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禅宗法语里最有名的话,青原惟信禅师的这段上堂语,必定是其中之一: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五灯会元》卷十七)
大阴阳社有朋友问我:如何才能“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一问很有意思,因为不是问的如何“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首先是有着一份踏实和老实,如此方可言道。踏实和老实往往来自愿望的热切,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道行之始,由此可以体会发心和发愿为什么重要,起步之前要先把愿心立定夯实下来。然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能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一问:真正困惑她的是如何才能上道和上路,那种愿望的热切和那一问的出发点,就是来自这里。
而如何上道和上路,恐怕也是横亘在多数人面前的第一关。愿心决定着能否起步,这一关能不能破则决定着能否迈开脚。关系着能否打破这一关的,是能否把握修行的原理,见地和认知是打开这一关之门的钥匙。只有了然于胸,方能心甘情愿、脚踏实地。关于这个原理,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一些我的心得,诸如“逼急眼了,才能悟道”,那些悟道者往往是在尝试尽了种种方法却依然不能彻脱,山穷水尽之际突然发悟的,有大善知识接引还稍好一些,越是依靠自力越是如此,这是说的现象。诸如修行与悟道的关系就像功底与艺术,艺术要靠功底为基,功底却未必能带来艺术,那些悟道者之悟,也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生的,没有规划和预期,因为这一悟是禅宗所称的“无门关”,无门可入、无路可达,只能以修积累触发的因缘,这便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个才是真正的原理。虽然如此,还是有些太出世间了,对在世间的很多人来说总觉隔着,不能落实下来接上地气,也不能把出入世打通。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原理的解释呢?大阴阳社那位朋友的一问,恰好就点出来了。
其中的关津,就是“阅历”二字。人们只知道“事的阅历”,而很少有人注意“心的阅历”。如何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要走过千山万水。如何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待你归来。
阅历的重要性,大概已经用不着多说,每个人都有体会。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当我们想到智者,脑中浮现的都是老者形象,那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阅历带来觉智”这一点的先天本能认知,是一种自带的深层“精神基因”。这样的印证随处都是,人未必老才有智慧,那些年纪轻轻便老成持重的,则往往经历了更多的事,见过更大的世面,依旧不离阅历的实质。动物活得久了我们觉得会成精,物件老了我们觉得有灵性,这则是最生动朴实的展现。当下身边如此,大至宇宙何尝不是如此——空性不就是全体法界缘起的无边无尽中来的吗?这缘起的无尽无边便是宇宙的阅历,般若空性便是宇宙由此成就的心智。宇宙之实相只是两点:存在与运行,人循天道,所以人的觉悟之路叫做“修行”,修在于行、修靠的是行,阅历关系的则正是行。无论天地还是人间,都显示阅历就是达道之路。“道”字之义便是路,道就是在路上,就是阅历。
阅历以成觉智,此为天道。既然如此,心的觉悟启智也必然遵循这一法则,靠的便是“心的阅历”。人的觉悟和本智,就是从心的阅历中来的,心的阅历有多深,悟境便有多深。事物上的阅历带来世事的洞明,心的阅历带来心的洞明。何谓心的阅历?把阅历分为事之阅历和心之阅历,其实是落在分别了,这只是方便。一切阅历其实都是心之阅历——事上的阅历不就是作用于心,与心交互化合,才成就出那些觉明智慧的吗?人们只看到事的阅历,很少注意心的阅历,这便是虚妄所在,因为不知归根复本。归于心之根本,这是大基础和大前提,也是提出“心的阅历”这一概念的第一重大意义。这便是心与事、内与外、出世与入世的打通,天道不分人我内外,分此分彼的只是人。
那么便可以将心之阅历与事之阅历进行类比,准确说是打通归一。事之阅历是我们所熟悉和感同身受的,以此理会心之阅历以及觉悟,就会很亲切,这就是那个接地气的落实之处。那便是:心就如同人,种种心念烦恼就如同世事,修行时降伏其心、究明参悟的种种努力,就如同人在世间的种种艰辛困顿、摸索前行。心的修行充满了辛苦和困顿,就如事上的磨炼充满了困难与迷惘。心于修行只能勇猛精进,就如人在世间只有咬牙硬闯。心之修行中常常遭遇众多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随时调整,就如人生总有很多的规划实际却常常充满了变数,需要随时应变。心在修行中常常不知道会通往哪里,只能凭着愿力道心不退,就如人处世间前方是什么常常是看不清的,只能抱着希望不辍前行。修行是奔着觉悟而去,就如人生是向着目标而行。修行是为了主宰自己的慧命,就如奋斗是为了主宰自己的命运。修行的最后是在没有准备之下豁然洞开、大彻大悟,就如人生的最后常常偏离了预想,却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转溪头忽见……
