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姑娘还没出生时,我这个囤书狂妈妈便开始为其储备“精神食粮”了。姑娘时年六岁半,我不仅为她储备了《草房子》、《阿米,星星的孩子》等小学生书目,甚至连《三体》、《莎士比亚集》等书已为其买好。自然,这么多书,她是绝对没读完的,但这样的环境至少让她对书多了一些亲切感和熟悉感。现将我和孩子的共读故事略叙一二。
绘本启蒙——单纯的小美好
从孩子牙牙学语之时,我就经常为她读绘本。这些绘本大都情节简单而不失夸张,画风多样,语言富有诗意。有时会我读一句她接一句,有时她会央求我为她读好几遍。还记得她喜欢的书有《飘着幽灵的小房子》、《弗洛拉的花》、《我爸爸》、《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等等。虽然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她也许就忘得差不多了,这没关系,即使遗忘了,等到重读时也会感受到重逢的美好。作为成人的我在读绘本时也很享受,一次次地被感动,心灵一次次地被净化。一次,我要排练一个校园剧,在确定主题和挑选剧本时,我选择了绘本《最美的黄玫瑰》进行改编,因为它简单,因为它美好。而这出校园剧也在县艺术节比赛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也许,大家喜欢的原因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对单纯的小美好的向往吧。
四格漫画——轻松诙谐的可爱淘
这里所说的四格漫画,指的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经典作品《父与子》。这本书呢,应该很少有人能抵挡其魅力,温这里所说的四格漫画,指的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经典作品《父与子》。这本书呢,应该很少有人能抵挡其魅力,温情,有爱,让人读得开心,读得爱不释手,有时会心一笑,有时哈哈大笑。另一本指的是台湾老顽童朱德庸的漫画《绝对小孩》。这套书共两册,最初我是买来自己读的,可自从姑娘从书架上翻出此书后,便读得不亦乐乎,常常边看边“咯咯”笑个不停!书中的六个古灵精怪、看起来“不靠谱”的小孩儿,也成了她经常谈论起的人物。小孩从中读出了轻松幽默,大人也从中读出了一些反思。
书本的厚度
前段时间,在一次借书回来的路上,孩子和我有了一个约定,从这天开始算,等读够60本书的时候,我带她外出旅行一次。说起来容易做到难,最大的挑战是坚持,这对于孩子绝对是个挑战,她可以在暑假结束前“达标”吗?
有了这个约定之后,首先在她身上可以看得到的变化是,不仅每天惦记着读,还及时地把自己的所读标上序号记到读书记录本上。这是对“量”的追求呢。后来,我发现她读书已经有些“上瘾”了,有时被我“逮到”晚上不睡觉在台灯下看书。看了看她的读书记录本,早已经超过60本了,达到了130余本,还在记录,此时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数量了,可以算是有一些“喜欢”了。计划了去西安,这个她以前去过且喜欢的地方。让书本的厚度延展旅行的长度,听起来很美妙。
共读——变无聊为有聊
阅读,是需要归属感的。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阅读是个人的,孤独的,那他/她也许会少几分热情。而如果家长能做阅读,是需要归属感的。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阅读是个人的,孤独的,那他/她也许会少几分热情。而如果家长能做到和孩子共读,那一定会多出许多共同话题,拥有共同的“密码”,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还记得在班上的阅读课上,我告诉学生,读过《狼王梦》的人,最讨厌的不是紫岚,不是洛戛,不是双毛,不是书中任何一个人物,而是——那些居然没读过的人!那么,孩子的阅读中,你愿意成为那个最被讨厌的人吗?和孩子共读《爷爷一定有办法》,体会智慧和温情;读《班班的梦想》,为班班的善良而感动;读《列那狐的故事》,争论列那到底是有点讨厌还是超级讨厌;读《绿野仙踪》,去探寻智慧、勇气和友谊的真谛……
阅读的精彩无可比拟,共读,更是乐趣无穷。共读,让我和孩子开启了一种幸福,我们会循着幸福的小路,一路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