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周杰伦的歌曲都是“中国风”的歌,比如《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上海一九四三》,听了这些歌曲给人一种可以悠然回味的感觉,每一句精彩绝伦的歌词都可以印在心上,那么温柔而又那么有力。也正是因为这些古风歌曲,让我知道了另一个名字——方文山。
记得看过方文山的一本书《亲爱的,我们活在最好的年代》中印象深刻的一篇《一个没有质感的民族》。一语道破我们的不足,从建筑到服饰,从习俗到生活。很详细的向人们展示了这些“质感”的差距。这点感同深受。
我来北京有6年了,很多人都觉得北京压力大,在这里根本谈不上有质量的生活,每天就是在家和公司两点一线,我也是这群流动大军中的一员,但我依然还是喜欢北京这座城市。吸引我的正式北京的底蕴和文化气息,以及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稳重。这是一个有内容,有故事的地方。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古老的四九城已经渐渐的被淹没在了高楼大厦中,经典的北京胡同越来越少,传统的四合院也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翻新的青砖,光鲜的玻璃幕墙。就像很多朋友来北京的时候问我,北京有哪些好玩的推荐下。这时我会语塞,因为我说北京的特色已经越来越少,我只会推荐他们去去故宫,天坛,颐和园,这些能保存下来的古迹,因为其他地方和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无异。也许你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会说社会的进步就是需要改变,需要新观念,但是创新也是需要有根基的,如果我们连根都放弃的话,树长的再高,再漂亮,也经不起风吹雨打。
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地铁2号线。它是国内第一条环型地铁,沿原北京城内城而建,在这条地铁线上有8个以门命名的车站,比如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宣武门,崇文门等等,这些名字的由来都是由所在地的建筑而来,比如:西直门。元时称和义门,明初在和义门旧址重建,是明、清时北京通往西部山区的门户。但现在,这些门几乎都被拆除了,留下来这样一个不可笑的笑话,北京很多古迹的地名,保留下来的都只是个名字而已,建筑已经没有了。那么我们的古都的历史用什么去见证呢。前几天看《人类简史》说,考古可以通过记在在岩壁,竹简,丝绸,纸张上的图形,文字来研究考证历史,那么现代的信息全部通过互联网储存,如果再过千万年,未来的人,来研究我们现代的历史文明,互联网如果不在了,数据消失了,那么这段历史将无证可考。
上周,我去了日本,在东京带了五六天,因为是早上5点下飞机,所以就直接出去随便走走,街上基本没有人,偶尔见到的人不是在跑步,就是在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在上野地区的小街道上随处可见,很有历史的小房子,几十年,上百的也不少。虽然古朴的风格和周围的现代建筑有点不搭,但是看着保存完好的木质小楼,一下就会把你拉入当时的那个情景,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仍然干净,整洁,依然在正常的使用,街边的年代久远的大小寺庙也依旧很多。如果在国内,可能早就为了统一规划而被拆除了。
虽然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要求我们的生命更有质感。生活中,我们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交际,忙于学习,但是当你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你问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们出来拼命三郎一样的忙着,但是我们的生活过的真的有质量吗?你有多久没给家里买一束鲜花了,你有多久没去看一次话剧,电影了,你有多久没去爬山跑步了,你有多久没去逛逛书店了,你有多久没跟朋友聚会了。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吃饭,睡觉,还有什么?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有几个人可以去倾诉?你打开钱包看到满满的银行卡的时候,真的就是你最开心的时候?也许现在你会说,对,这就是我的追求,我不否认,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每个人想要的生活也不同,我只是想说,不要在追求的路上忘了我们当初踏出校园大门时的初衷。
回到这本书,方文山的励志教育可以说是非常的生活化,从生活,工作,感情到追求,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而且会很认真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感受到,什么是生活在一个最好的年代。方文山从一个填词人到一个作者,虽然都是码字的,但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书,书的内容更多的是作者对过往经历的陈述,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用自身成长的对比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最美好的时代。活在当下,不要抱怨,并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
也许,这就是“方式励志法”的独特之处吧,但无论怎样,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方文山,感谢这些透漏真感情的文字,让我们有希望去追寻更有质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