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亭的第1篇原创文章
当你从此亭与我告别,也许下一亭你遇到的仍是我。
01
今天,我在学生群里看到辅导员发的防电信诈骗信息,不禁想到之前传的风风火火的一个案例:骗子伪装成你的导师或者领导,通过电话的形式以各种名义要求你转账,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我们学部的研究生群体里也有一些学生中招了,但是细想想,也就释然了,以我们学部为例,整天生活中充斥的是实验、数据、文章,你能指望我们从这些冷冰冰的仪器药品中得到防骗技术?
但是唯一感到庆幸的是,你在穷学生的时候遇到了这件事,造成的损失最多是几千,相信这会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在以后的某天,如果你担任了财务方面的工作,不会踩在同一个坑里,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
02
诈骗说白了,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骗子知道你的一些信息,而你对他却一无所知。对此,我们该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如果躲不过,就期待早日被骗。
我相信迄今为止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我这一生从未受过欺骗。
小时候,晚上哭闹,父母为了让我们消停下来,会一本正经的说:“不能哭啊,你会把墙上的大猫引下来吃了你”,于是我们就真的乖乖入睡了。
上学的时候,你问邻桌:“你有课后习题的答案吗?”邻桌会很真诚地说:“没有哎”,可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瞟到答案的一角。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金融领域,这就更普遍了,曾经红得发紫的MMM理财,连我家小镇上的大妈都知道的,一个月收益30%,开户就送50美金,但是在2015年底因为资金链断裂无法提现,于是用了一个“重启”的招牌,冻结了投资者之前的资金,必须要再投入资金,之前投入的钱才能重新解冻。骗局已经如此明显,但仍有人真的再次投入资金。
2016年的“罗一笑事件”,网民们在各种断章取义的报道中,情绪几经波折,媒体风向标也转了几转。
还有女生们喜欢各种买买买,有买到假货的没有?
可见,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它也会生病也会闹脾气,我们以后注定会在上面摸爬滚打,与其现在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等到将来为现在的自己买单,不如现在就拥抱骗子,踩着他们的肩膀成就自己。
当然如果你几次都掉在同一个坑里,那也是没救了。
03
早日被骗有什么好处?这就像企业经营一样,小步试错大步投资,能节约你的成长成本。
初始我们啥也没有光棍一个,哪怕损失,也不会达到毁天灭地的地步,毕竟这只是漫长人生财富积累中的一点点,其次我们还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厚积薄发。但是当你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年迈的父母要照顾,你损失得起吗?这时的任何一个举措都相当于一个大的“投资”。你的银行卡余额远不是当时的校园卡可比,此时你一人的失误,影响的是几家人的根基。
年轻时被骗,你可以说是阅历不足、年少轻狂,但是人到中年以后还傻傻被骗巨额资产,你不觉得你的半生阅历都被狗吃了吗?
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像经营一家企业般有规划地对待自己的成长。
04
曾经全国各地出现了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只因不堪受挫,于是,从小进行“挫折教育”就被搬到观众视线中来,现在“欺诈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是“事后的诸葛亮”,等到损失刚出现的那一秒,才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而且这与智商、学历、年龄没有必然地联系。
一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对等,这个没有办法改变,除非你就是他,不然他的一些门道你不可能尽数知晓。
另一方面就取决于你自己的思考了,这是能被我们自己所掌控的部分。一种骗术,总不可能凭空出现,它得有原型和温床,原型你可以从之前的一些骗术中归纳得到,比如一些不规范的P2P公司,都是一样的套路,而温床就是人类的贪婪、懦弱以及自以为是的圣母情怀。例如本文开头的电话诈骗,面对假想中的老师跟你借钱,懦弱使你不敢怀疑、不敢不从。而在MMM公司的案例中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以为现在还是路不拾遗的世道吗?
05
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判断呢?答案只有一个,在理性中去拥抱骗子,研究骗术,不要因为害怕而固步自封,历史中的“闭关锁国”,你想出现在你身上吗?
哪怕失败,你也可以得到成长,自己挖的坑,跪着也要走完,人生不就是在跌跌撞撞中走出来的吗?虽然有时走歪,有时倒退,但整个轨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扩张的。
Ps:有人说干嘛那么麻烦,被骗了找警察啊,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认真脸),我一朋友做兼职被骗了2000元,报警之后,去了趟警局做笔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还有一个朋友3000多元的自行车被偷之后报警,警察一直纠结于他是不是该小区的居民,最终确认是了,但是自行车到现在还没有着落。所以,你懂得,警察做事特细致,一字一句给你记录案件,来回警车接送待遇贴心,服务到家。我强烈建议遇到问题找警察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