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简书用户有1年多的时间,每天空闲的时间都会打开瞄一眼,每天都要花点时间写作,写了50万字,算是一个深度用户了。从一个简书的写作者角度来说说自己对简书的一些想法。我不知道其他简书用户是什么样的,没有做过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只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可能会非常片面,不能代表其他写作者,仅代表我自己。
另外,如下文中会把简书社区和电商平台做个类比,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只是用来阐述商业本质,并不是说明写作是为了金钱(如果通过写作提升自己又能赚钱不是更好),毕竟有很多人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简书平台主要以两种用户为主,一种是纯粹的读者,一种是写作者。介于两者之间的用户属于又读又写。
写作平台也好,知识平台也好,本质上都是和电商平台类似。不同的是在商品的展现形式和交易方式、权益转移上的不同。电商平台有消费者和商家,商家入住平台,上架商品。消费者在平台上选择商品进行消费,平台卖流量和广告。简书有读者和写作者,写作者写文章或连载,读者可以免费阅读也可以付费阅读,简书收取交易提成。
电商平台能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用户数,一个是商品。两者关系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没有规模效应,供应商就难以有动力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商品,甚至没有供应商愿意入驻。如果没有供应商提供有优势的商品,用户数量也难以增长,甚至被用户抛弃。这也是绝大多数电商平台死亡的原因。
平台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就变得非常重要。拿拼多多举例,虽然拼多多充满各种争议,但不妨碍我们研究拼多多快速崛起的核心秘密。拼多多崛起的关键因素在于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以及采用游戏玩法通过微信社交裂变吸取用户,两者缺一不可,前者尤为重要。
拼多多平台初期是把供应商当上帝一样对待,包括帮助供应商入驻、上传商品资料、运营商品,尽可能让供应商不费力气。唯一对供应商提出的要求是,必须以2折的价格来销售商品,对供应商承诺在一定时间后,例如三个月后,让供应商提价,赚取利润。于是早期的拼多多基本上是供应商处理库存商品的大渠道。尤其是那些有注册商标但是没有知名度的供应商。
对于简书来说,由于平台的性质不一样,没必要也没办法照搬。我们来思考一下,简书要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通常大家会想到增长黑客里说的做运营来吸引用户,简书也确实在运营上下了很大功夫。包括首页改版、算法逐步取代编辑推荐、推出简书会员等等措施,也取得一些效果。
不过在我看来,简书虽然对会员下了很大功夫,但可能忽略了一点,优质的文章和作品才是吸引用户的根本,如何帮助写作者写出更好的文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引进互联网大V在简书,从目前这个阶段有困难,毕竟流量基本上都被瓜分。如果在简书没有相应的收益,就难以吸引大V。所以这条路不是现在应该走的路。
简书有大量的用户都是写作者,但是很多写作者应该会感觉到,大家都是在吭哧吭哧写,但是没有多少人来看。就像一个电商平台,商家都是卖东西的,很少在平台上买东西。都想把自己的文章让别人读,最终的结果就是没人读。
简书应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善。但我认为,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读者看不到感兴趣的文章,而是读者读不到有价值的文章。在算法上应该从推送读者感兴趣的文章提升到推送读者感兴趣并且有价值的文章。这个有价值并不仅仅指能够学习到某些知识,通常说来,能够让用户打发时间或者节约时间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另一方面,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简书没有给写作者提供一些数据报表和分析类的功能和工具,这些工具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给写作者改进自身文章质量。
站在写作者的角度,会关心如下问题:
1)关注我的读者分布区域是什么样的情况?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2)我的读者喜欢我的哪一类文章?
3)一个月以来,我的阅读量和点赞数量的曲线趋势是什么?
4)我的读者一般在什么时候阅读文章?
5)阅读量最差的文章和阅读量最好的文章排序列表?
6)哪些读者是我的铁杆粉丝?点赞数排名前十的粉丝是?评论数排名前十的粉丝是哪些?赞赏和购买数排名前十的粉丝有哪些?分享转发排名前十的粉丝有哪些?
7)关注我的用户都喜欢哪些题材和类型的文章?
如上这些问题,目前的简书没有提供工具,只能靠写作者自己去花时间统计分析。可是,我们这些写作者,有几个会写脚本自己抓数据来分析呢?
如果简书的定位是一个好的写作平台,那么可能需要多为写作者考虑一下,如何帮助写作者改进文章质量的问题。
暂时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