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译记:翻译文言文,尤其是妙文,从来吃力不讨好。中国明清之后好文言文,妙处多不在词藻铺排,而在文气流动、词采精炼,假设文章如酒,经了翻译,便成米饭,少了醇酽的韵致。
一、闺房记乐:
1.苏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逝去的时光,若不以笔墨记下来,便了无踪影,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
2.每当竹院里起风、盈窗芭蕉托起月轮的时节,对景思人,不免梦魂颠倒。
3.纳凉赏月的人,到处都有。如果是品评讨论云霞、在深闺幽阁里诗情画意、两心相许的夫妻,也一定不少。但如你我夫妻两个,只在一起诚心看月观云的,怕就没什么了。
4.一轮明月上了林梢,渐渐觉得风生袖底,月亮映到波心,心间的俗世杂念爽然消释。
二、闲情记趣:
1.当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在路上来往,蜂蝶乱飞,让人不饮都要醉了。
2.贫寒之士,从起居饮食到衣服器皿再到房舍,都适宜俭省而雅洁。
三、坎坷记愁:
1.哪里知道命薄的人,哪怕绣了经书,佛也不肯发慈悲庇佑啊!
2.求亲戚不如求朋友。
3.奉劝世上的夫妇,固然不可彼此仇视,也不可以过于情爱深重。俗话说“恩爱夫妻不到头”,像我这样,就是前车之鉴啊。
四、浪游记快:
1.风景名胜,重要的还是心中有所得。
2.少年时豪迈兴致,不知道疲倦为何物。如果生在盛世光景,可又居住在穷乡僻壤里,怎么可能得此快意游观呢?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经过了这么多事,再拿起这本书,不禁让人感叹。
记得之前看《天天向上》,汪涵推荐了这本书。他说“人要活得有尊严、有温度、有情趣。”我把这句话奉为圭臬,也记下了他推荐的这本书。
而今翻阅这本书,讶然知道只有四记,无知的自己,真是要贻笑大方了。阅之再阅,深感其中哀婉缠绵的相思之苦,对其游览山水胜景的致趣欣然向往敬佩,古人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沈复先生确是做到了有趣的极致。
四篇文字,除了《坎坷记愁》,剩下三章,还真都是讨论生活细节、为欢之事:闺房之乐、诗酒之乐、游玩之乐,都是典型中国文人的清淡闲雅情致。其《闲情记趣》一章里,讨论养花寻石、布设园林的段落,颇有趣味,可见沈复是位实干动手型的,倒不像其他名家,只是指点评论一下便过去了;《浪游记快》,也因为他幕游在外的身份,以及穷困潦倒还不忘去郊游的旺盛精力,显得很是热闹,风景层叠,目不暇接。如序者张佳玮所说,沈复先生的性格好热闹,喜交友,声色美景娱目的,他都不讨厌。所以记叙下来,虽然许多事平铺直叙,也算是热热闹闹。果真文如其人。
沈复的妻子陈氏,名芸,字淑珍。林语堂先生说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读罢全篇,我想“娶妻当娶贤”中的“贤”字真可谓在芸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芸虽则是个女流,却具有男子的襟怀、才学与见识。自从嫁到我家后,我每天为衣食奔走,始终缺钱,芸能够悉心体察,不加介意。”衣食住行山水赏游之乐,芸之心灵手巧见识智慧堪称世间之奇女子。“贫贱夫妻百事哀”,艰难困苦,芸始终志趣不移,贤良有加,操持家务,孝敬公婆忍辱负重、变卖什物衣裙、制作精美小菜伴丈夫会友作诗、敢于女扮男装去看庙会、雇了馄炖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托辞回娘家与丈夫游太湖、和丈夫与船家女子喝酒玩笑、为丈夫的花草盆景出点子、为公公找姬妾……最令我佩服的(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她为夫寻觅小妾憨园这件事。或许古代女子对于丈夫三妻四妾感到平常,并以能亲自为夫寻觅佳人为贤良淑德,实在是……憨园最后被豪门夺去,亲事未能成功,而芸最后,竟也因此而死。可叹憨园的一双子女,儿子逢森辗转学徒竟也早亡,女儿青君也因家贫无力早早地送与别人当童养媳,实在是可悲可叹啊!!所以说佛家因果报应真是虚妄啊!
《闺房记乐》是本书的核心精华所在,芸则是核心中的核心。伉俪情深之后,让人悲叹的是“情深不寿”。不管是出广州做生意还是在外游学,沈复叙写的携妓游玩(在沈复的年代很平常)和幕僚营生郊游中不乏芸的影子。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与芸历经贫苦,芸最后辗转困苦而死,始终没有抱怨,她是沈复志趣人生中最明亮的一束光。读完本书的读者如我,实在感叹于她的有趣、她的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她让我回忆起来温暖一笑,也让我扼腕心酸——多可惜啊,多么可爱的女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生命之长短与命途之逆顺,确实虚若一场梦,朦朦胧胧磕磕碰碰度过一生,谁能料想欢乐的时光有几何!感于有限而命途多舛的日子里,芸能那般趣味盎然,也算不负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