这样的类比,可以有很多很多,将人生世事之悟落到心性上,便都是最好的指引,最能安稳和踏实自己的心。人是有两个人生的,一个是物理人生,一个是心理人生。庄子言:“惟达者知通为一。”
说白了,所谓的心的阅历,首先是回到自己这颗心,这里才是道场。可以借事炼心,也可以直观其心,总归是不离自心。然后为了明心见性作种种探索努力,其中会遇到的状况千变万化,也从来没有一条保险的路和捷径,而只要去行只要努力便都是阅历,有阅历就已经够了。纵然是歧路弯路,那也是阅历,都在事相通达的范畴内。这就像岩头全奯禅师和雪峰义存禅师这对师兄弟,岩头慧根猛利,悟境超绝,开悟很早;雪峰则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直到40岁后才悟。待到开法接众,岩头从少有言语到只剩一声“嘘”,有人道他这是机锋太高,常人难以触及,在我看来却也是方便不足,相智不够。雪峰则成一千五百人大善知识,下开云门、法眼两宗,而为一代宗师。因为他经历过那种艰辛曲折,他知道人们会遭遇什么困境,因此他的相智足够通达。所以不要怕歧路,从来就没有白走的路。以上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人在世间只有行行复行行,自己这颗心也只有行行复行行。阅历就是行,行便有阅历。就算是脑袋想,那也是智之行、智之阅历,所以越思考越聪明。
阅历,这两个字何其有况味。让我想到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其实都是在说一个字:空。红楼开篇便是空空道人,结尾则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间种种千姿百态人物及其遭际,那便是世间众生与心中诸相的寓言,富贵繁华、情天恨海也只是欲望蠢动的隐喻,皆是为最后崩塌的宿命作棋子,巨大的落差如山之崩裂,中间于是开辟出一个“空”。眼看着这一切的贾宝玉,原是青埂峰下一块石头,他悟了,人哪能比得了石头的灵性。红楼关注的是活生生的人,水浒则将其开辟为世间,世间即是江湖,也终究是一场热闹一场空,鲁智深的悟,武松的出家,一死一生不离一个断舍离的归旨。三国更将其开辟为天下,万般你争我夺权谋计算,终也逃不出开篇所引杨慎《临江仙》词中那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西游最后又将其扩展到三界,主角之名便是“悟空”,他也是石头中蹦出来的,呼应着红楼一梦。空如何悟?九九八十一难之前,是与前尘往事的告别;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是与心中夙念的缘尽;最后才有一个修成正果。
这四部书,就是人生的四个寓言,而同归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空,合之一起勾勒出天地人世的实相,终究离不开一个阅历。而且还为我们指出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光有阅历是不够的,这个阅历还要走完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便是“成、住、坏、空”。一念生灭便是一场成住坏空,一生完整走过也是一场成住坏空,宇宙从大爆炸到热寂还是一场成住坏空。周期有长有短,不同的人需要的周期是不一样的,这要看你的慧根、因缘和造化。而无论如何,你要去走,只有走才有阅历,只有走才能走完阅历的周期。归根结底,要害还是一个“行”。
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如何才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当时的回答如下,就作为总结吧:
须走过千山万水,才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及至归来,也才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儿孙脚下行”。所谓看破红尘,那是要在红尘中走一遭,历尽悲欢离合起起落落的。一切世事洞明、此心安宁的智者,都是从阅历中来。世间的智者靠的是世间的阅历,出世间的智者靠的是心的阅历——这就是根本,你要回到你自己的心,在自己这颗心上各种摸索困顿,然后才谈得上突破。修行的道理,说到根本上便是“心的阅历”。世间阅历你也许没有那样的机会,心的阅历却在你自己。世事不足够的,要靠心事来补。道无门可入,无路可达,唯靠这心的阅历,艰辛困顿后豁然洞开。所以不要在意什么方法,重要的是迈开腿去走,特别是心之腿。也不要怕迷茫困顿,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路。无法为法,只是去行。
最后再提起青原惟信禅师的那一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缁素”便是黑白,这里是说分辨。“亲见老僧”,禅宗古德常作此语,他们都是悟人,见他便是见性。那么,这三种见解,到底是同是别?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完 —