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吗 ?
易碎的 骄傲着,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你要去哪?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我想朴树这首《平凡之路》应该唱出霍比特人所有心声。是什么力量,让霍比特人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想要徒步完成太平洋山脊小道之旅?
霍比特人说:“是对行走执着的爱,尽管父母并不赞同,但自己去意已决,扔掉工作,把公寓租出去,处理了一些琐碎的事情,便就踏上前往圣迭戈的飞机。”
其实,很多人历经世事沧桑之后,就极想遵从自己的内心,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想去的地方就毫不犹豫地去,此之谓不失其本心。
蕾秋·乔伊斯笔下《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位89岁的高龄老人家,也是如此。他也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一个信念,只要自己走出去找奎妮,奎妮就会活着。于是,他决定一路徒步北行,横跨整个英格兰,全程627英里。哈罗德这个千里跋涉故事,震撼无数人的内心。
而霍比特人用145天徒步4200公里,成为第三位走完PCT全程的中国人,更让我肃然起敬。于他而言,也许行走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形式。
霍比特人(Hobbit)是田禾绰号,取意为“个矮腿短”。(看图)
田禾出生于青海西宁,在山东济南长大,2002年赴加拿大温哥华留学,毕业于卑诗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却从事过各种工作,2011年,徒步了尼泊尔珠峰大本营线之后,便从此爱上了徒步旅行。
在独自完成徒步4200英里之后,在简书帮助之下,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4200英里的行走》一书。
4200英里的行走,顾名思义,全书讲述霍比特人徒步行走全程4200英里的所见所闻伤感。4200英里是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从中国最南端到俄罗斯的距离。(中国最南部曾母暗沙道到最北部的漠河大约是3400多英里。)
全书通过热情篇、生死篇、迷失篇、挑战篇以及完结篇五大篇章。
在热情的沙漠篇,我看到了一个热情高涨的霍比特人,看到了一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在这一段沙漠徒步之旅中,看到旅途的艰辛,但是又充满着惊喜与期待。一路上,霍比特人认识了很多朋友,同行的穿越者,还有帮助过他的小道天使。
在生死High Sierra篇中,我看到霍比特人对命运的决斗。
正如霍比特人所云:“我一跃而起,然后一头栽倒在山顶上”。正因如此,这个过程,他还不知道整个旅程对自己来说是意味着什么。内华达山脉厚厚的积雪依然没有化去,前方的路,进退两难、生死也未卜,首先渡过的第一关是白雪皑皑的陡峭隘口。
在迷失的加州篇,我们可以看到了一个身心俱惫的霍比特人。“7月2日,这一天,我真的想放弃。”“如果意大利赢了,我就继续走”,北加州就在前方,然而霍比特人就是对这片土地还一无所知。霍比特人心中迷失了方向,他想放弃、他作为一个球迷,给自己打了个赌……直到最后觉悟,赌局已然没了意义。最终还是根据内心深处的声音做出选择,也明白了徒步行走这条小道并非为了一个结果,而是生活本身。
俄勒冈挑战篇,这一段旅途,我看到了是团队的力量和驴友赐予的勇气,让霍比特人走下去。“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纵使蚊子成了新的敌人,翻山越岭再次感到精疲力竭。
完结篇,胜利近在眼前。霍比特人最终花了145天徒步4200公里完成了整个旅行。在加拿大边境的78号界碑拍照留念那一刻,他如释重负。
这五大篇章,起承转合,让我们看到徒步太平洋脊道途中霍比特人的种种心路、以及途中的酸甜苦辣和趣事。人生短暂,我们也许应该点燃不羁的灵魂,便是死亡也不让它熄灭。
这本书的写法不同于当下那些记录旅途中奇闻怪事的流行游记。这是一本传统的游记,记录着霍比特人每一天的行程、发生的事情、遇到的人、翻越怎样的雪山等等,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应该是在冰天雪地、荒山野地里,与各种野兽决斗。
旅行的精彩绝非仅此而已,更重要应该是途中、途后自身的改变。你呢?你有没有旅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