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不觉得我是一个好读书的人,因为相比于他人,自己读得太少太浅。我也从来都不认为我是一个读好书的人,因为就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的经典著作而言,自己相知甚微。谈及西方文化,更是诚惶诚恐,因追其本源《圣经》一书来说,是一页未曾翻过。
那么,读书之于我,到底是什么意义?换言之,我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在本周二的读书会之前,这些略带哲学性的问题我从未深思过。只知读书能打发闲散的时间,只知读书能使自己片刻的欢愉,只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未曾想过这闲散的时间可以用来看更有价值的书,未曾发觉片刻的欢愉过后所剩无几,自然这“颜如玉”“黄金屋”更是犹如桃花源林一般只知其有却无踪可寻。
谈及为什么要读书?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于我而言,读书不见得能大富大贵,也不见得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一定能改善自己。首先人无完人。其次人就算穷尽一生的时间去完善自己,去体会世间各种滋味,去周游世界,与不同的人分享交流,那也只有短短的一生。读书却可以弥补这两点,在书里体会别人的生活,看别人所在的风景,由心的去理解他的所思所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皆是人类进步的体现。
爱因斯坦曾道:我们要感谢古代的少数作家,全靠他们,中世纪的人才能够从那种曾使生活黑暗了不止五百年的迷信和无知中逐渐摆脱出来。是的,不读书,怎知自己的愚昧?又怎能感受到精神上的快乐?人人皆知鲁迅弃医从文,为唤醒麻木的国人,留下大量文学著作,不读书,怎知自己的麻木?读书,就像不断寻找自己,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印证自己。
在当今社会,无论什么人,只要你想写,你就可以出书,所以当代作家也日益剧增。我承认,我热衷于当代文学,统称是当代文学,其实回忆我的读书史,能让我印象深刻的好书并不多,我读过不止三两本的“坏书”,我之所以称它坏,是因为读完后,心里仍觉得空荡,似水无痕。我看过一段话是这样的:你读过的书,也许你会忘记书名和内容,但是,你读过,书里的某些东西会留在你的骨子里。当时的我以这话来安慰自己,想着并不白读。到现在,回头一想,读这些“坏书”的时间是不是可以用来读一读好书?只读新出的书,无暇翻阅前贤的作品,思想也只能停留在狭隘的空间,不能拓宽了。
读好书,何为好书?人人都知诺贝尔文学奖,也知中国四大名著,往前讲,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好作品的书名我们是都不陌生。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说道: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也有言:你与其读钱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可想而知前贤的宝贵财富,后人读者不多。
同样的,著作于我来说,也只两个字:难懂。但换个角度讲,不读基本,又怎能试图读懂?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去接触我相知甚微的文化世界。第一步很难,但这并不是一件三分钟热度的事情,也许就像孙老师说的一样,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才能有些许改变。
关于怎样读,经过阅读有学问的人关于读书的见解以及《读书会》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初步的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读书方法。
其一是读书不在多,在于精。好书读一遍,不免浪费。一本好书,至少读两遍,当然,越是经典,读得次数越是应该多一些。曾听闻有人读《红楼梦》不下百遍却仍能读出新意,想必这也是读经典的魅力所在吧。其二是不动笔不读书。读书是丰盈自己,不动笔圈圈点点,有时候难免一眼扫过,值得思考的部分或是精彩有趣的地方就这样被跳过,相当于错过一些乐趣和想法,未免可惜。
读书之于我,来日方长,愿细水长流。能看到自己一点一点进步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