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
马上要过年回老家,近来想给小侄子买一些绘本做礼物。在几个图书购物平台上都浏览了一下,发现当当网加购物车时的一些细节有可改善之处。同时在我这次购买过程中,对于产品设计的两个目标如何平衡,有些疑问,就是“提高转化率”和“促进用户更多购买”这两个目标。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再更。
-
跳转过多
所以,我只好点击浏览器的页签,回到刚才的搜索结果页。
(1)第一次意料之外的跳转
首先我以游客身份打开当当,搜索《抱抱》这本书。
在搜索结果页面,我看到正是我想买的这本,点击【加入购物车】,此时浏览器上新打开一个页签,显示“购物车页面”。这有些意料之外,毕竟我还想看看其他东西,并没有想直接结算。
(2)第二次意料之外的跳转
在商品详情页面(如下),除了我搜索的《抱抱》这本书,还有很多同类型的书籍,不错,这省却了我挨个搜索的麻烦,正有意逐个查看详情和评论,把合适的都买下来。
实际上,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两次的页面跳转/刷新都有些多余。
在跳转/刷新后的页面,最大的作用有两个:
(1)提示用户,你已经成功的把刚才那个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了。接下来可以做结算。
这一步,看似可以提高从添加购物车到结算的转化率。但是,却并没有考虑到用户也许还需要浏览和购买其他商品,而不是直接结算。
(2) 向用户推荐商品,如“根据购物车中的商品为您推荐”、“买过同样商品的顾客还买了”。(是的,这两个页面的提示语不一致,而我并没有找到原因....)
个人认为第二个说法容易让敏感的用户感知到自己的购买行为都在被记录,弄不好会有种被窥探感。第一个相对好一些,或者“你可能还会喜欢”,这样的语句。
在跳转/刷新后的页面,我想回到刚才的页面,或者搜索我心目中另一本想买的书《小熊宝宝》绘本,并没有搜索框可用,也无法一键回到首页(购物车页面可以通过点击logo返回)。只能点击浏览器的回退,或者手动切换浏览器页签,来返回刚才的页面。
以上这两个页面的出现,并不是我购物路径中的预期行为和主要目标。
- 及时、合理的操作反馈
经过了一些小小困难,我回到了刚才的搜索页面,搜索《小熊宝宝》,结果列表里展示出我想要的那本书,我直接点击【加入购物车】。这一次,没有任何反应。我有点懵,加进去了吗?刚才没点中?
仔细一看,浏览器页签上,隔壁的“购物车页面”悄悄地刷新了一下....
好吧,你如此低调,我竟无言以对。
相对来说,我个人更喜欢另一种做法。
当我点击【加入购物车】时,在当前页面提示我(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商品已成功添加至购物车”。如果我还需要买其他东西,这个提示完全不影响我的整个购物行为。如果我确实就只需要买这一个商品,那么可以通过点击购物车图标,直接打开购物车和结算页面。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是鼓励用户买买买的。而用户只买一个东西的情形和概率相对会少一些,毕竟我是个为了达到免运费会自己给自己创造购买需求的人。
虽然前期的体验有些差强人意,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当当上购买,请原谅一个穷人毫无气节可言。因为把所有书加购之后,相比其他平台,这里的书最全、最便宜。但是.....万一在此之前用户已经放弃,对当当来说还是很可惜的。毕竟,我也是当当多年的用户了,每当要买书,顺理成章地就想起当当,真心希望它能日益发展壮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