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有句话叫作“夫轻诺诺,必寡信。”意思是,凡是轻易许诺的人,通常都难以遵守诺言,最终往往会失信于人。正所谓:大丈夫一言九鼎,出口成钉,是断然不会轻易许诺的,一旦许诺,定会言必行,行必果,信守诺言。很不幸,贾宝玉却是属于前一种类型。
他不仅许诺会为黛玉做和尚去,还对袭人也做过同样的承诺。气的黛玉直接戏谑:“做了两回和尚了,从今儿起,我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
黛玉没想到,贾宝玉还有比这更过分的行为呢。他不但对袭人许诺过为她做和尚去,还曾对袭人承诺过:他会娶袭人做“妻子”,把她捧在手掌心。尽管明知不能兑现,却还是信誓旦旦的允诺了。
1、袭人欲擒故纵,索要名分
或许,读者忽略了这个细节,其实,袭人是曾经很强烈地向宝玉要过名分的。那是在贾宝玉去袭人娘家找袭人回来后的一个插曲。
袭人见宝玉如此在乎自己,还私自带了茗烟去娘家找她,便笃定了宝玉一定舍不得她,自己可以趁此机会试探一下宝玉,看他对自己的未来是怎样打算的。
实际上,此时的袭人也有点自作多情了,宝玉对她的感情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深。
宝玉之所以主动带茗烟去找她,是因为宝玉在贾珍那边,发现茗烟正按着卍儿行云雨之事,出于条件反射,便也想找个丫头泻火。一时又找不到人,就想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曾经与他一起“实践”过的袭人。于是乎,宝玉忍不住内心的躁动,就带着茗烟来接袭人,恨不得即刻把袭人带走,以便释放一下自己的“相思之情”。
而不知隐情的袭人竟以为宝玉一时不见她,就思念的了不得,可见自己在他心中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或缺的。因此袭人便捉住这个机会,向宝玉要名分了。
袭人回来后,故意说自己的母亲和哥哥要把自己赎出去。宝玉一听,自然是不肯的,百般阻拦。而袭人的回答却十分耐人寻味。宝玉问她的母亲和哥哥为何要赎她出去?
袭人反问道:“这话奇了!我又比不得是你这里的家生子儿,一家子都在别处,独我一个人在这里,怎么是个了局?”
袭人口中的“了局”,就是指未来的归宿。这样不明不白地待下去,终究是个什么结果呢?难道真如李嬷嬷说的,将来在贾府里随便配个小子嫁了?这样的结局当然不是袭人想要的。所以,她希望宝玉能给她个明白话儿,好让她安心留下来。
宝玉却似乎没想到这一层,只道:“我不叫你去也难。”袭人道:“从来没这道理。便是朝廷宫里,也有个定例,或几年一选,几年一入,也没有个长远留下人的理,别说你了!”
宝玉又道:“太太不放你也难。”袭人道:“为什么不放?……我也不过是个最平常的人,比我强的有而且多。若说为服侍得你好,不叫我去,断然没有的事。服侍得好是分内应当的,不是什么奇功。我去了,仍旧有好的来了,不是没了我就成不得的。”
袭人已经把所有留下来的理由都给否定了。而且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的。言下之意是,如果你不表态,许我一个未来,我是根本没有理由留下来的。工作好,是分内的事,这项工作也不是非我不可。只有你说需要我,想要长久留下我,才有可能与你长相厮守。只要你给我个名分,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一辈子在一起了。
然而,不知宝玉是真愚钝还是假糊涂,竟好像始终没听懂袭人的言下之意一般。一向善解人意的宝玉,这会子是怎么了?原文继续:
宝玉听了这些话,竟是有去的理,无留得理,心内越发急了,因又道:“虽然如此说,我一心只要留下你,不怕老太太不和你母亲说。多多给你母亲些银子,她也不好意思接你了。”
2、袭人步步紧逼,竟等到这样一句话
袭人见他还不能领悟自己的意思,内心里又急又气,面上却不露分毫。
继续说道:“我妈自然不敢强。且漫说和她好说,又多给银子;就便不好和她说,一个钱也不给,安心要强留下我,她也不敢不依……如今无故凭空留下我,于你又无益,反叫我们骨肉分离,这件事老太太、太太断不肯行的。”
袭人一句“无故留下我”,更加彻底地暴露了自己的心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宝玉竟依然不解风情,甚至,还直接赌气去睡觉了。
袭人见索要名分未果,只得自找台阶,主动凑过去推宝玉道:“你要果真想留我,就依我三件事,倘若你都能做得到,哪怕刀搁在脖子上,我也不走了。”
然后,袭人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从今以后不准抱住女孩子乱啃,还说是吃人家嘴上的胭脂。不可毁僧谤道,不可荒废学业。宝玉一一应允。
袭人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抬我,也抬不出我去了。”宝玉笑道:“你在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给你坐。”
这宝玉还真是头脑一热什么都敢应啊。那八抬大轿是什么身份的人才配坐,必须是他的“正妻”吧?
贾琏偷娶尤二姐做二房奶奶,也只配坐四人小轿。那袭人算个什么东西,就配坐“八人轿”了?
袭人明知他这话是情急之下的“诳语”,根本无法兑现,却也只得借坡下驴,顺水推舟。若不然,自己还真的无法圆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