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选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其义为,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答父母之恩呢?
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夫人对此很是焦急,她思来想去,特地手书此联悬于正堂。
上联是期望,下联是警告,意在劝告儿子不要浪费精神,虚度光阴,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既包含了深沉的母爱,又体现了严厉的训教。她的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在这副中堂联的鞭策下,终于有所悔悟,改邪归正。
2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明朝徐渭晚年撰写的家教奇联。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大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徐渭意在告诫儿孙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3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联意是读书对自己有好处,耕田对自己也有好处,学习好的东西对自己就有好处,这是过去讲求耕读传家时常用的话。创业是艰难的,但守成更艰难,知道其中的难处就不会感到艰难了。
4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每吃一粒饭,都应当想一想粮食来的不容易;每穿一线衣,就要经常想到种棉养蚕、纺线织布的艰难。强调人要懂得惜福,不要奢侈浪费。
5
不敬先生,天诛地灭;
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清代年羹尧家塾对联,上联讲尊师,下联讲师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师德修养,因为它关乎民族国家的兴衰存亡。误人子弟常指教师因无才,更指教师不负责任、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得过且过而耽误后辈学生,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
6
富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诗书。
清代诗人蒋心余撰写的教子联,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位两旁,要子孙永远记住。富贵无常,所谓“富不过三代”,只有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是值得依赖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7
愧无文字当安命;
喜有儿孙要读书。
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涵撰联。上联自谦没有文章可以流传世上,自己应当乐天知命;下联为下一代的好学而兴奋不已,喜表于联。
8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清代郑板桥撰写。上联谈读书要有选择和书的有用性;要全神贯注,抓住要旨。对于“有用书”中的要旨,须精思涵咏,一旦领会其意,便欣欣然,乐以忘食。此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下联以培育新生竹,比喻教育子孙。唐·白居易《养竹记》曾说:“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这里,作者以竹的直而有节、中立不倚,喻指要把儿孙教育成贞直不屈的人。
他教育子女要精读一些好书,做一个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
9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清代学者王士禛家中悬挂着的祖传的一副对联。
先人告诫子孙,用心良苦。古人教育子女,多半是耕读为本、勤俭治家,男耕女织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读书修身可以过一种文化积累的精神生活,这表现了古人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
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告老还乡后为教育族中和乡邻子弟而创办的尔雅书院正门联上联后一分句略有不同,为“克忠克孝”。未能确定哪副年代更久远。
10
应视国事如家事;
能尽人心即佛心。
林则徐的手书家训联。
人莫不想自己的家兴旺兴盛,能扩充此心,即是天下之大公;能尽人心,必能于世有补,则与湛然光明的佛心相差无几,这对家对国都有利。
11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林则徐自题于福州文藻山故居藏书楼的教子联。
意思是老师和朋友能够光临只能容纳膝盖大的地方,他非常高兴;希望儿孙们要勤奋读书,努力做到博学多才,不辜负父辈们的殷切希望。劝导后辈勤奋读书,日后能成为有用之才。
12
万卷藏书宜子弟;
十年树木起风云。
明末清初山东淄博人毕际有,重价请一位状元公撰写了这副教子联,镌刻在其家藏书楼万卷楼之抱柱上,万卷楼为当年著名的私家藏书楼,明清时为中国八大藏书楼之一,与宁波"天一阁"齐名。后因战乱等原因将藏书移于振衣阁,万卷楼辟为他用,1964年原楼被毁,2000年在原址重建万卷楼。。
上联为黄庭坚诗句,教导读书,下联以“十年树木”来比喻“育人”。
13
慎交游,勤耕读;
笃根本,去浮华。
