨砺灵魂,多做些为社会为世人鞠躬尽瘁的事情,就是在为我们自己的生命加分,就是在提升我们的美好心灵。让我们做一个有光的人吧,能温暖自己,也能照亮别人!这样我们就会感到:我的存在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我们活着便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