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家长因为陪娃写作业而心梗住院的新闻引起共鸣,众多家长半是戏谑半是辛酸的回复,让人仿佛看到晚间一张张书桌前,孩子哭大人骂的众生相。你以为长大就好了吗?每一所重点中学的附近,各种形式陪读的泱泱大军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可是孩子们仿佛并不领情,写作业还是拖拖拉拉,一会儿没看住就抱着手机平板老想着玩,成绩也总不见起色。我们这一代人,哪里有家长陪着写作业的待遇?现在的孩子啊,怎么越陪反而越差了呢?
这一代的年轻父母,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心理学知识,都会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总有一种“如果当年我的父母合格一点,我就会更好”的遗憾。这种遗憾在自己为人父母后,就转化成弥补性的付出,生怕做得不够好,耽误了下一代的教育。“如果你没有xx,就会毁掉你的孩子”,迎合这种心理的书籍文章、线下讲座大热的背后,是一个个焦虑无助的父母。在“重要他人”的责任感驱动下,“只要我做了xx,孩子就一定会好”的自我安慰成了所有不惜代价报班、辅导、陪读的家长们的精神动力。
可是教育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厢情愿。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贫与病,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农村老家,一心想的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高考就意味着明亮辽阔的未来,所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现在的孩子呢,吃的是进口食品,穿的是名牌衣服,小小年纪就去过日本、德国,未来的路,或用实力或凭关系,家长早已铺就,不愁继续维持这样的生活。刻苦学习改变人生的动力大减,时代的进步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想做什么?当导演?搞电竞?甚至玩直播?不管是何种生活,一个人总得在磕磕绊绊中认识自我,而在此之前,任何的设定都是徒劳。然而现实中,孩子的真实想法被“你应该”、“你不能”的规劝屏蔽,被“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的政治正确隐藏,人生的决定权全被父母揽在手上。
把父母的重要性放在聚光灯下过度夸大,其中隐含的逻辑是孩子不能也不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自然,孩子也就乐于把一切都推给父母。矛盾的是,迷失在自我奉献里的家长一边在焦虑“我应该怎么做,他才能变好”,一边告诉孩子要为自己学习、为将来考虑,不啻剪掉鸟儿的翅膀却要求它飞翔。
孩子有过好自己人生的能力,须知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