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此献给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同行。
近日,翻看《青岛日报》,有一篇《青岛高校这些老师成“网红”》文章让我驻足细读。文章介绍了4位青岛高校教师,他们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他们的课堂新奇有趣、充满生机;他们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他们热爱学生,将爱深植于教育的沃土;他们有思想、有创见、有作为、有造诣,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他们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堪称青岛高校教师中的“网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红课堂”,走近这些“网红教师”。
思政课成“网红课”,价值观念入人心
提起思政课,大家的印象多为枯燥、单调、没意思。而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付欣老师却把一门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成了“网红课”、“抢手课”。有的学生大一选不上大二选,大二还选不上大三接着选,甚至不惜倾尽所有选课币,只为抢一个上课名额。
课堂上,王老师积极鼓励学生针对热点问题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怎么看”是他的口头禅。在他的课堂上,经常上演“百家争鸣”的场景。同学们会因“谈恋爱是否应该以结婚为目的”等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会在一段《无问西东》视频中追寻自己的价值和理想,会在一个社会故事中反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说:“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所以他经常遭遇挑战,面对学生偏颇的理解,他会耐心地加以引导;对于合理的质疑,他也会虚心接受,并融入到以后的教学中。
在同学们看来,王老师学贯古今、博览中外,幽默而不玩笑,睿智而不张扬,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每当学生们在校园中遇到王老师,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哥”。这声“大哥”是对他“课上是学生良师,课下是学生益友”的生动诠释。
诗歌荡漾高数课,另类课堂别样红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人生;用有限把握无限,让瞬间化为永恒……”你能想象出这是什么课吗?这不是诗歌鉴赏课,而是高数课,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教授张丹青老师在高数课上讲解“有限”和“无限”。
“学会收敛,才能有自己的成就。为什么摆动函数没有极限,就是因为它不收敛,一会等于这个,一会等于那个。学习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人生去把握无限的可能,才能让转瞬即逝的人生,在他人心中化为永恒的纪念。”这样的句子,既融合了人生哲理,又讲解了数学知识,是张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创作”出来的。
三十年前,自张老师从教之初,他就探寻用不一样的方法讲解让人头疼的高数,力求让枯燥难懂的高数变得活泼有趣。他说:“数学本身很枯燥,像一个骨架,但我想把这个骨架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让学生感觉是在和人打交道,这样会比之前更有趣。”用诗歌的形式将枯燥无味的高数知识揉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味人生哲理,让高数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冷漠符号,而是成为课堂上跳跃的音符。这样独特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并在学校里引起了“蹭课”热潮,而他也被学生称为“男神”、“会写诗的高数老师”。
插画秀上线,新式打卡出奇招
二维码点名、合照点名、wifi点名、抢红包点名……近些年大学课堂上的点名方式层出不穷,花样迭出,但与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周娜老师的点名方式相比,这些都弱爆了。
周娜老师是绘画专业插画方向的教师,她的课堂签到和其他老师的不同,点名时用的不是点名册,而是手掌大小的本子,来上课的学生通过画自画像的方式来签到。别看这些本子小,里面的内容可谓相当丰富。这种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画像,而是紧跟时代潮流,比如同学们会围绕“双十一剁手节”自由发挥进行插画创作,还涉及动漫人物创作、影视图形创意、日常生活记录等多个主题,其形式或幽默,或调侃,或写实,或抽象,还配有有趣的小表情和文字,每一页右下角都留有创作者的名字缩写。这种新式点名不仅让学生们学以致用,锻炼了插图、速写、做手账的能力,而且契合了绘画方面的专业需求,同时对旷课的同学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自推行以来,这种画自画像来签到的方式就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同学们纷纷表示十分喜欢这个新奇好玩的点名册,带给大家轻松欢快的创作空间,整个课堂也因它而变得更加活跃融洽。
用镜头捕捉美好,最美“青大记录者”
走在美丽的青岛大学校园里,随时都有可能被李志国老师的镜头捕捉。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晚会、比赛、讲座等活动,也常会出现李老师扛着相机的身影。每当活动结束,观众陆续离席,他还继续坚守在场地,为的就是定格下幕后工作人员的美好。为了让更多同学入镜,他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以确保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有个人清晰照片的存留。通常,当天晚上他就会把照片传到QQ空间,以备大家及时下载使用。
在青岛大学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被李叔拍过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自2012年以来,李老师的QQ空间已上传了25万张照片,拥有205万的访客量,他的优酷视频主页里已上传近3000个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100余万次。
作为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的李志国老师,另一个更让师生熟知身份便是“青大记录者”。谈及主动做起“青大记录者”的初衷,李老师说:“就是想帮同学们记录一下大学时期的活动,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影像资料。有时候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拍摄。如果我不来,那这些美好的瞬间可能就没有人记录。久而久之,潜意识里就把这当成一种责任。也希望自己肩负这个责任,走得更远。”每次活动现场主持人提到李老师,舞台下就会立时掌声雷动。而此时,高高瘦瘦的李老师会扶一扶眼前的三脚架,冲着在座的老师学生们憨厚一笑,再深鞠一躬。他的亲切令学生们忍不住更加用力地鼓掌欢呼,大家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尊敬和喜爱。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随着新时代大学生开放、自信、思想多元等诸多变化,教师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丰富课堂形式,上好每一堂课,更好地传道受业解惑,真正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莫让学生们再羡慕别人家的老师了,只要像上面这些老师一样,用心于教育,钻研教学,热爱学生,就都可以像他们那样成为教育界的“网红”。
第一流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需要教师融入智慧,倾注心力,厚积薄发,守正创新。愿越来越多的教师成长在三尺讲台上、成长在每天的课堂上、诞生在教育的田野里,涌现出千千万万个第一流的教师,成为让学生们信服和喜爱的“男神”、“女神”。
人物事实来源:
[1]郭菁荔.青岛高校这些老师成“网红”[N].青岛日报,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