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古代历代君主基本上都是开国君主是最有建树的,而之后的继承人的建树基本上很少。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却是个例外,赵国的第六任君主赵武灵王着实是一个例外。
与其他朝代继承人不同,赵武灵王有着一股非常坚定不服输的精神,不仅如此还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并且对于自己理想的追求非常狂热。
赵武灵王还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君主,在他的操盘中赵国散发出勃勃生机。赵武灵王也一手缔造出了赵国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有能力的君主最终的结局却是活活被饿死在自己的宫殿里。
笔者说了那么多,那么赵武灵王究竟做了什么?他又有哪些能力呢?
赵武灵王变法的前言
我们单从春秋战国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各国之间的变法其实都是被逼出来了。
为的就是求得一份生存的余地,或者说是到最后成为强国,让其他国家都令人另眼相待。
说起赵国王室的由来他的祖先与秦国王室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而赵国的由来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晋国被赵魏韩三国划分,这个时代也由春秋时期转换到战国时期。
说起起变法二字,其实这三晋之国是最有话语权的。三晋之地本身就是四战之地,生存压力相较于其他国家要大的多。它没有想秦国、楚国、齐国等拥有纵深的安全的大后方。
对于这一点而言如果三晋之地想要生存以及发展那就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发挥出自己的最大的力量,以此来应对来自外部的危险。
在这其中变法效果最显著最明显的就是魏国。战国初年,魏国通过变法运动使得自己国家的国力大增,不仅如此还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陆地部队魏武卒。即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秦国,在当时也被魏国按在地上打。对于秦国至关重要的河西之地也一度成为魏国的领土。魏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魏武卒是当时最牛x的部队,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的最早的特种兵源头。
三晋之地的赵国同样是四战之地,在北方出了要提防虎视眈眈的其他诸侯国,还要应对来自游牧民族的侵扰。在生存问题的胁迫下,赵国赵武灵王突然意识到这也不是个办法。必须要摆脱这种困境,让赵国强大起来。
赵武灵王继位的时候赵国所面临的处境非常危险。那一年他才十五岁,正是这个现代人看来非常天真无邪的年纪,他的父亲去世了。同时期又要遭受来自强大的魏国以及楚国、秦国、燕国、齐国五国以吊唁为由的威逼。
这一切都被他这个本在十五岁不该承受的年纪,却全部发生了。然而十五岁的赵武灵王并没有恐慌与害怕,他把眼泪化作对自己的鼓励,协同赵国高层以及赵国精英骨干对来自这一场的变故做了精密的部署。最终赵武灵王以及赵国总算度过了这场劫难。
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赵武灵王让赵国走向了不同于其他诸侯国,更加彻底的变法。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各国拼的是国力以及战力。如何让这两者合二为一,更有效的运作起来是各国变法的核心。
赵国与北方胡人接触最多,在常年的作战中,赵军找到了一些门路,学到了一些作战的技巧。
同时赵武灵王对比两者的军队,发展赵军的军服是比较琐碎庸长的。而胡人则显得紧小贴身,作战更加的灵活自如。
赵武灵王发现这一特点之后,就命人制作出一件与胡人军服相似的服装,发展此服装非常方便,服装对人身体的束缚力非常小。
于是赵武灵王就有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想:在赵国进行军事改革,让赵军也学习胡人的作战的传统,同时学习胡人的服饰,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行动便利。
或许这一切在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但是在以前那个信奉老物件的时代,这是对先祖大大的不敬。
在当时人分三六九等,不同阶层的人所穿戴的服饰也不一样。服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想要改变这一切,对于赵武灵王来讲也不是很容易的。
自小就生活在征战环境的赵武灵王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被困难打败的。即便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赵国权贵们竭力反对,但是依旧没有让赵武灵王改变主意。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赵武灵王故意当着众多赵国权贵以及反对自己的人做了切了一场箭,只听得“嗖”的一声,箭便穿过了要遥远处的靶心,众人也不傻自然懂的赵武灵王的意思。
众人吓得目瞪口呆,自此赵国权贵在这件事上选择了退让,赵国赵武灵王改革就此展开。
此次改革非常成功,赵国无论是在综合国力还是军队战斗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改革之后赵国就小试牛刀,一举灭掉了曾不断挑衅自己的中山国,并且没多久又重创林胡以及楼烦。赵国成为了当时北方的强国,由此进入战国时期的强国之列。
这种强一直强到秦国一统六国之前。
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不断开拓疆土,在行政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毕竟赵国的疆域年纪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幅。
在边境也修筑了防御工事——长城,以此来抵御北方胡人的入侵。
总之,赵武灵王改革对于赵国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后世中国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赵武灵王之死
赵武灵王取得成功之后,赵武灵王就在一直追寻让赵国如何变得更加强大的方法。
于当时而言,秦国绝对算得上赵国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秦国,赵武灵王也做了很多准备。
他还特意当赵国使者的副手,为的就是混进秦国,打探最有效的情报。为今后与秦国的争霸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点对于理想主义者的赵武灵王是不足为奇的,或许也是因为他太理想主义了,最终导致了自己最终结局。
赵武灵王经常研究上古书籍,在禅让一词中也尽力要研究个明白。
虽然赵武灵王的禅让与分封是想让自己置身事外,好能够抽出身来去做一些针对秦国,更有效的部署。
然而现实世界是,赵武灵王当上了太上皇,赵国权贵以及赵国精英却与他的思想背道而驰。
并且赵武灵王虽然在别的方面表现的都很厉害,但是在对待两个儿子面前却不是这样。
他将位子传给了次子,但又觉得自己的嫡长子十分的可怜,甚至他还想封长子一片土地。
权力是任何人都向往的,一旦染指就戒不掉。
赵武灵王的大儿子最终选择了造反,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他逃到了自己父亲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宫处,但是依旧没有逃脱死亡之神对他的诅咒。
公子成与李兑在赵武灵王的面前将公子章杀害,之后二人合谋将赵武灵王困在沙丘宫。
二人之所会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害怕赵武灵王秋后算账。
赵武灵王在最后的三个月里体会了一把时间人态的炎凉,他体会过自己最辉煌时刻的那份骄傲,也体会众叛亲离,直到最后濒死的感觉。期间他为了填饱肚子沙丘宫内树叶也被他吃了个金光,树上的鸟蛋也被一掏而空。
一世英名的赵武灵王就这样走向了落幕式,结局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