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发展至今,不能仅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了。
我们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从烽火狼烟到一根网线,再从千万根网线到口袋里的方寸之间,阅读的方式和信息量已经被炸开了。横向信息面的拓展,让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无边宽广,但这样的接触,是牺牲掉阅读的纵向深度。
我们在地铁里,在专车上,在蹲坑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手机,进行零碎时间的阅读,或许达到了“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境界,但从时兴的内容上看,深究起来是让人失望的。
最时兴的内容,不外乎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干货”了,那么“干货”是怎样的表现呢?
就“读书”这一主题来说,被转发、传播最快的,一种是“书单”的无脑罗列,加上作者读了序中的一些感慨作为简介,再加上较为文艺的配图,在朋友圈乐此不疲的分享;另外一种,是断章取义某作家的某句话,如“从容不是怎么怎么样,而是怎么怎么样”。大众对这种分享,实际上是在传达潜层信息——“朋友们注意了,哥读过这些作家(书)了,这是我的品位”——而不是真正的传达文章的表面:应该深入去读这些书。
就“情感”这一主题来说,最热门的,是500-1000字左右的段子,然后诸多段子再组成一篇“情感美文”,主角极为贴近我们生活,话语方式简直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哥们或者简直就是读者自己,但却把一些龌龊的小心思揭露出来——“美其名曰直白、坦率”——再引出披着“情感实用”和“内容实在”的名,冠以为主题,实际是宣扬自私和功利之实。
这只是两个典型主题的例子,其他还有很多,如创客最爱看的是“马云的成功秘诀”、“李嘉诚靠这几条走向成功”之类的文章,和一些自造名词的互联网类、伪经济类的文章;还有些故弄玄虚,引人点开的标题,如“她竟然提出这种要求”的文章;图多于文字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被尊称为“干货”。可怕的是,这样的追捧干货,并不仅仅出现在高等教育断层的上一辈,还出现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我辈身上。
这些干货是不太用费什么脑子去阅读的。
我们不应该追捧这些“干货”,或者说,衡量一篇好文与否,绝不能因为它需要费脑子,就把它们打入冷宫。在这里和大家分析一下这些个干货文章的实质,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大多干货只是别人咀嚼过后的余料,或者说是某个观点的某个侧面,而不是你自己的心得。那么大众追捧这些文章有什么坏处呢?照此发展下去,“说明书”式功能性文章的意义将凌越诗歌。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调动你的大脑,将信息的表面进行拆析,然后产生诸多含义,并把这些含义与作者产生一种无声、潜意识的双向沟通,这才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也是读者产生阅读快感的根本来源。而将这点表现最为极致的,即是“诗歌”,而最不需要调动大脑的,就是洗衣机中的“说明书”:一种是要充分调动大脑甚至是身体的全部感官来感受文字,另一种你只需要被信息无差别的倾倒进你的大脑就可以了。“干货”即是“有用”,在宣扬干货的朋友心里,大概“诗歌”的价值并不比洗衣机的“说明书”强。
那么有朋友会说了,现在生活那么快,我去深研究些那些东西干嘛?还不如读些直接的。
如果人们能够记住已经学到的东西,某些危害身体的疾病在十年内就会绝迹。某些政治和社会瘟疫,只在浅薄的自信和庸俗轻率的气氛里才会传播开来。还有一类坏书特别适于各个阶层中散布无耻的邪念讹误的消息和自负的愚蠢。受到这种恶劣影响的人变得愚昧无知洋洋得意,以致分不清什么是道听途说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他们对所有印刷品有一种病态的饥渴,但他们读得愈多,知道得愈少。他们正是培育愚昧与狂热盲从细菌的肥沃土壤。——亨利·范·戴克
阅读会让你更快地“跑”,但不是让你被信息爆炸炸到疯癫。
只会接受简单的信息,将看不到信息背后的深意,现在互联网产品井喷,披着“情怀”的外衣,行“营销”之实时,你能去分辨,而不是去跟风“发烧”;当谣言出来的第一刻,你能去考证,去思考,而不是第一时间去传播;当一个热点事件出现时,你能全维度思考事件本身的意义,和媒体这么传播的本意,而不被牵着鼻子走——说白了,只是希望在信息爆炸的同时,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朋友。
深度阅读方有益于独立思考,学会了独立思考,才能更如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