晚清左宗棠赠子侄联。《论语》中孔子讲到“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区别。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即正值的朋友,忠诚有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即谄媚逢迎的朋友、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孔子提供的这两大类朋友,足够为我们生活中谨慎地选择自己所交往的圈子。左宗棠经常在家书中劝诫子弟远离骄奢淫逸的纨绔子弟,以免使自己沾染上恶习,从而保持朴实和本真的习性。“一勤则天下无难事”,曾文正公有言,“天下庸人皆以一惰字所致”,“勤以养家”,“勤以济贫”中华很多古训对“勤”字给予很高的赞扬和评价。“勤耕读”三个字,把勤于劳作与勤于读书思考结合起来,以勤于劳作为乐,以勤于读书思考为乐,不视劳动为鄙贱,踏实笃行。
今天也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努力读书学习,不去游玩胡闹,磨练意志,培养能力,这些就是根本。
14
要大门闾,积德累善;
是好子弟,耕田读书。
晚清左宗棠赠子侄联。
要成为显门旺族,需要靠祖辈历代多做善事;要出好儿孙,就要鼓励种地读书。只有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家族才能百年兴旺,屹立不垮。
积德行善,家业兴旺,光大门楣;耕田读书,安分行事,做人根本。
15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
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清代文人王之春撰写。上联说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他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下联教导儿孙不要刻薄,言行刻薄是真正的大糊涂。
16
贫不卖书留子读;
老犹栽竹与人看。
这副对联出自《增广贤文》。
上联说再贫穷也不卖书,要留给子孙读。人类的进步和家庭的发展都离不开读书学习,汲取知识。一个家庭遇到暂时困难之时,要想走出困境不能急功近利,尤其不能减少教育投入,放弃子女学习,否则只会陷入越贫穷越无知,越无知越贫穷的恶性循环。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即使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也要加大教育投入,让子孙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
下联说年老之后还要栽竹子,留给别人看。文人雅士给予竹子以虚心、高洁、坚韧的寓意象征。“老犹栽竹与人看”是激励人们保持美好晚节,以身作则,影响后人,为世界留下一道亮丽风景。
17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积德还积书。
晚清何绍基集《争座位帖》字联以教子。《易经》上说“崇德广业”,何绍基教子也强调品德比才干更重要,积累德行之外还要积累知识文化。
18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做人。
清代俞樾撰联。用于告诫人更好地为人处世。要想没有烦恼就先忘掉自己,历经艰险,才能更好地做人。
1924年,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送给儿子这副对联。“无我”,也就是没有妄求,没有妄求自然少了烦恼。“历尽艰难”,固然是艰苦的生活,但是艰苦的生活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能力,所以李嘉诚说,“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只有吃苦耐劳才能苦尽甘来。
19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
厌观流俗,奋勉修身。
此联为梁章钜的祖父梁天池的述志联,选自《楹联续话》。
“清贫”谓贫苦而有操守。”“克己”指克除自己的私心杂念,使行为和思想合乎礼的规范。上联警策自己要努力克制私心,甘愿保持清贫,以俭为荣。下联表示不愿看世俗的流弊,更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要努力修养身心,使自己有高尚的情操。
20
课子课孙先课己;
成仙成佛且成人。
清代浙江杭州“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撰联。隐含着正人先正己、身教胜言教的哲理。用于说明教书育人要以身作则,督促别人读书,首先自己要读书;想成仙成佛,首先要成人,首先要踏踏实实作个人。
21
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上海老城隍庙大殿抱柱联。相传为明代文人莫秉德撰,清咸丰举人、书法家杨岘所书。
做好人的话,自身品德端正,心神就安稳,做梦也不做恶梦,天神土地爷都会知道,一切鬼神都感到钦敬佩服。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22
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
事事莫争虚体面;
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
行行当立好楷模。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为其宗亲侄孙吴本清题赠的对联。
上联告诫后辈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须知物力的艰难,要艰苦朴素,力戒华而不实和事事讲究虚面子的浮躁作风;下联讲闲居在家容易,但是要管理家事,包括操持好家庭的吃穿住用,处理好人际关系及子女教育等,可不容易;教育后辈居家、治家,都希望能以身作则,每个行动都为人树立好榜样。
他教育子女要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不可追求虚荣;做了长辈后要以身作则,成为后代效仿的楷模。
23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作家冰心的祖父撰写此联。
祖父对冰心这样解释:有些东西,比如衣食住行的物质享受,应当知足,而在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就应当不知足;对于应当做的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去做,而对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坚决不做。
