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今天是跟随老师的第二天,早上老师主要谈到两个方面:1 主动阅读 2 检视阅读。老实说,这两个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也许之前用到过其中某些部分,但从未以一个整体概念结识它们。
此外,老师提及了其他的知识领域:
概念领域:信息处理模型、留白工具、系统性思维
参考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简单逻辑学》、《离散数学》、《金字塔原理》
金句:一看就懂大量输出,一看不懂大量输入。
主要干货:
检视阅读
作用:对一个对象有快速的了解。我认为检视阅读法不仅仅可以用在读书领域,而是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内。PS:还学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杀头书即每本书从头开始读,往往前面几章节是最认真读的,后面遇到难点往往读不下去而放弃了的书。这也是我掉过很多次的坑。倘若掌握了检视阅读法,从整本书结构的角度俯瞰它,就不容易把它变成杀头书了。
步骤:
1 看包装(1分钟):封面(书名、作者、出版社)、扉页(版次、印次、策划机构)、封底(推荐上架类别、宣传文案)
可以通过知乎、GOOGLE去搜作者,了解基本情况。出版社、版次、印次、策划机构能够大致估量书的含金量和可读性。这个是我以前都忽略的,以前买书主要看排行榜或者罗辑思维推荐。我是从事销售工作,以后接触到新的产品,平台或者遇到培训,我也应该从产品发布者,发布背景,类似产品往期销售情况以及讲师的履历、功绩、推荐人去判断是否主销这类产品,是否参加这类培训课程。
2 看整体(5分钟):序言、目录、附注
从序言去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以及理解重点。从目录去了解作者的写作框架和说理逻辑,去寻找章节之间的联系。简而言之就是避免一叶障目,从俯视的角度去了解这本书。从附注去注意作者说理的一些重点和难点,让心里有个底。假如拿到一款新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功能和利润,应该从整体去了解。从保险责任、适用人群、卖点、缺点、销售方式、售后质量等情况整体了解。
3 看细节(10分钟):随手翻一页,就看这一页不用管逻辑,也不用往前看。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看几分钟。
这里我认为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延迟满足。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产生不安,老想着一下子就把问题弄懂。参加工作以后也是,老想着一下子就把所有工作做到位,但未知是永远存在的,我只能学会和它并存。学会和自己的不安沟通,同时带着问题上路。这样读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因为遇到了难点就放弃。一本有底层逻辑,复利效应的书绝对不是看一遍就通了的,所以学会忍受未知、延迟享受可以说是成事的前提。
4 下判断(1分钟):判断是否有读的价值,以什么样的方式读和读多长时间
说实话,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容易。因为我知道自己缺乏底层逻辑的认识和阅读方式的认识。那么这样很容易掉进一个坑——看什么都觉得对,都觉得有帮助,于是买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书。这也是我参加共读会的幸运之处。我是个新人,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老师走,看老师推荐的书,最终这些底层逻辑我一定能掌握。
5 粗阅读(10分钟):快速扫读,写简略的读书笔记。写出这是一本什么书,主要讲什么,整体结构如何,有没有帮助,是否值得深入阅读。
在做出前面4个步骤以后,已经对书做了大致的判断了,粗阅读在我看来就像是一种检验,检验之前的判断是否正确。PS:张五常的阅读方法——第一遍翻一遍,第二遍看不懂的地方打问号,第三遍专门解决打问号的地方。
主动阅读
对象感: 老师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把阅读这本书都做追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即使没有见面脑子里也时刻去揣摩,猜测,思考这本书的内容。比如说这是本什么样的书,有什么作用,整体结构是怎样的,是如何说理的,重点是哪一块,你认为作者说的对吗,不对是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等等。
目的感:这本书跟我有什么联系?我读了它对于我的未来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目的感越强烈,就越主动。
收获:
1 老师告诉我了在时间和重要的事情之间什么更重要。
我以前对这个问题很容易焦虑,比如了解到一个非常复合销售逻辑的方法,但是前提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重新学习。以前就会纠结到底是该先花时间掌握好再出去还是先出去在实践中掌握。事实是对于掌握了销售逻辑的方法如果没有学会就出去往往会变成邯郸学步。新的用不好,老的不想用。就变成了“快就是慢”。读好书也是这样,一本好书,读的时候不用考虑时间长短,只用考虑未来的投资是否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原则,假如我没有遇到这次的共读会,接触到这么多的概念,我还会在这条路上一直挣扎着不知所措。所以以后再做类似的决策,我会更从容。而且这次的共读会,我知道和很多大神相比我还差得远,但是我这是在做对的事,方向对了即使慢一点也不要紧。再也不用一边担心自己做的决定不对一边担心浪费了时间了。
2 对于一个新事物的掌握不应该从局部开始,应该从全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