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随瑞安海事局一行,登上快艇,出飞云江口,向东海驶去。
在距离瑞安15海里(27.78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岛屿酷似“圆盘”的岛屿映入眼帘,名曰“铜盘岛”。据传元朝开始,地方政府已对北麂、北龙铜盘岛等大小岛屿行使管辖权。当时闽浙一带渔民常成群结队在这里捕鱼。
登上铜盘岛,拂面的风都带着海洋独特的咸味,我们一行沿着盘山公路向前,道路两侧有很多植被,路旁的石砌房屋已很久无人居住,不过妈祖庙、关帝庙等民俗建筑还有所保留。
岛上的地质奇特,碧海,幽洞,大小岩石遍布全岛,类型各异。拥有连环洞、三通洞等30多个海蚀洞穴,各具特色,形态不一,大小不同。
通天洞有个妙处,就是早晨阳光升腾之际或遇上晴好天气,阳光照入洞中,洞中就会雾气氤氲,彩虹浮荡;洞壁的天然大理石璀璨夺目,为世间罕见。石门里有洞、池、幽径、壑洞、岩龙,别有洞天,闻名遐迩。海岸因风化形成多幅壁“画”。“画”中镶嵌着无数条夺珠蛟龙,姿态各异,巧夺天工。其中尤以岩龙景区为价值极高的岩石景观。岛上有名的岩石还有鳄鱼岩、老鹰岩、响雷岩。
鳄鱼岩,类似鳄鱼,有眼、眼眶、长嘴,凶相毕露、神态逼真;老鹰岩,随潮落呈现出悬崖峭壁,就像雄鹰屹立在海边;响雷岩,随着潮起潮落,发出如雷的响声。
铜盘岛最令人喜欢的是大沙岙。大沙岙海滩沙细面广,金沙连着大海,是天然的海滨浴场。站在这里极目远眺,水天相连,碧波荡漾,白帆点点,海鸥飞翔。入夜时分,可以欣赏“渔火闪烁”与明月随波沉浮相结合的奇妙景观,令人陶醉。
踩过细软的沙滩、踏过一朵朵浪花,数着一颗颗被海水冲刷圆润的鹅卵石,走过一排青色岩石,来到海蚀洞穴就能触摸到颜色不一的岩脉,当地人将这里命名为“青龙峡”。据说石头多些的地方是龙头,与潮水相接的地方是龙尾。
相传,温州曾遭遇大旱,禾苗枯萎,百姓饿死无数。天上青龙看到人间惨剧,取天河水降雨,不料被玉帝发现斩杀。青龙因对百姓有所挂念,故化身在铜盘岛,世代守护瑞安这片土地。
其实,真正的守护者历史上确有其人。抗倭名将戚继光部将晏继芳,曾在此岛设立营寨,建造南北炮台和烽火台等防御设施。
铜盘岛位于飞云江河口外,是瑞安门户,又扼海上航行要冲,是浙南沿海战略要地。
明朝时,当地人一同参与抵御倭寇的进犯。烽火台是岛上抗倭斗争的遗迹。传说有一次倭寇入侵瑞安,掳去三百多名老百姓为人质。戚继光派遣部将晏继芳前往解救,经过艰苦奋战终于使被掳民众脱离苦海。为了感激戚家军及晏继芳将军救命之恩,各地纷纷建成“老子庙”、塑元帅像以纪念他,称其为“晏公元帅”或者“老子爷”。可见“菩萨”同样是人的化身。只要你为人民群众作出了贡献,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晏继芳救人民群众于水火之中,人们就将其视为“菩萨”永远供奉起来,受万人敬仰!
晏继芳还是藤牌舞的编者。他根据戚继光当年所创的鸳鸯阵改造而成,其特点是注重阵式演练,突出表现盾牌在阵中的作用。如今的藤牌操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一种舞蹈,简化了许多难度较大的动作,使其在保留一些军事体操刚健的同时,还能展现出舞蹈的连贯和优美。
古人留下的遗址,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两座炮台,分别存在岛的南北两边,通往南炮台的那条路已经被杂草所覆盖,只有北炮台还能欣赏。在北岙山麓的苦海甘泉碑,还记录着明军抗倭的非凡历史。
岛上除了地貌资源丰富和历史遗迹外,附近的海域也是浙南著名渔场,盛产石斑鱼、梭子蟹、鳗鱼等。岛上人口不多,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只有到了10月份渔汛时,散落在各地的村民才会归来,沉寂在码头上的百艘渔船又会重新扬帆。但这十几年来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使得靠海生活的村民收起了渔网到陆地发展。
因为供电的不稳定,岛上保留原始的样子,没有手机信号、没有WiFi,有的只有转头就能见到的碧海和茂盛的丛林。虽然“软件”不佳,但这里石奇洞幽、海岸蜿蜒曲折,海蚀地貌奇特,被誉为“海岛地质公园”。
有失必有得,正因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的特殊的海洋风貌,温州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与瑞安市人民政府正积极进行铜盘岛的历史文化古村落、渔耕文化、地质遗迹等海岛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
铜盘岛,因碧海丽岛,岩洞多姿,金沙渔火,历史遗迹,是游览、海浴、度假的理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