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一个好友聊天,不知不觉的聊到对未来的恐惧,由于都是创业者,我们此前总是感慨有些人目光长远,比如有人在好几年前买下了诸多小说的版权,到如今转换成IP资源获得巨大的盈利,而我们在当时却很难想到这一点,甚至对这个举动表示不理解,等到后知后觉,却已经错过了风口。对于努力,我昨天的文章里有聊,我们想要的“努力”,绝对不是重复劳动,或者一直做一些低附加值的事情,尤其对于创业而言,很多时候选对领域,找准赛道,比埋头苦干更为重要。
此前我们焦虑无法感知到未来的趋势,而当下其实很多事情越来越明朗,但我们更加的焦虑,因为这些可预知的新风口我们可能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比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乃至VR、AR等等。谈到互联网公司,我们知道除了暂时展现出的盈利能力外,还有背后的大数据产生极大的溢价。可是真正对大数据的利用,除了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外,还需要数据的计算处理能力,就国内而言,能真正践行大数据的或许也就阿里、腾讯几家了,这就好比我们明知道事物背后的价值以及方向,可眼前就是难以做到或不可逾越。
本文的标题真的不是危言耸听,罗胖之前推荐《智能时代》这本书的时候,也有反复提到一句话,下一个节点,只有3%的人能够成功跨越,脱颖而出。像人工智能这个产业,不用思考就知道,参与门槛是相当之高的。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真的没有不去努力的理由了,再不努力可能就没有任何机会,而只要努力,还有一些小的风口等着我们。还是说人工智能,整个趋势表明技术门槛是会下降的,包括Gogle、Facebook都在发布通用的算法框架,他们开源了很多项目,就如同二十年前的互联网一般,于是给予关注并认可这块市场的人,一个不错的机会,针对各个垂直领域把技术使用下去,比如医疗领域、机器人、金融甚至汽车等等。同样在生物科技领域,主体我们确实难以参与进去,但只要努力,该领域的周边,比如需要使用的生物原材料方面,都是有机会获取一桶金的。
多看书、多思考,如今好像变成了长辈的口头禅,但是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开阔自己的视野,感知未来,然后奋力一搏,没有人甘于平庸,所有的追求稳定,不过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我一直反复说未来变化的严重性,一切变化来临的速度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如同微信短短几年时间改变了我们的交流习惯,当年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花了近一个世纪,而计算机的普及也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可当下的发展与变化,则好似脱缰的野马,越来越快。有一类人觉得追逐太累选择放弃,但我相信人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是走到最前面的。
我一直很反感仇富心理的人,所有人获得所拥有之物,必有自己的付出,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得到后也终会失去。我们盯着别人拥有什么之时,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格局与付出!
作者孙凌,多年校园创业者,第二世校园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