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这天很不安。
公公在乡下盖房子,大伯家的大儿子(即大堂哥)帮他一起铺下水道。中午,公公请大堂哥,师傅在镇上饭店里吃饭。
饭店老板对大堂哥说:“你跟你二弟怎么回事?你二弟今天两亲家见面,商量儿女亲事,你们一个做大伯的,一个做三爷的怎么没去?关系闹僵了?”公公说没有啊,在乡下忙着铺下水道,没听说啊。二堂哥是住在镇上,再过一个星期,他的儿子亮亮要结婚了。
公公吃过饭后,不是滋味,乡人有风俗,两亲家见面,会邀请近门的陪同,二堂哥没邀请他的亲哥和他的三伯,于是公公打电话给婆婆,婆婆在城里陪读,这一个月来,腿痛,星期六星期天也没回乡过,乡里在盖房子,公公在镇上租的房子,蚊子多,国庆节回去时,婆婆和儿子身上被蚊子咬的都是包,10月3日一大早就回城了,而那天,我们知道了二堂哥的女儿美美小产了。
美美生了两个儿子,想要一个女儿,怀上第三胎了,却没料到三个月时,胎儿停止发育,小产了。
婆婆一直想去探望,一直没去,因为婆婆腿痛,还加上儿子回去上学,不适应,身体三天两头的不好,这件事拖下来了。
婆婆认为二堂哥家两亲家没邀请公公,肯定是堂嫂记着美美小产,婆婆没去探望这件事,就叫公公明日一早,带婆婆去美美家,看美美去。
我说婆婆你想多了,可能二堂哥家亲家见面都没请人呢,可以省下一些钱的。
乡里人情多,谁家有事,都是全村庄待客,人不在家没关系,人情红包一定要到的。
隔壁那个邻居,儿子结婚,生一胎,二胎,三胎全待客,还每个孩子的周岁,三周岁也全待客;儿子出事了,赔偿了一笔钱,丧事大待客,周年忌大待客;女儿一婚,二婚,三婚,每次重结姻缘时,都大待客。农村人大都出去打工了,人情红包转过去,那个邻居只需在饭店点上几桌,就是请客了。
有人会说,不转钱不行吗?不行,人家会说你看不起邻居乡人的,他们请客时,都写有请贴的。这些人情红包,我们在外都没敢漏掉一个。
村人百分之六十的人家都是这样,有家五兄弟两姐妹,他们定下规矩,除了红白事来往,其他孩子出生,生日,升学的什么的都不办,这些太累。
我家也没办过酒席,两个孩子的出生与生日都没办过,不想记太多的人情,收了人家的,万一哪天忘记一家孩子的生日,人家就会宣扬,所以宁可往外掏钱,也不要回来。
曾记得,某家长辈去世,有邻人往礼往了三百块,那家事后骂得不行,两家断了关系,因为之前邻人的长辈去世,那家往礼往了四百,反过来时,三百块,骂得不行,实际上是邻人的人情簿弄丢了,他也不知道原来收了多少,就随大流往了三百。
话说回来,美美的两儿出生,过生日,我们家都没有漏过一次的人情红包,如果仅仅因为这次小产没有及时去探望,而生分了,这样的亲情又有何意义,亲兄弟都帮不了忙,指望嫁出去的堂侄女与你互帮互助,笑话啊!
人不体面,银体面。乡人李某,儿子不挣混,离婚,过年也不回家,老婆身体不好,长年累月躺在床上。李某只有打临时工收入,但乡人的人情红包都没落下,借钱,贷款,也给人送上一份的。但转头,谁看得起他,说他儿子不挣混,说他不挣钱,老婆子躺在床上没钱看病。
过年时,看到李某的老婆躺在床上,快发臭了,无法洗澡的,李某向我们借钱,婆婆还收拾了一些衣物给他家。我跟婆婆说,要不他家的钱以后不用还了。
婆婆说,不行,这个口一撕,就是风险。我想起了大衣哥的故事,救急不救穷,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还曾说,可以让乡人捐些钱给李某家,毕竟他家一年光出给乡人的礼钱也有一万的,婆婆说不可能的,大家借钱都不愿意借给他的,更何况捐了,你见过谁吃了东西还吐出来还给别人吗?
婆婆那边的风俗跟我娘家这边的风俗完全相反。这边只有土豪敢摆酒席,因为这边不收人情红包,还要给来客红包,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孩,更别说孩子过生日了。孩子过周岁,不但不收礼,还要给来客每人准备一百多块的周岁礼(蛋糕,面条……)谁敢待客,要待的也只是第一胎。曾经我姐去吃她闺蜜的孙子周岁酒,给她红包,闺蜜不收,姐姐与另外几个闺蜜说,你还是收下吧,你的经济不好,摆酒的钱也是借的,收下礼,也少亏些。闺蜜说:都白吃大家的那么多年,怎么能收礼呢,亏也要亏个痛快,高兴。
婆婆的纠结,老公说:“纠结什么,人情礼道走不完的,哪有件件都周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