24
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
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作家老舍给女儿写的对联。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这副对联。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希望他们工作生活劳逸结合,勤俭持家,多福多寿,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25
黄金非宝书为宝;
万事皆空善不空。
晚清马立安(当代台湾马英九的爷爷)撰写。
上联为宋代杨万里诗句,马英九把这此联视为家训。联意为,黄金虽贵,但真正的传家之宝是书,是知识。万事皆空来自佛教,是说一切如过往云烟,时间一过,都会烟消云散。而善行、善德则是永恒的,会流芳百世。
26
勿徒跪拜趋跄,要体先志,守先规,
方是敬宗尊祖;
不在富贵贫贱,能做好人,行好事,
乃为孝子贤孙。
此为河南马氏庄园聿修堂联。
此联意思是说,祭祖时不能光有跪拜的姿势,要遵守祖先定的规矩,这才是对祖先的尊敬;富贵也好贫穷也罢,只要为人清清白白,能做好人好事就是孝子贤孙。
此联启示我们,不要只注重外在形式的对祖先的尊敬,更要注重思想上的用心和行为上的行善,这才是对列祖列宗最大的敬重。
27
且住为佳,何必源寻世外;
与奢宁俭,无忘来自田间。
清代梧州知府、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的民国元老、近代爱国政治家庄蕴宽撰联。
上联讲住,意指房屋能住就行,何必要建得像世外桃源?下联讲食,意指食物不要追求奢华高档,简单一点最好,因为田间耕种真的不容易。
联文旨在告诫我们,不能沉溺于物质的享受,而应该多修养品格,多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28
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
忠持已,恕及物,终身可行。
此联为王家大院“司马院”楹联。
大意为:以勤劳谋取生计、经营家业,以俭朴培养德性,一年四季就可以财用富足;以诚实的态度立身修身,以宽容的态度恩及万物,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践行的高尚品德。
29
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
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
此为永定振成楼楹联。
此联大意为:要振起家声,应当沿着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方面做去;凡能成就些事业,都是从勤和俭中得来的。
孝敬父母、兄弟友爱是兴家旺业的基础;勤劳和俭朴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
30
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
时时须努力;
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要关心。
福建永定洪坑客家土楼振成楼联,为福建龙岩客家家训。
此联化用明朝顾宪成之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借用前人的联句,古为今用。
要振作精神,从少年到老年,每时每刻都要为远大的志向奋发努力;建功立业是不容易的事,必须毕生振作努力,时时刻刻关切身边的、周围的、天下的事。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小立志,努力成才,胸怀天下。
31
移孝即忠,养廉惟俭;
义方是训,经正则兴。
此联为郑义门的一副楹联。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
对联大意为:以孝敬父母的心去报效国家才算忠诚,惟有俭朴才能保持廉洁;以义持家,走正道,家族才能兴旺。
32
百年燕翼惟修德;
万里鹏程在读书。
该联挂于乔家祠堂门楼。
燕翼:语出《诗经》“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比喻先辈善为子孙谋划;鹏程:古代传说鹏鸟由名叫“鲲”的大鱼变成,它能乘旋风飞越几万里高空,后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该联意思是先辈恩泽荫庇后代,为后辈筹划美好未来,惟有勤修德行;子孙继承发扬祖业,能光耀祖先,有远大前程,重在勤奋读书。折射着乔家尊师重教的家风。
33
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
岂敢相忘;
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
首在言行。
此联为王家大院“凝瑞居”楹联。
大意为:不要忘记先祖之所以成就一番功业都是由于勤劳节俭,败落在于奢侈淫逸;后代子孙学子,年幼的应该教育培养,年老的应该孝敬,一定要言行一致。
34
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
为人父母无愧;
领千钟粟以粟养,读万卷书以书养,
在我子孙自修。
此联为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留给后世子孙的。
大意为:敬侍头顶五尺苍天而苍天有感知,心存脚下方寸土地而土地有感知,做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不使父母为你的行为感到羞愧;领受俸禄则以俸禄养活自己,读万卷诗书则以诗书修心养性,在我子孙自己体悟、践行。
35
已甘常悯先人苦;
能俭犹防后世奢。
此联为汪山土库楹联。
汪山土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汪山岗,是清朝道光初年由湖广总督程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采三兄弟筹建的府第,因当地赣语把大型的青砖瓦房多称为“土库”,由此得名。
对联大意为生活好起来了要时常想想祖辈吃的苦,即使现在能保持节俭的习惯也要防止后代奢侈。
(燕赵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